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6573发布日期:2018-09-21 21:5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网运行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的部分,配电网已成为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最终体现。随着配电网建设的逐步升级和加强,其结构日趋成熟,但也愈加庞大复杂。电网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故障的影响而导致停电,影响社会生活生产,甚至可导致危害国家安全的重大事故。配电网关系到用户供电安全可靠性,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配电网的运行维护内容有:

1、巡视检查

(1)日常巡视检查。配电网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箱式变电站、配电室、环网柜、电缆分接箱等设备按照相关规程要求日常巡视检查。

(2)季节性巡视检查。如雨季前的巡视检查,特殊气候前后的巡视检查等。

(3)特殊性(监察性)巡视检查。如雨季过后的巡视检查,自然灾害过后的巡视检查,保供电的巡视检查等。

2、定检预试。

(1)架空线路绝缘子绝缘测试。

(2)电缆线路的预防性试验。

(3)断路器、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

(4)箱式变电站、配电室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定期检验。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

(5)环网柜、电缆分接箱等设备的预防性试验。

3、消缺

根据巡视检查发现的缺陷,对缺陷进行分类管理,分出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按照其重要和紧急程度,有计划的组织缺陷消除。

4、检修

根据对配电网的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箱式变电站、配电室、环网柜、电缆分接箱等设备的巡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向业主提出检修申请,根据业主批准的检修计划,进行配电网设备的检修。如更换部分配件、局部通道内树木修枝、砍伐。

5、抢修

(1)设备故障抢修。

(2)自然灾害后的抢修。

6、应急处置

根据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进行处置。如突然停电、地震、洪涝、火灾、灾害等。

7、保供电

对于一些重大的会议、政治、大型公益、商业活动的保供电工作,以确保相关活动顺利进行。

现有配电网进行上述运行维护工作,通常以配电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片区为单位进行,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管。此外,配电网的巡检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现场查看,一旦漏检就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配电设备集中度很高的配电室,尤其容易出现漏检情况。同时,现有电网运维系统对于电网维护人员的现场操作缺乏有效监督、指导和监控,一旦人员误操作,后台人员很难第一时间获知情况,一般都需要等到电网出现运行问题时才能进行反向追查,耗时耗力。并且,现场人员的误操作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配电网运行维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对于电网维护人员的现场操作缺乏有效监督、指导和监控的问题中的至少1个,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的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和安装在控制室的集中控制系统。

所述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包括:电网检测系统、坐标监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远程对话指挥系统和信息传输装置。所述电网检测系统、坐标监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远程对话指挥系统通过信息传输装置向集中控制系统传递和接收信息。

所述集中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接收装置、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报警装置和显示系统。所述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发出的信息,并发送至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根据预设程序向前端信息收集系统、报警装置和显示系统发送相应的信息。显示系统基于web端,根据预设程序和电网监控分析系统发送的信息,进行电网运行参数信息显示,并可进行远程用户访问。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控制系统可以接收来自2个或2个以上前端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电室编号进行分别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各电力装置、电网节点处的电流、电压、电网负载等用于检测电网运行常规参数的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坐标监视系统包括:安装在靠近配电室顶部处的至少2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纵向轨道。所述水平纵向轨道上安装有可沿轨道水平纵向运动的第一位移装置。相邻所述第一位移装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横向轨道。所述水平横向轨道上设有可沿轨道水平横向运动的第二位移装置。所述第二位移装置面对配电室地板部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转动装置。所述水平转动装置面对配电室地板部分的一端安装有监视器。所述监视器的探头部分可进行水平或竖直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坐标监视系统包括:安全监测分析模块和报警器。所述安全监测分析模块包括:着装安全分析、操作安全分析。所述安全监测分析模块与集中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着装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请求,获取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进行的操作任务。然后基于图形对比技术,根据监视器获取的操作人员图形,对比分析操作人员是否穿戴满足操作任务要求的防护服。如为未穿戴满足操作任务要求的防护服,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请求,获取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进行的操作任务。然后基于图形对比技术,根据监视器获取的操作人员图形,对比分析操作人员是否有明显违规或高风险操作。如存在明显违规或高风险操作,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位移装置、第二位移装置、水平转动装置和监视器的探头部分,可以通过接收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遥控位移或移动,也可以通过加装的位于配电室的位移控制系统进行自动位移或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控制系统的位移控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存配电室人员通道信息至位移控制系统中。并根据预存人员通道信息,控制第一位移装置、第二位移装置、水平转动装置和监视器的探头部分,使监视器的探头部分指向配电室人员进出位置。

s3.接收安全防护系统发出的配电室开门指令或根据图像分析技术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配电室。

s4.根据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得到人员的运动趋势,并根据预存配电室人员通道信息控制第一位移装置、第二位移装置、水平转动装置和监视器的探头部分,使监视器的探头部分跟随人员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水环境检测系统。所述环境湿度检测装置,可以是用于检测配电室的室内环境湿度的湿度仪。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用于检测配电室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计。

进一步的,所述水环境检测系统包括:液位计和排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计包括:与配电室地表连通的液位管,以及检测液位管内液位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信息传输装置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配电室地表液位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与配电室地表连通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安转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液位计的检测装置信号连接,并由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抽水泵的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加装了电子锁的门,与电子锁信号连接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id卡识别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id卡识别中的至少两种。此时,多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包括识别分析装置。所述识别分析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识别系统信号连接,并根据识别系统发出的识别信号进行一下分析:首先,判断接收到的至少两种识别信息是否均为符合信息,如均符合则进入下一步,如其中1条为不符合信息则发出警报。然后,判断接收到的至少两种符合信息是否对应同一操作人员,如相同则开启电子锁并向坐标监视系统发送控制信号,同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用于标识有人员进入配电室的预设进入信息,如不相同则提示识别信息有误,并记录错误次数,当错误次数达到3次后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符合信息包括:身份认证和人员认证。所述身份认证为:认证信息是否符合预存的可进入配电室的人员信息,如符合则进行人员认证,如不是则报警。所述人员认证为:符合身份认证的人员信息是否为系统下发的此时段进入配电室的人员,如是则输出符合信息,如不是则提示人员不符合的相关预设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接收到所述预设进入信息后,会在显示系统上强制显示该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在显示系统上强制显示的预设进入信息为1个具有显示窗口连接功能的信息,当用户点击该强制显示信息后,显示系统显示与所述预设进入信息对应的配电室电网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如用户不点击该强制显示信息,则该强制显示信息存在预设时间后消失,并自动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消防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及各电力设备和电网节点处的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所述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与消防分析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消防分析装置接收到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的报警信号后,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消防报警指令,并向消防系统发送消防求助指令。所述消防系统可以是预设的消防单位或安装在配电室的消防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对话指挥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内或坐标监视系统上的扩音器,与所述扩音器通过数据线或无线信号连接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与集中控制系统上加装的话筒或耳麦等用于接收语音信息的装置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识别信息赋予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传输至集中控制系统的信息进行识别信息加载,并对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对传输至集中控制系统的信息进行识别信息加载的方法包括:首先基于信息传输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归属,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归属信息加载。然后根据信息传输装置所在的配电室地址,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地址信息加载。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首先判断接收到的信息其加载的目标地址信息是否与信息传输装置所在的配电室地址一致,如一致则进行下一步分析,如不一致则在该信息上加载报错指令,并退返至集中控制系统,分析终止。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地址信息正确的控制指令,分析其归属信息,并剔除控制指令中的地址信息和归属信息。最后根据控制指令的归属信息,将剔除了地址信息和归属信息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或仪器。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根据接收信息的识别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后进行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包括:电网安全分析、登陆访问分析。

进一步的,所述电网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将接收到的各配电室电网运行检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配电室人员出入请求数据、消防监测与系统内预存阈值进行对比。然后判断其是否超出阈值,如超出则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向显示系统发送报警显示信息,如未超出则向显示系统发送显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登陆访问分析包括:访问端口分析和访问权限分析。所述访问端口分析根据访问信息负载的端口信息判断访问者的访问端类别,并发送相应的显示信息。所述访问权限分析包括:根据访问者的登录验证信息,对比预设权限信息,判断访问者拥有的访问权限,并发送相应请求的显示信息或接收权限内的修改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系统接收到显示信息后,在后台或前台的显示窗口加载显示信息。所述显示系统接收到报警显示信息后,根据报警显示信息加载的地址信息进行判断:如该地址信息已经在前台进行显示,则继续在前台显示的同时,对该报警信息进行闪光或连续缩放提示。如该地址信息在后台进行显示,则强制将该地址对应显示窗口提至前台显示,并对该报警信息进行闪光或连续缩放提示。如同时需要对2个或2个以上报警显示信息进行报警显示,则在前台进行分窗显示。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发明通过1套集中控制系统,对不同的配电室进行监控,监控参数涵盖了电网运行过程中大部分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的参数。此外,显示系统可以进行远程访问,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配电室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配电网下属各配电室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统一监管、减少人员进行现场查看的频率和人次数。

2.本发明通过在配电室安装的,具有自动或遥控坐标移动能力的坐标监视系统,对配电室内操作人员进行跟踪监视,可以及时发现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之处,且可以通过远程对话指挥系统进行远程指挥,可以对电网维护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有效监督、指导和监控,降低安全风险。

3.本发明具有完善的安全认证和监视功能,可以有效防止非操作人员、非当前时段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降低非法入侵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进入配电室的人员进行着装安全分析、操作安全分析,对进入配电室的人员着装和操作过程进行监控,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4.本发明在配电室加转了水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和抑制配电室被外部雨水或积水倒灌的情形,弥补监控漏洞、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5.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识别信息赋予模块。可以对各配电室各设备的信息进行信息赋予,使得各信息可以被准确的区分,从而使得集中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同步分类分析的方法,同时对所有的配电室信息进行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信息更新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坐标监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包括:在20个配电室均有安装的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和1套安装在控制室的集中控制系统。所述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包括:电网检测系统、坐标监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远程对话指挥系统和信息传输装置。所述电网检测系统、坐标监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消防监控系统、远程对话指挥系统通过信息传输装置向集中控制系统传递和接收信息。所述集中控制系统可以接收来自20个不同配电室的前端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并根据所属配电室编号进行分别显示或根据用户选择其中1个配电室的信息进行前台显示,其余配电室的信息进行后台运算。所述集中控制系统包括:信息接收装置、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报警装置和显示系统。所述信息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前端信息收集系统发出的信息,并发送至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根据预设程序向前端信息收集系统、报警装置和显示系统发送相应的信息。显示系统基于web端,根据预设程序和电网监控分析系统发送的信息,进行电网运行参数信息显示,并可进行远程用户访问。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集中控制系统对应的配电室可以是2个、4个、10个、50个或其他数量的依次编号的配电室。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电网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各电力装置、电网节点处的电流、电压、电网负载等用于检测电网运行常规参数的传感器。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坐标监视系统包括:安装在靠近配电室顶部处的2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纵向轨道1。所述水平纵向轨道1上安装有可沿轨道水平纵向运动的第一位移装置2。所述第一位移装置2之间固定安装有水平横向轨道3。所述水平横向轨道3上设有可沿轨道水平横向运动的第二位移装置4。所述第二位移装置4面对配电室地板部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平转动装置5。所述水平转动装置5面对配电室地板部分的一端安装有监视器6。所述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可进行水平或竖直方向转动。所述坐标监视系统还包括:安全监测分析模块和报警器。所述安全监测分析模块包括:着装安全分析、操作安全分析。所述安全监测分析模块与集中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着装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请求,获取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进行的操作任务。然后基于图形对比技术,根据监视器6获取的操作人员图形,对比分析操作人员是否穿戴满足操作任务要求的防护服。如为未穿戴满足操作任务要求的防护服,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例如:当操作人员接收到的是处理高压设备的操作任务,则着装安全分析模块会根据图形对比技术对比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时是否穿戴预设外形信息的高压防护服,如为未穿戴高压防护服,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所述操作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请求,获取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进行的操作任务。然后基于图形对比技术,根据监视器6获取的操作人员图形,对比分析操作人员是否有明显违规或高风险操作。如存在明显违规或高风险操作,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例如:操作人员接收到的是修理某配电设备的操作指令,则操作安全分析模块会根据图形分析对比,操作人员操作的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更进一步的,操作安全分析模块会根据图形分析对比,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或操作动作是否符合预设标准或安全操作,如不符合且图形对比的误差超出预设阈值,则向报警器发送报警指令,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现有监视系统一般都是安装在固定位置但摄像头可以转动的监视装置,由于配电室内环境复杂,设备林立,采用现有监视系统很难实现全面的监视,为了消除监视盲区,通常需要在许多位置加装监视器,挤占配电室安装空间的同时提高了监视成本。并且,当需要观察操作人员时,需要观察者在多个监视器之间来回切换调整,费时费力,实时监控效果差。本发明构建的坐标监视系统,通过使监视器在配电室范围内的坐标移动,使得监视器可以跟随操作人员一起运动,从而仅需要1套监视系统就可以实现对操作人员实时的跟随监视,不仅可以有效消除监视盲区,且观察者仅需要控制1台监视器,实时监控效果好。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坐标监视系统包括:安装在靠近配电室顶部处的3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纵向轨道1。所述水平纵向轨道1上安装有可沿轨道水平纵向运动的第一位移装置2。所述相邻第一位移装置2之间均固定安装有水平横向轨道3,3条水平纵向轨道1之间共安装2条水平横向轨道3。所述2条水平横向轨道3同步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坐标监视系统包括:安装在靠近配电室顶部处的3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水平纵向轨道1,依次顺序编号为1号水平纵向轨道、2号水平纵向轨道、3号水平纵向轨道。所述1号和3号水平纵向轨道上安装有1个可沿轨道水平纵向运动的第一位移装置2。所述2号水平纵向轨道上安装有2个可沿轨道水平纵向运动的第一位移装置2。所述2号水平纵向轨道上,靠近1号水平纵向轨道的第一位移装置2,和1号水平纵向轨道1上的第一位移装置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水平横向轨道。所述2号水平纵向轨道的另一个第一位移装置2,和3号水平纵向轨道上的第一位移装置2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水平横向轨道。所述第一水平横向轨道和第二水平横向轨道相互独立运动。

两条相互独立运动的水平横向轨道上加装了相互独立运动的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因此可以在操作人员处于其中1套监视装置的监视盲区时,由另一套监视装置进行补充监视。也可以在操作人员处于两套监视装置的监视范围时,一前一后的监视操作人员,消除监视死角。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第一位移装置2、第二位移装置4、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通过接收集中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进行遥控位移或移动。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3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第一位移装置2、第二位移装置4、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通过加装的位于配电室的位移控制系统进行自动位移或移动。

所述位移控制系统的位移控制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存配电室人员通道信息至位移控制系统中。并根据预存人员通道信息,控制第一位移装置2、第二位移装置4、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使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指向配电室人员进出位置。

s3.接收安全防护系统发出的配电室开门指令或根据图像分析技术判断是否有人员进入配电室。

s4.根据图像分析技术分析得到人员的运动趋势,并根据预存配电室人员通道信息控制第一位移装置2、第二位移装置4、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使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跟随人员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位移装置2、第二位移装置4、水平转动装置5和监视器6的探头部分既可以通过位移控制系统自动控制,也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遥控控制。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环境温度检测装置、水环境检测系统。所述环境湿度检测装置,可以是用于检测配电室的室内环境湿度的湿度仪。所述环境温度检测装置,可以是用于检测配电室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计。所述水环境检测系统包括:液位计和排水系统。所述液位计包括:与配电室地表连通的液位管,以及检测液位管内液位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通过信息传输装置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配电室地表液位信息。所述排水系统包括:与配电室地表连通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安转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液位计的检测装置信号连接,并由所述检测装置控制抽水泵的启动或关闭。

现有配电室的环境检测一般仅针对湿度和温度进行监控,然后对于一些处于低洼地带的配电室,还可能存在雨水倒灌等情况,使配电室内出现积水,从而导致严重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云南,许多配电室建立在人员不方便进出的山区地带,一旦配电室出现积水,一方面很难发现,一方面很难解决积水问题。本发明通过加装的水环境检测系统,不仅可以在配电地面积水打到危险阈值时发出相应的警报,还可以通过加装的排水系统进行前期的排水处理,降低配电水地面积水导致的安全风险。

实施例7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加装了电子锁的门,与电子锁信号连接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id卡识别中的一种。

实施例8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加装了电子锁的门,与电子锁信号连接的识别系统。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此时,多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包括识别分析装置。所述识别分析装置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识别系统信号连接,并根据识别系统发出的识别信号进行一下分析:首先,判断接收到的至少两种识别信息是否均为符合信息,如均符合则进入下一步,如其中1条为不符合信息则发出警报。然后,判断接收到的至少两种符合信息是否对应同一操作人员,如相同则开启电子锁并向坐标监视系统发送控制信号,同时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用于标识有人员进入配电室的预设进入信息,如不相同则提示识别信息有误,并记录错误次数,当错误次数达到3次后发出警报。所述符合信息包括:身份认证和人员认证。所述身份认证为:认证信息是否符合预存的可进入配电室的人员信息,如符合则进行人员认证,如不是则报警。所述人员认证为:符合身份认证的人员信息是否为系统下发的此时段进入配电室的人员,如是则输出符合信息,如不是则提示人员不符合的相关预设信息。

现有配电室一般是机械锁或单一识别认证锁,由于配电室属于危险工作场所,一旦人员误入,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甚至安全事故。通过本发明加装的安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排除非配电室操作人员、非操作任务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的可能性,极大的降低了人员误入或人员入侵的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id卡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识别系统包括人脸识别、id卡识别。

根据本发明的1个实施例,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id卡识别。

实施例9

基于实施例8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集中控制系统接收到所述预设进入信息后,会在显示系统上强制显示该信息。所述在显示系统上强制显示的预设进入信息为1个具有显示窗口连接功能的信息,当用户点击该强制显示信息后,显示系统显示与所述预设进入信息对应的配电室电网信息和视频监控信息。如用户不点击该强制显示信息,则该强制显示信息存在预设时间后消失,并自动缓冲。该功能可以有效提示集中控制端的用户,对进入配电室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监控。

实施例10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消防监控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及各电力设备和电网节点处的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所述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与消防分析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消防分析装置接收到设备温度感应器、烟雾传感器的报警信号后,向集中控制系统发送消防报警指令,并向消防系统发送消防求助指令。所述消防系统可以是预设的消防单位或安装在配电室的消防系统。

实施例11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远程对话指挥系统包括:安装在配电室内或坐标监视系统上的扩音器,与所述扩音器通过数据线或无线信号连接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与集中控制系统上加装的话筒或耳麦等用于接收语音信息的装置信号连接。加装了该系统,可以方便集中控制端的用户远程协助配电室内的操作人员进行维护、维修或保养工作。

实施例12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识别信息赋予模块。该模块用于对传输至集中控制系统的信息进行识别信息加载,并对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识别。所述对传输至集中控制系统的信息进行识别信息加载的方法包括:首先基于信息传输装置接收到的信息归属,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归属信息加载。然后根据信息传输装置所在的配电室地址,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地址信息加载。所述对接收到的控制指令进行识别的方法包括:首先判断接收到的信息其加载的目标地址信息是否与信息传输装置所在的配电室地址一致,如一致则进行下一步分析,如不一致则在该信息上加载报错指令,并退返至集中控制系统,分析终止。然后根据接收到的地址信息正确的控制指令,分析其归属信息,并剔除控制指令中的地址信息和归属信息。最后根据控制指令的归属信息,将剔除了地址信息和归属信息的控制指令发送至相应的设备或仪器。

实施例13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根据接收信息的识别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后进行分析。所述电网监控分析系统包括:电网安全分析、登陆访问分析。所述电网安全分析包括:首先将接收到的各配电室电网运行检测数据、环境监测数据、配电室人员出入请求数据、消防监测与系统内预存阈值进行对比。然后判断其是否超出阈值,如超出则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并向显示系统发送报警显示信息,如未超出则向显示系统发送显示信息。所述登陆访问分析包括:访问端口分析和访问权限分析。所述访问端口分析根据访问信息负载的端口信息判断访问者的访问端类别,并发送相应的显示信息。所述访问权限分析包括:根据访问者的登录验证信息,对比预设权限信息,判断访问者拥有的访问权限,并发送相应请求的显示信息或接收权限内的修改信息。

实施例14

基于实施例1所述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所述显示系统接收到显示信息后,在后台或前台的显示窗口加载显示信息。所述显示系统接收到报警显示信息后,根据报警显示信息加载的地址信息进行判断:如该地址信息已经在前台进行显示,则继续在前台显示的同时,对该报警信息进行闪光或连续缩放提示。如该地址信息在后台进行显示,则强制将该地址对应显示窗口提至前台显示,并对该报警信息进行闪光或连续缩放提示。如同时需要对2个或2个以上报警显示信息进行报警显示,则在前台进行分窗显示。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发明通过1套集中控制系统,对不同的配电室进行监控,监控参数涵盖了电网运行过程中大部分会影响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的参数。此外,显示系统可以进行远程访问,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查看配电室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通过集中控制系统,对配电网下属各配电室的运行维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统一监管、减少人员进行现场查看的频率和人次数。

2.本发明通过在配电室安装的,具有自动或遥控坐标移动能力的坐标监视系统,对配电室内操作人员进行跟踪监视,可以及时发现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之处,且可以通过远程对话指挥系统进行远程指挥,可以对电网维护人员的现场操作进行有效监督、指导和监控,降低安全风险。

3.本发明具有完善的安全认证和监视功能,可以有效防止非操作人员、非当前时段操作人员进入配电室,降低非法入侵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可以对进入配电室的人员进行着装安全分析、操作安全分析,对进入配电室的人员着装和操作过程进行监控,进一步降低安全风险。

4.本发明在配电室加转了水环境监控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和抑制配电室被外部雨水或积水倒灌的情形,弥补监控漏洞、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5.本发明的信息传输装置包括识别信息赋予模块。可以对各配电室各设备的信息进行信息赋予,使得各信息可以被准确的区分,从而使得集中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同步分类分析的方法,同时对所有的配电室信息进行分析,提高分析效率和信息更新速度。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