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030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



背景技术: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在配电柜的使用过程中,一般安装在配电柜内部的电器元件都需要预先安装在一块固定板上,然后固定板安装在配电柜的内腔底部;这种安装结构中,在电器元件维修或者更换时,需要维修者的头部探到配电柜的内部,维修难度大,而且内部光线会被人体遮挡住,增加维修的难度。

现有的配电柜结构中,安装电器元件的固定板在配电柜中滑动连接,在维修前,把固定板滑出,维修难度降低,而且在白天不再需要使用辅助照明;但固定板在拉出后不能在配电柜内固定,缺少支撑点,在维修时,容易受压而在配电柜上滑动,增加维修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维修方便的电力调度配电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它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前表面呈开口状;所述箱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前门;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个电器元件安装板;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沿箱体的高度方向排列;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块;所述箱体的左右两内侧壁均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从箱体的内底壁延伸至箱体的开口端面;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左右两侧的滑块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导向槽内;所述箱体的内底壁设置有若干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从箱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所述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折叠支撑件;所述折叠支撑件一端与电器元件安装板的背部相铰接;折叠支撑件另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底壁相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支撑件由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与电器元件安装板的背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底壁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靠近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所述限位板沿第二支撑杆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板伸出到第二支撑杆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的前表面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前门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工具盒。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槽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收纳槽对称设置在箱体的内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箱体的前表面呈开口状;箱体的前表面设置有前门;箱体的内腔设置有若干个电器元件安装板;电器元件安装板沿箱体的高度方向排列;电器元件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块;箱体的左右两内侧壁均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导向槽;导向槽从箱体的内底壁延伸至箱体的开口端面;电器元件安装板左右两侧的滑块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导向槽内;箱体的内底壁设置有若干个收纳槽;收纳槽从箱体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收纳槽的内腔设置有折叠支撑件;折叠支撑件一端与电器元件安装板的背部相铰接;折叠支撑件另一端与收纳槽的内底壁相铰接。在使用本发明时,对某个电器元件安装板上的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拉动电器元件安装板,使电器元件安装板沿导向槽滑动,电器元件安装板拉出到前表面,折叠支撑件被拉直,在电器元件维修时,折叠支撑件对电器元件安装板有一个支撑力,使电器元件安装板在受压时不会发生滑动,确保维修过程电器元件安装板处于定位的状态,极大限度地降低配电柜内部电器元件的维修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101、收纳槽;102、导向槽;2、折叠支撑件;

201、第一支撑杆;202、第二支撑杆;202a、限位板;

3、电器元件安装板;301、滑块;4、把手;5、前门;6、工具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力调度配电柜,它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表面呈开口状;所述箱体1的前表面设置有前门5;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若干个电器元件安装板3;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3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排列;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3的左右两侧壁均设置有滑块301;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内侧壁均设置有与滑块301相匹配的导向槽102;所述导向槽102从箱体1的内底壁延伸至箱体1的开口端面;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3左右两侧的滑块301分别插入到左右两侧的导向槽102内;所述箱体1的内底壁设置有若干个收纳槽101;所述收纳槽101从箱体1的顶部延伸至底部;所述收纳槽101的内腔设置有折叠支撑件2;所述折叠支撑件2一端与电器元件安装板3的背部相铰接;折叠支撑件2另一端与收纳槽101的内底壁相铰接;对某个电器元件安装板3上的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拉动电器元件安装板3,使电器元件安装板3沿导向槽102滑动,电器元件安装板3拉出到前表面,折叠支撑件2被拉直,在电器元件维修时,折叠支撑件2对电器元件安装板3有一个支撑力,使电器元件安装板3在受压时不会发生滑动,确保维修过程电器元件安装板3处于定位的状态,极大限度地降低配电柜内部电器元件的维修难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折叠支撑件2由第一支撑杆201和第二支撑杆202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201一端与电器元件安装板3的背部相铰接;第一支撑杆201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02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2另一端与收纳槽101的内底壁相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02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板202a;所述限位板202a设置在靠近第一支撑杆201的一端;所述限位板202a沿第二支撑杆202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板202a伸出到第二支撑杆202的外部;常态下,电器元件安装板3被推至箱体1的底部,而第一支撑杆201与第二支撑杆202之间折叠起来,并且收入到收纳槽101内,当电器元件安装板3需要拉出时,第一支撑杆201和第二支撑杆202均转动,直到限位板202a抵压在第一支撑杆201的上表面后,第一支撑杆201与第二支撑杆202之间不能再绕原来方向继续转动,此时第一支撑杆201和第二支撑杆202定位,且对电器元件安装板3有一个支撑的作用;维修完毕后,在第一支撑杆201与第二支撑杆202铰接的位置处向上推动一小段距离,然后电器元件安装板3就能直接推至箱体1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电器元件安装板3的前表面固定有把手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前门5的内表面上固定有工具盒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收纳槽10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收纳槽101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

在使用本发明时,对某个电器元件安装板上的电器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拉动电器元件安装板,使电器元件安装板沿导向槽滑动,电器元件安装板拉出到前表面,此过程中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转动,直到限位板抵压在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后,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之间不能再绕原来方向继续转动,此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定位,且对电器元件安装板有一个支撑的作用,使电器元件安装板在受压时不会发生滑动,确保维修过程电器元件安装板处于定位的状态,极大限度地降低配电柜内部电器元件的维修难度;维修完毕后,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铰接的位置处向上推动一小段距离,然后电器元件安装板就能直接推至箱体的底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