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073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柜,特别是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属于配电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常用的电气设备,主要起到对输电线路开合、控制,以及保护用电设备的作用,开关柜内部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引起火灾,但现有技术中开关柜大多是通过空气流通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而且当维护人员开启柜门时,散热装置仍在运行,不仅会影响维护人员的操作,而且造成用电浪费,因此现在亟需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开关柜。

如申请号为201410523802.0的一种自动降温开关柜,属于开关柜领域,包括柜体和与柜体铰接的柜门,还包括柜门检测装置和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干冰降温装置;干冰降温装置包括干冰制作装置和干冰气化箱,干冰制作装置出口与干冰气化箱入口通过中间管连通,干冰气化箱出口与干冰制作装置入口通过循环管连通,柜体内部设置有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柜门检测装置包括弹簧开关和设置于柜体中的延时继电器,延时继电器分别与弹簧开关、干冰制作装置电连接;本发明采用干冰循环降温,散热效率高,还可自动灭火;还可检测柜门开启时自动关闭干冰制作装置,节约用电;该自动降温开关柜利用干冰作进行降温,但干冰在开关柜内部直接气化,会增加开关柜内潮湿度,对电子原件会产生干扰,而且降温过程是面向开关柜整个内部的,不可以针对性的对某些元器件进行降温。

又如申请号为201410508273.7的一种散热开关柜,包括:开关柜壳体,置于开关柜壳体两侧壁上端的吸风机,联通于吸风机的冷空气室,设置于冷空气室底壁的多个冷空气进气通孔,设置于开关柜壳体两侧壁下端的出气通孔。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从三个方向全面的对开关柜内的设备进行降温,降温效率高,成本低,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改散热开关柜只是单纯引入冷风进行降温,这种开关柜并没有密封处理,因此冷风不能在开关柜内滞留下来,大部分会随气流流出,与开关柜内元器件和线路接触时间短,并没有很好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包括柜体和柜门,所述柜体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栅,相邻两个隔栅形成的通道为电子元件安装区,所述电子元件安装区的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板,所述上封闭板和下封闭板上均设有一个气量调节口,所述柜体内上封闭板外的区域为出风通道,所述柜体内下封闭板外的区域为进风通道,所述柜体侧面上具有连通出风通道的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通道的进风口,所述进风通道内具有冷凝管道,当柜门关闭时,电子元件安装区、出风通道、进风通道为独立封闭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风通道内横向设置有上隔风板,所述上隔风板将出风通道分隔为连通的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出风口位于上出风通道处的柜体侧面上;所述进风通道内横向设置有下隔风板,所述下隔风板将进风通道分隔为连通的上进风通道和下进风通道,进风口位于下进风通道处的柜体侧面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道位于下进风通道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道为曲折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出风口和进风口内均设置有吸水棉。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封闭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器15,每个温度感应器15对应一个电子元件安装区的气量调节口。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柜体内具有安装板,所述隔栅、上封闭板、下封闭板、上隔风板、下隔风板均固定在安装板上;电子元件位于安装板朝向柜门的一侧,安装板的另一侧为排线区,线路穿过安装板连接电子元件。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通过多个隔栅以及上封闭板、下封闭板形成的风道,可以将经过冷凝管道的冷风送入电子元件安装区,对电子元件安装区内的元器件进行降温,再将热量带出开关柜,在选择性开关上、下封闭板的气量调节口,也可针对开关柜内个别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进行单独降温处理,增大某个电子元件安装区内的通风量,已达到降低电阻、避免烧损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柜体,2-隔栅,3-电子元件安装区,4-上封闭板,5-下封闭板,6-气量调节口,7-出风通道,8-进风通道,9-出风口,10-进风口,11-冷凝管道,12-上隔风板,13-下隔风板,14-吸水棉,15-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除湿降温开关柜,适用于高地电压,包括柜体1和柜门,所述柜体1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栅2,相邻两个隔栅2形成的通道为电子元件安装区3,一般电子元器件固定在电子元件安装区3内,也可以是发热量较大的线路组;

所述电子元件安装区3的通道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闭板4和下封闭板5,多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两端的上封闭板4和下封闭板5可以组成长板结构;

所述上封闭板4和下封闭板5上均设有一个气量调节口6,气量调节口6可以根据需要调节通气面积,以改变出气量/进气量大小;

所述柜体1内上封闭板4外的区域为出风通道7,经过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内气体都会聚集在出风通道7,所述柜体1内下封闭板5外的区域为进风通道8,外部风进入进风通道8,再进入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所述柜体1侧面上具有连通出风通道7的出风口9以及连通进风通道8的进风口10;

所述进风通道8内具有冷凝管道11,当柜门关闭时,电子元件安装区3、出风通道7、进风通道8为独立封闭状态,即当柜门打开时,电子元件安装区3、出风通道7、进风通道8处于五面封闭状态,而柜门为第六面封闭部件,柜门内面可以安装有与隔栅2、上封闭板4、下封闭板5对应的密封条,当柜门关闭时,正好可以将电子元件安装区3、出风通道7、进风通道8封闭。

所述出风通道7内横向设置有上隔风板12,所述上隔风板12将出风通道7分隔为连通的上出风通道和下出风通道,出风口9位于上出风通道处的柜体1侧面上,上隔风板12增加了气体在出风通道7内的流通路径长度,加速了从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排除气体的温度、湿度的融合,气流可以从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进入下出风通道,再进入上出风通道,最后从出风口9排除;

所述进风通道8内横向设置有下隔风板13,所述下隔风板13将进风通道8分隔为连通的上进风通道和下进风通道,进风口10位于下进风通道处的柜体1侧面上,下隔风板13增加了气体在进风通道8内的流通路径长度,外部气流可以均匀的各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

所述冷凝管道11位于下进风通道内,所述冷凝管道11为曲折结构,增大了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有效对外部空气进行降温。

所述出风口9和进风口10内均设置有吸水棉14,保证进入电子元件安装区3气体干燥。

所述上封闭板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器,每个温度感应器对应一个电子元件安装区3的气量调节口6。

所述柜体1内具有安装板,所述隔栅2、上封闭板4、下封闭板5、上隔风板12、下隔风板13均固定在安装板上;电子元件位于安装板朝向柜门的一侧,安装板的另一侧为排线区,线路穿过安装板连接电子元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操作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