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557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是永磁磁极在转子在表面的电机,可以实现内转子和外转子两种结构电机。表面式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气隙直径大、可直接驱动负载等特点,在矿山、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

具体参照公开号为cn102111029a的专利,提到采用冲压构件固定永磁体的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它的转子轭的外圆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p个永磁体,它还包括p个冲压构件,冲压构件的底座的纵向两端分别有一个向底部凸出的拱脚,底座的横向两端分别有一个向顶部凸起的飞翼;每相邻两个永磁体之间设置一个冲压构件,冲压构件的底座嵌入到相邻两个永磁体之间,底座的纵向与转子轭的轴向平行,两个拱脚分别通过螺栓与转子轭固定连接,每个冲压构件的两个飞翼的内表面分别压在与其相邻的两个永磁体的侧面上,且紧密配合,将相邻两个永磁体的侧面夹固。

cn106253602a涉及一种用于装配表贴式永磁转子的操作装置,包括表贴式永磁转子包括转子芯轴和多个磁性体,操作装置包括端盖机构和定位压板;端盖机构包括沿周圈设置的导向部,以及包括用于与转子芯轴定位安装的定位部,在装配结构中,通过定位部与转子芯轴的定位安装,导向部的轴线与转子芯轴的轴线共线;定位压板安装定位于导向部,且能够沿导向部的设置轨迹切换位置,定位压板的内壁用于与贴合于转子芯轴外壁的所述磁性体相抵定位。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装配过程中,各磁性体能够在未安装牢固前通过定位压板从外侧进行精确的相抵定位。

上述涉及转子表面式磁极永磁电机的固定方式是将永磁体粘接在转子轭表面,然后用玻璃丝带和非导磁材料金属套固定,这些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维护困难。如上述专利,有用于安装永磁体的工艺装备,也有对永磁体的固紧结构进行单纯的改进,但对电机的电磁性均没有改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包括转子铁心和转子铁心上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之间设置有压装条,所述压装条的端部设置有隔磁端板,所述隔磁端板与压装条、转子铁心连接。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永磁体上侧边沿处开有削角位,所述永磁体的之间配合削角位形成供压装条安装的燕尾槽,所述压装条对应削角位处设置有卡边。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隔磁端板为环形。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削角位边缘与定子之间距离最长位置处形成最大气隙,永磁体中部与定子之间位置处形成最小气隙,最大气隙与最小气隙的比值为2~3。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永磁体之间的间隙要大于6mm。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卡边的截面为直角梯形。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压装条和隔磁端板采用铝或不导磁合金钢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针对永磁体设计压装条将永磁体压固在转子铁心表面,用紧固件将燕尾压装条紧固于转子铁心轭部,并配合两端两块隔磁端板连接所有压装条,不但安装简单,而且可以形成偏心磁极,即不均匀气隙,改善磁密波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压装条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创造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包括转子铁心1和转子铁心1上的永磁体2,所述永磁体2之间设置有压装条3,所述压装条3的端部设置有隔磁端板4,所述隔磁端板4与压装条3、转子铁心1连接,即通过压装条3辅助固定永磁体2,不但安装起来更方便,而且压装条3可以形成偏心磁极,即不均匀气隙,改善磁密波形。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的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包括转子铁心1和转子铁心1上的永磁体2,所述永磁体2之间设置有压装条3,压装条3上安装沉头螺钉,其中沉头螺钉之间的距离为100mm,根据铁心长度,确定沉头螺钉个数。压装条3长度要小于转子铁心1长度1mm。所述压装条3的端部设置有隔磁端板4,所述隔磁端板4与压装条3、转子铁心1连接,所述永磁体2上侧边沿处开有削角位5,所述永磁体2的之间配合削角位5形成供压装条3安装的燕尾槽,所述压装条3对应削角位5处设置有卡边6,形成一个截面为燕尾状的压条结构。所述卡边6的截面为直角梯形,避免压装条角位碰损,也留有足够空隙改善作为气隙。

另外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2、图3、图4的一种永磁转子表面式磁极固定辅助结构,包括转子铁心1和转子铁心1上的永磁体2,所述永磁体2之间设置有压装条3,所述压装条3的端部设置有隔磁端板4,所述隔磁端板4与压装条3、转子铁心1连接,所述隔磁端板4为环形,和压装条3配合组成笼型结构,具体可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安装。隔磁端板4对应压装条3位置及形状开槽,对应转子铁心1上的安装螺杆位置钻孔,长螺杆将转子两端隔磁端板4相连接,用六角螺帽紧固,六角螺帽下处放置弹簧垫。所述压装条3和隔磁端板4采用铝或不导磁合金钢制成。

所述削角位5边缘与定子之间距离最长位置处形成最大气隙,永磁体2中部与定子之间位置处形成最小气隙,最大气隙与最小气隙的比值为2~3。所述永磁体2之间的间隙要大于6mm。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经过实践证明,这种设计与原因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与已有表贴式永磁体紧固方式相比,本发明工艺装备简单、成本低;2、燕尾压装条可以形成偏心磁极,即不均匀气隙,改善磁密波形;

3、多根燕尾压装条同隔磁端板形成笼型,具有仿起动笼作用,调节转子电阻,改善起动特性;

4、对于长铁心永磁电机优势更加明显;

5、无附加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