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隔离耦合功能的电机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96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等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隔离耦合功能的电机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因其良好的调速性能而在电力拖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永磁、他励和自励3类,其中自励又分为并励、串励和复励3种。

当直流电源通过电刷向电枢绕组供电时,电枢表面的n极下导体可以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根据左手定则导体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电枢表面s极下部分导体也流过相同方向的电流,同样根据左手定则导体也将受到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作用。这样,整个电枢绕组即转子将按逆时针旋转,输入的直流电能就转换成转子轴上输出的机械能。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定子:基座,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等;转子(电枢):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转轴和风扇等。

直流电动机的性能与它的励磁方式密切相关,通常直流电动机的励磁方式有4种:直流他励电动机、直流并励电动机、直流串励电动机和直流复励电动机。

直流他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没有电的联系,励磁电路是由另外直流电源供给的。因此励磁电流不受电枢端电压或电枢电流的影响。

直流并励电动机:电路并联,分流,并励绕组两端电压就是电枢两端电压,但是励磁绕组用细导线绕成,其匝数很多,因此具有较大的电阻,使得通过他的励磁电流较小。

直流串励电动机:电流串联,分压,励磁绕组是和电枢串联的,所以这种电动机内磁场随着电枢电流的改变有显著的变化。为了使励磁绕组中不致引起大的损耗和电压降,励磁绕组的电阻越小越好,所以直流串励电动机通常用较粗的导线绕成,他的匝数较少。

直流复励电动机:电动机的磁通由两个绕组内的励磁电流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隔离耦合功能的电机驱动电路,利用耦合电路将控制信号输送到三态门电路,再由三态门电路传输到驱动电路内,使得驱动电路驱动电机m工作,耦合电路的使用能够避免直接将控制信号加载到驱动电路内从而造成前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对后端驱动电路构成信号干扰,影响电机m的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隔离耦合功能的电机驱动电路,设置有电机m、驱动电路、三态门电路及耦合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三态门电路,三态门电路与耦合电路相连接;在所述耦合电路内设置有耦合器vlc1、耦合器vlc3、二极管d1、电阻r15、二极管d2及电阻r16,二极管d1和电阻r15并联且连接在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态门电路,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电路;二极管d2和电阻r16并联且连接在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态门电路,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电机m。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耦合器vlc1内光敏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阻r17接地,耦合器vlc3内光敏二极管的负极通过电阻r18接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皆采用发光二极管,且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亦接地。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三态门电路包括三态门s1、三态门s2、三态门s3及三态门s4,三态门s1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三态门s4的输入端,三态门s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和三态门s2的输入端,三态门s1的控制端连接三态门s2的输出端,三态门s3的控制端连接三态门s4的输出端,三态门s2的控制端接地,三态门s4的控制端接地;三态门s1、三态门s2、三态门s3及三态门s4的输出端皆连接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四驱动电路,所述三态门s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1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2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2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3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3连接第三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与第四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4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电机m转向绕组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及第四驱动电路。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1、三极管v5、三极管v6、电阻r2及电阻r3,所述第四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4、三极管v10、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v4的集电极及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地,三极管v6的集电极连接第二驱动电路和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一端;电阻r14连接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三极管v10的基极,三极管v10的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v10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9接地,三极管v10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驱动电路和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三极管v6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1,且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6的发射极;在所述三极管v10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4,且稳压管z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v10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3、三极管v8、三极管v9、电阻r6及电阻r7,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2、三极管v7、电阻r4、电阻r5,电阻r13与三极管v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8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及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三极管v9的基极,三极管v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地,三极管v9的集电极连接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二端;电阻r12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v7的基极,三极管v7的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v7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5接地,三极管v7的集电极与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三极管v7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2,且稳压管z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v7的发射极;在所述三极管v9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3,且稳压管z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9的发射极。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电机m转向绕组上还并联有电阻r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耦合电路将控制信号输送到三态门电路,再由三态门电路传输到驱动电路内,使得驱动电路驱动电机m工作,耦合电路的使用能够避免直接将控制信号加载到驱动电路内从而造成前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对后端驱动电路构成信号干扰,影响电机m的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能够实现电动机的正传和反转控制,且具有控制精度高的特性。

本发明采用三态门进行选通,能够有效提高整个电机驱动电路的驱动稳定性和控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带隔离耦合功能的电机驱动电路,利用耦合电路将控制信号输送到三态门电路,再由三态门电路传输到驱动电路内,使得驱动电路驱动电机m工作,耦合电路的使用能够避免直接将控制信号加载到驱动电路内从而造成前端控制信号输出电路对后端驱动电路构成信号干扰,影响电机m的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如图1所示,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设置有电机m、驱动电路、三态门电路及耦合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三态门电路,三态门电路与耦合电路相连接;在所述耦合电路内设置有耦合器vlc1、耦合器vlc3、二极管d1、电阻r15、二极管d2及电阻r16,二极管d1和电阻r15并联且连接在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态门电路,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电路;二极管d2和电阻r16并联且连接在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三态门电路,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电机m,优选的110v直流电通过uo端口与地加载到电机m的电枢绕组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耦合器vlc1内光敏二极管的负极(2脚)通过电阻r17接地,耦合器vlc3内光敏二极管的负极(6)通过电阻r18接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皆采用发光二极管,且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亦接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三态门电路包括三态门s1、三态门s2、三态门s3及三态门s4,三态门s1的输入端(2脚)分别连接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15脚)和三态门s4的输入端(12脚),三态门s3的输入端(9脚)分别连接耦合器vlc3内光敏三极管的发射极(11脚)和三态门s2的输入端(5脚),三态门s1的控制端(1脚)连接三态门s2的输出端(6脚),三态门s3的控制端(10脚)连接三态门s4的输出端(11脚),三态门s2的控制端(4脚)接地,三态门s4的控制端(13脚)接地;三态门s1、三态门s2、三态门s3及三态门s4的输出端皆连接驱动电路。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四驱动电路,所述三态门s1的输出端(3脚)通过电阻r11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2的输出端(6脚)通过电阻r12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3的输出端(8脚)通过电阻r13连接第三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与第四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态门s4的输出端(11脚)通过电阻r14与第二驱动电路相连接,电机m转向绕组连接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及第四驱动电路。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1、三极管v5、三极管v6、电阻r2及电阻r3,所述第四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4、三极管v10、电阻r8、电阻r9,电阻r11与三极管v1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5的基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v4的集电极及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6脚)相连接,三极管v5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2连接三极管v6的基极,三极管v5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接地,三极管v6的集电极连接第二驱动电路和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一端;电阻r14连接三极管v4的基极,三极管v4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8连接三极管v10的基极,三极管v10的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v10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9接地,三极管v10的集电极分别与第三驱动电路和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二端相连接。

优选的三极管v1、三极管v5、三极管v4和三极管v10皆采用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6选用pnp型三极管。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三极管v6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1,且稳压管z1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6的发射极;在所述三极管v10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4,且稳压管z4的正极连接三极管v10的发射极。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第三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3、三极管v8、三极管v9、电阻r6及电阻r7,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v2、三极管v7、电阻r4、电阻r5,电阻r13与三极管v3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v8的基极,三极管v3的集电极分别与三极管v2的集电极及耦合器vlc1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16脚)相连接,三极管v8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6连接三极管v9的基极,三极管v8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7接地,三极管v9的集电极连接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二端;电阻r12连接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4连接三极管v7的基极,三极管v7的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v7的基极还通过电阻r5接地,三极管v7的集电极与电机m转向绕组的第一端相连接。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所述三极管v7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2,且稳压管z2的正极连接三极管v7的发射极;在所述三极管v9的发射极和集电极之间还设置有稳压管z3,且稳压管z3的负极连接三极管v9的发射极。优选的三极管v2、三极管v7、三极管v3和三极管v8皆采用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9选用pnp型三极管。优选的npn型三极管采用bu508,pnp型三极管采用3da87。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在电机m转向绕组上还并联有电阻r1。

在设计使用时,在耦合器vlc1和耦合器vlc2内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接入+5v的直流电,当上升沿的控制信号通过in1端接入,下降沿的控制信号通过in2端接入时,当上升信号通过vlc1时。发光二极管d1导通发亮,并在电阻r15上建立电压,该电压加在三态门s1的2引脚和三态门s4的12引脚端,与此同时,由于耦合器vlc3无信号,发光二极管d2截止,在电阻r16上无电压,此时三态门s2的输入端5脚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信号通过三态门s2输出给三态门s1控制端(1脚),三态门s1选通。三态门s1导通的同时,选通的三态门s4输出信号加到三态门s3的控制端(10脚),封锁三态门s3。

当下降信号通过耦合器vlc3时,发光二极管d2导通,并在电阻r16上建立电压,该电压加到三态门s3的9脚和三态门s2的5脚;与此同时,由于耦合器vlc1无信号,发光二极管d1截止,电阻r15上无电压,此时三态门s4的输入端12脚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信号通过三态门s4,输出给三态门s3的控制端(10脚),三态门s3选通。在三态门s2导通的同时,选通的三态门s2输出信号加到三态门s1的控制端(1脚),封锁三态门s1。

其对电机m控制为:当三态门s1、三态门s2、三态门s4选通时,三极管v1、三极管v5、三极管v6、三极管v4、三极管v10导通;三极管v2、三极管v7、三极管v3、三极管v8、三极管v9截止。由于三极管v6和三极管v10导通,直流110v电压直接加在电机m转向绕组两端,电机m正(反)转;当三态门s2、三态门s3、三态门s4选通时,三极管v2、三极管v7、三极管v3、三极管v8、三极管v9导通;三极管v1、三极管v5、三极管v6、三极管v4、三极管v10截止,由于三极管v9和三极管v7导通,直流110v电压直接加在电机m转向绕组两端,电机m反(正)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