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163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兼具通风散热以及密封防水功能的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



背景技术:

智能型开关柜是指高性能、高可靠性,具有一定自诊断和自动控制性能,并具有网络通信能力的柜子。开关柜是一种电设备,外线先进入柜内主控开关,然后进入分控开关,各分路按其需要设置。如仪表,自控,电动机磁力开关,各种交流接触器等,有的还设高压室与低压室开关柜,设有高压母线,如发电厂等,有的还设有为保主要设备的低周减载。

智能型开关柜从形式上可分为配电型、电动机控制型及其它控制功能型。配电型以智能断路器为核心器件,由上位计算机实现对配电回路的遥控、遥测、遥信及遥调,而电动机控制型是以变频器、智能电动机控制器为核心器件,实现电动机起动、运行、停止的优化控制。其它控制型的智能开关柜是以plc(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型开关柜,完成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控制功能,也是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发展最有潜力的产品,将plc技术与传统的开关柜有机结合,是实现对普通型开关柜智能化改造的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有效措施。

由于智能化开关柜整体为箱体结构,由于外界的温度加上开关柜本身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使得,开关柜内部环境乃至各零部件的局部温度居高不下,难以降温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智能化开关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其兼具通风散热、密封防水和整体移位的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其包括箱体壳,设置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前后位置,包括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互相平行设置;散热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两侧位置,且两侧边的所述散热组件结构相同,互相对称;基座件,设置于所述箱体壳的下端,且与其进行固定连接;以及,滑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驱动件、从动件、传动件和盖合件,且所述驱动件、从动件、传动件和盖合件之间依次进行连接,并形成联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咬合件、连接轴和旋转件;所述咬合件外缘一周具有均匀凸起,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内侧,所述旋转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外侧,且两者之间通过所述连接轴进行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面板上开设有配合于所述连接轴的穿孔,所述连接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穿孔的深度;所述旋转件的外缘一周设置有均匀凸齿,所述前面板外侧表面山配合于所述凸齿设置有一个定位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件主体的截面为“工”型,其两端具有翼缘;所述前面板的内侧具有配合于所述从动件一端翼缘的滑槽,所述滑槽截面为“t”形,且所述从动件的一端翼缘嵌入所述滑槽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从动件另一端翼缘的一侧具有配合于所述咬合件外缘凸起的齿条,另一侧具有穿槽,且所述传动件的其中一端嵌入所述穿槽内,并互相进行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合件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连接头,所述盖合件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互相铰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盖合件为折板状,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板的外端,且在自然状态下为竖直状态。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板内部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通孔,且所述盖合件通过所述通孔与固定轴进行连接,且所述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的侧边处。

作为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本发明还包括,封堵板,所述封堵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壳两侧的顶部位置,且所述封堵板的顶面与所述箱体壳的顶面相齐平;所述箱体壳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驱动件、从动件、传动件和盖合件之间的依次连接,整体形成联动。当旋转驱动件时,可将运动状态传动至盖合件,间接控制盖合件的张合作用,因此具有选择性的通风散热效果,具有灵活性。同时由于盖合件的折板设计形式,使得其具有优良的防水功能。此外,开关柜整体还便于进行移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散热组件连接详图。

图4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俯视剖面示意图以及散热组件连接详图。

图5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驱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从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盖合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二个实施例所述的盖合件开启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三个实施例所述的顶盖件安装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滑动组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及其结构详图。

图13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制动件锁定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制动件解除锁定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四个实施例所述的制动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阻尼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耐磨块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第五个实施例所述的弹性阻尼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或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包括箱体壳100,设置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前后位置,包括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互相平行设置;散热组件200,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两侧位置,且两侧边的散热组件200结构相同,互相对称;以及,基座件300,设置于箱体壳100的下端,且与其进行固定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主体结构包括箱体壳100。箱体壳100为整体结构的基础部件,在本发明中具有外壳的防护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侧面并非全部设置箱体壳100,而是仅在本发明的前后两个侧面设置了箱体壳100。进一步的,箱体壳100包括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两者的整体均为板状,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中前面板101设置在本发明的前端侧面,后面板102设置在本发明的后端侧面,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两者互相平行且正对设置。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也包括散热组件200。散热组件200为本发明的核心功能组件,其具有排风散热的作用。散热组件200设置在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两侧位置。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中,两侧位置不设置箱体壳100,为空缺的空间,因此散热组件200设置在此空缺处,一定程度上兼具了箱体壳100的部分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本发明两侧处的两块散热组件200结构相同,互相对应,为对称设置的结构。

本发明的主体结构还包括基座件300。如图1所示,基座件300在本发明中具有基础的作用,其设置在本发明的底部位置。进一步的,基座件300设置于箱体壳100的下端,并在前后端分别与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进行固定连接。

参照图3~10,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散热组件200包括驱动件201、从动件202、传动件203和盖合件204,且所述驱动件201、从动件202、传动件203和盖合件204之间依次进行连接,并形成联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主体结构包括箱体壳100、散热组件200和基座件300。其中,箱体壳100包括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两者的整体均为板状,具有一定的厚度,其中前面板101设置在本发明的前端侧面,后面板102设置在本发明的后端侧面,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两者互相平行且正对设置。

散热组件200设置在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的两侧位置。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中,两侧位置不设置箱体壳100,为空缺的空间,因此散热组件200设置在此空缺处,一定程度上兼具了箱体壳100的部分防护作用。进一步的,本发明两侧处的两块散热组件200结构相同,互相对应,为对称设置的结构。

基座件300设置在本发明的底部位置。进一步的,基座件300设置于箱体壳100的下端,并在前后端分别与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进行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00主要包括驱动件201、从动件202、传动件203和盖合件204四部分,且依次进行连接形成联动体系。其中,驱动件201具有直接承接外力,将外力输送到下述构件的作用。从动件202具有将运动形式进行转换的作用。传动件203作为中间构件,具有联系始末端构件,促成盖合件204进行张合的作用。盖合件204为盖合两侧的终端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201包括咬合件201a、连接轴201b和旋转件201c。在本实施例中,咬合件201a采用齿轮,其外缘一周具有均匀凸起。旋转件201c采用棘轮,其外缘一周具有凸齿,凸齿为末端为尖端的齿状。连接轴201b为圆柱状,其两端分别连接着咬合件201a和旋转件201c。

进一步的,咬合件201a设置于前面板101的内侧,而旋转件201c设置于所述前面板101的外侧,两者在前面板101的内外两侧互相对应。由于前面板101上还设置有一个穿孔k,所述穿孔k为圆截面,其配合于连接轴201b的轮廓,内径尺寸与连接轴201b的外径尺寸相同。因此,连接轴201b穿过穿孔k,使得其一端伸展至前面板101的内侧,另一端留部分在前面板101的外侧侧。显而易见的,驱动件201与前面板101的连接体现在:驱动件201的连接轴201b插在前面板101的穿孔k内,整体的驱动件201可以在穿孔k内绕轴旋转。具体使用过程中,只需手动旋转外侧的旋转件201c,即可控制内侧的咬合件201a的旋转,从而间接控制下述的连接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从动件202主体的截面为“工”型,其两端具有翼缘。前面板101的内侧具有配合于从动件202一端翼缘的滑槽h,滑槽h截面为“t”形,且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嵌入滑槽h的内部。

进一步的,从动件202整体为长条状,截面为“工”型,“工”型的两端具有横向外伸的为翼缘,连接两端翼缘的为腹板。在本发明中,从动件202与三部分进行连接,分别为前面板101、驱动件201和传动件203。

进一步的,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与前面板101进行连接,连接方式为嵌入式的连接,具体为: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嵌入前面板101的内侧。

进一步的,前面板101的内侧具有配合于从动件202一端翼缘的滑槽h。由于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及其部分腹板共同形成“t”形,因此,前面板101的内侧表面下凹有与上述“t”形相配合的滑槽h。由于从动件202整体为长条状,则滑槽h也为长条状的空缺空间,且滑槽h的截面尺寸略大于嵌入其中的从动件202一端翼缘尺寸,以保证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能够在滑槽h内进行上下滑动,使得从动件202能够做上下直线运动。

进一步的,从动件202能够在滑槽h内做上下直线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与之连接的驱动件201。具体的,驱动件201的咬合件201a与从动件202的另一端翼缘进行传动连接。上述从动件202的一端翼缘嵌入前面板101的板内部,另一端翼缘具有外伸的两个分支。其中一侧的一个分支的侧面设置有一段齿条t,且此齿条t的规格以及尺寸与上述咬合件201a的齿轮凸起相配合,即从动件202通过齿条t与咬合件201a进行连接,继而与驱动件201形成传动。具体的,当手动旋转驱动件201的旋转件201c,即可控制内侧的咬合件201a的旋转,经过齿条t与咬合件201a(齿轮)的传动作用,继而间接控制从动件202整体,使从动件202在滑槽h进行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从动件202中非嵌入前面板101的一端翼缘的一侧分支设置有齿条t,并与咬合件201a进行传动,此分支为连续不间断的长条状。而另一侧的分支为间断形式的设置方式,在从动件202整体的纵向方向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外凸的分支,且每个分支上均具有一个穿槽c。由上述可知,从动件202还与传动件203进行连接。因此,传动件203的一端嵌入穿槽c内,从动件202通过穿槽c与传动件203的一端进行铰接,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03整体为长条状,两端均设置一个圆孔,其中一端与从动件202的穿槽c进行铰接,另一端与盖合件204进行铰接,因此传动件203在本发明中为具有传动作用的中间连接构件,两端均为铰接,均可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盖合件204为板状结构,具体的,其为折板状,包括第一板204a和第二板204b。第二板204b设置于第一板204a的外端,且在自然状态下为竖直状态。第一板204a设置于内侧,与第二板204b之间的夹角形成小于180°的钝角。

进一步的,第一板204a的边缘处设置有一个连接头l,且第一板204a通过连接头l与传动件203的另一端互相铰接。连接头l为凸起状的结构,其设置在第一板204a外侧边缘的一端处,且为对应于前面板101的一端,也即对应于传动件203的一端。盖合件204通过连接头l与传动件203,以及从动件202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板204a内部的纵向设置有贯通的通孔n,且盖合件204通过通孔n与固定轴g进行连接,且固定轴g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的侧边处。其中,通孔n位于第一板204a的内部,沿着纵向进行贯通。通孔n截面为圆形,其内部设置的固定轴g为长杆状,其截面尺寸略小于通孔n的内径,以保证盖合件204能够通过通孔n与固定轴g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固定轴g固定不动,其两端延伸至前面板101和后面板102,并与两者进行固定连接。当第一板204a的连接头l被传动件203推拉,第二板204b的整体将被连带作用,进行翻转。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盖合件204具有多层叠放,同时从动件202中非嵌入前面板101的一端翼缘的其中一侧也具有多个外凸的分支,均在竖直方向进行等间断形式的排列。具体的,每一个外凸的分支都对应一个传动件203、一个固定轴g和一个盖合件204,且从下往上依次层叠向上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01b的长度大于穿孔k的深度;且前面板101外侧表面山配合于所述凸齿设置有一个定位件d。

进一步的,由于连接轴201b的长度大于穿孔k的深度,使得与连接轴连接的旋转件201c可以具有一定的内外推拉空间。由上述可知,旋转件201c采用的是棘轮,且其边缘凸齿的朝向为顺时针方向。同时在旋转件201c的其中两个凸齿之间的齿槽内对应设置由定位件d,且定位件d垂直于前面板101方向的长度小于连接轴201b长度与穿孔k深度的差值,如此可以保证当旋转件201c完全拉出时,其自由旋转不受定位件d的限制,而当其完全推进,与前面板101外侧表面相接触时,其顺时针向的凸齿会因为定位件d的存在阻碍而实现定位。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旋转件201c是拉出还是推进,咬合件201a都与齿条t有足够的接触空间。

因此,本发明整体体系的联动过程如下所述:以左侧的散热组件200为例(右侧的散热组件200结构完全对称设置,包括棘轮凸齿的朝向),自然状态下,所有层叠的第二板204b自然下垂,依次紧挨,在两侧形成封闭形式。最下层的第二板204b外端边缘恰好与基座件300相接触,形成全部封闭。且此时,咬合件201a位于齿条t的最下侧。

先将驱动件201整体拉出,使得从动件202的旋转件201c与定位件d存在错位,不受其限制。逆时针方向手动转动旋转件201c,通过连接轴201b将旋转形式传递给内侧的咬合件201a。咬合件201a作为齿轮,也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件202一侧的齿条t向下运动,因此带动整个从动件202在前面板101的滑槽h内向下滑动。因此从动件202另一侧翼缘的外凸分支也带动传动件203的一端进行运动。传动件203的另一端也由于铰接的连接方式顺势将与其连接的连接头l向下拉动。由于盖合件204中间通过固定轴g进行穿插,盖合件204只能绕其旋转,因此当第一板204a的连接头l被下拉后,整体进行顺时针旋转,另一端的第二板204b进行上翘,侧边空间被打开,与外界形成连通,实现散热。最后盖合件204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将旋转件201c向内推动,被定位件d卡位,实现定位。

较佳的,由于本发明中的第一板204a与第二板204b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自然情况下,第二板204b竖直下垂,因此第一板204a为向上的斜角,具有类似于屋脊双坡的结构,外界的水在泼洒在盖合件204上之后,由于较大坡度的存在,使得水无法流进箱体内部,因此本发明也具有优良的防水功能。

参照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本发明所述滑动式散热智能化开关柜还包括封堵板400,封堵板400设置于所述箱体壳100两侧的顶部位置,且所述封堵板400的顶面与所述箱体壳100的顶面相齐平。同时,箱体壳100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件500。

进一步的,上述盖合件204全部自然盖合的时候,整体结构的上端任具有空隙,与外界流通。当结构内需要进行密封的时候,存在不足,因此在最上层顶盖件500所对应高度的箱体壳100两侧设置封堵板400,上端延伸至箱体壳100的上断面。封堵板400为条板状,长度即前后两面板之间的距离。最后整体结构的上顶盖封了一层结构为顶盖件500。顶盖件500为板状,其四周分别于前后的箱体壳100,以及两侧的封堵板400进行固定连接,至此形成整个结构体系。

参照图12~15,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本发明主体结构还包括滑动组件600,其设置于所述折叠式滑动开关柜的底部。

具体的,在本发明中,滑动组件600的作用为:可以方便本发明的整体进行便携式移动。滑动组件600位于本发明所述折叠式滑动开关柜的底部位置,进一步的,其设置在底板b的四个角的下端,将整个装置的整体承托并悬空,使得底板b高于底面一段距离。

进一步的,滑动组件600主要包括支撑件601、滚轮602和制动件603。其中,支撑件601用于支撑上部的整体结构,其设置在底板b的四个角的下端,直接与底板b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支撑件601整体为块状,但在中间位置自下向上镂有一道嵌槽q,嵌槽q内部设置有滚轮602,滚轮602通过中间轴604与支撑件601进行连接,具体的为:中间轴604贯穿在滚轮602的正中间位置,其为短杆状,两端分别与支撑件601进行固定。滚轮602接触地面后可以带动本发明上部整体结构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为方便整体结构在水平滑动后进行制动还设置了制动件603,制动件603用于定位,并限制滚轮602的滚动,从而控制整体结构的制动情况。制动件603包括制动杆603a、回弹件603b和固位件603c。其中,制动杆603a用于直接锁定和制动滚轮602,其由杆体603a-1和挡板603a-2组成,杆体603a-1为直杆状,挡板603a-2设置在杆体603a-1的中间位置,且杆体603a-1与挡板603a-2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在支撑件60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镂空的空间,用于支持挡板603a-2在此空间内左右滑动。同时,空间的两侧还各具有一个通道,因此杆体603a-1的两端分别穿插限定在两侧的通道中,并可以来回抽插移动。而杆体603a-1上的挡板603a-2被限定在中间镂空的空间内,并跟随杆体603a-1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

滚轮602表面上设置有围绕中心的一圈的圆孔,圆孔的分布均匀且密集,内径略大于杆体603a-1的截面直径尺寸,以保证杆体603a-1的内端可以插入滚轮602表面上的圆孔内。

进一步的,杆体603a-1的外端设置有固位件603c,固位件603c的内端通过螺纹与杆体603a-1的外端进行配合连接。且固位件603c可以绕杆体603a-1轴心进行转动。同时,固位件603c的边缘还外伸有一个支杆,支撑件601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一个钩体y,钩体y为折角钩状。

进一步的,挡板603a-2的内侧面与镂空空间的内侧壁之间还设置有回弹件603b,回弹件603b采用压缩弹簧。当对杆体603a-1施加轴向朝内的推力的时候,其内端插入滚轮602表面上的圆孔,以限定滚轮602的滚动。同时转动固位件603c,使得固位件603c边缘的支杆卡进支撑件601外侧的钩体y内。以保证完全的制动。当不需要制动的时候,将固位件603c边缘的支杆脱离支撑件601外侧的钩体y,在回弹件603b的作用下,制动杆603a整体被向外推动,直至挡板603a-2内推至镂空空间的另一侧面上,此时,杆体603a-1的内端也脱离滚轮602表面上的圆孔,制动因此解除。

参照图16~20,为本发明的第五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本发明主体结构还包括门组件700,其采用单扇平开门,一边铰接于前面板101的侧边。门组件700包括阻尼组件701和门板702。其中,门板702为门组件700的主体和基础部分。阻尼组件701兼具连接和缓冲的作用,门板702通过阻尼组件701连接到前面板101的侧边。阻尼组件701包括弹性阻尼块701a、耐磨块701b、转轴701c和调节件701d。

具体的,门板702的连接边缘处存在缺口,阻尼组件701设置在此缺口内。进一步的,转轴701c的上端固定在缺口的顶部。转轴701c主体为圆柱状,其上端的外侧表面具有一段长度的螺纹。进一步的,转轴701c外侧表面还开设有两道竖直的第一凹槽701c-1和第二凹槽701c-2,第一凹槽701c-1和第二凹槽701c-2为凹槽状,竖直布置,且两者在转轴701c的外侧表面互相正对。

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块701b套设于转轴701c的外围。耐磨块701b主体为套管状,内部为空心通道,内径对应于转轴701c的主体外径。进一步的,耐磨块701b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对应于第一凹槽701c-1和第二凹槽701c-2的第一凸块701b-1和第二凸块701b-2。其中,第一凸块701b-1和第二凸块701b-2的尺寸、结构分别与第一凹槽701c-1和第二凹槽701c-2相匹配,且为互补形式。当需要将耐磨块701b套设在转轴701c的外侧时,只需将第一凸块701b-1和第二凸块701b-2分别对准第一凹槽701c-1和第二凹槽701c-2,前后向上推动即可实现嵌套。

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块701b穿插架设在弹性阻尼块701a上。弹性阻尼块701a的一侧面固定于前面板101的侧边,其具有向上的开口,开口尺寸对应于耐磨块701b的的主体外径。进一步的,弹性阻尼块701a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复数个阻尼凸起701a-1,阻尼凸起701a-1为沿着弹性阻尼块701a的纵向进行等间距排布的条状突起物。与此相对应的,耐磨块701b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第一阻尼条701b-3和第二阻尼条701b-4,第一阻尼条701b-3和第二阻尼条701b-4为条状的高强度耐磨凸起,两者沿着耐磨块701b的纵向正对设置于耐磨块701b的外侧表面。其中,第一阻尼条701b-3和第二阻尼条701b-4的宽度均小于任意相邻的两个阻尼凸起701a-1之间的距离,以保证,当耐磨块701b穿插在弹性阻尼块701a的开口内之时,第一阻尼条701b-3和第二阻尼条701b-4均能够嵌入阻尼凸起701a-1之间的空隙间。当门板702整体绕着转轴701c,并带动耐磨块701b进行转动的时候,耐磨块701b上的第一阻尼条701b-3和第二阻尼条701b-4因密集排布的阻尼凸起701a-1的阻碍作用,致使耐磨块701b的转动呈不连续的间隔运动状态,且转动的过程中始终都存在阻力作用。

较佳的,阻尼凸起701a-1的末端设置为齿状,优化阻力效果。

进一步的,耐磨块701b的下端通过压缩弹簧与弹性阻尼块701a的底部进行衔接。在本实施例中,转轴701c上端的螺纹区段还套设有调节件701d,调节件701d采用螺母,调节件701d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与耐磨块701b以及弹性阻尼块701a的上端面进行贴合。

使用阻尼组件701可以使得门组件700在快速关闭或开启的时候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可以使得门板702开启到任意角度的位置固定不动,以防外界扰动使其来回翻转,提高了整体的稳固性。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