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6566发布日期:2018-09-21 21:5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冷散热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电机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我们的工业生产中,甚至还应用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机在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其内部将同时产生损耗,即电流经过定子绕组时产生的铜损耗、铁芯内磁通量变化时产生的铁损耗以及电机轴承摩擦所产生的机械损耗等等,这些损耗最终转化成了热能,使电机中各个部分的温度升高,这将影响到电机中所用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并限制电机的输出,严重的甚至可能烧毁电机。此时就需要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处理。

传统的电机在外壳上设置多个金属散热片,其散热原理是将电机内部的热量先传递到机壳上,然后通过金属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出去,但是金属散热片的散热速度慢,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电机依然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散热电机,该电机采用水冷的散热方式,散热效果明显,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烫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冷散热电机,包括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转轴穿出电机尾部后,套装有散热风扇,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电机的电机外壳上安装有水冷散热装置,该水冷散热装置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机外壳外侧壁。

采用上述方案,水冷散热装置通过电机外壳吸收电机内部的热量,将热量融入水中带出,同时水冷散热装置轴向设置,散热风扇的风向从尾部向前,可配合帮助水冷散热装置中的热量散发,使其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水冷散热装置为水循环冷却管,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为不锈钢管。

采用不锈钢管作为水循环冷却管,不锈钢管不仅能更好地传递电机外壳上的热量,还能使冷却管的形状固定。

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为铺设在所述电机外壳上的S形水管。

为了增大水循环冷却管与电机机壳的接触面积,采用S型铺设水循环冷却管,并围绕一周。

所述水冷散热装置连接有冷却水槽。

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槽的入水口,所述冷却水槽的出水口通过水泵M连接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入口。

所述冷却水槽中的冷却水为脱盐水。

采用上述方案,冷却水槽用于存放脱盐水,水泵将脱盐水送入水循环冷却管中,脱盐水再将电机外壳的热量带入冷却水槽,脱盐水可确保此过程中水循环冷却管不会受到腐蚀,冷却管内壁不会产生污垢。

所述引风罩的罩口朝向电机,该罩口套在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引风罩的罩底开有进风口。

所述引风罩的罩口焊接在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上,该罩口与所述电机外壳之间的间隙形成引风道。

所述引风罩的罩口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外壳上,该罩口与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引风道。

采用上述方案,引风罩包裹住电机尾部的冷却管,并与冷却管之间留有冷风通道,可将风扇吹出的风引向冷却管之间形成的冷风通道当中,从而进一步对冷却管进行降温,风冷及水冷相结合,增强了电机的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水循环冷却管紧贴电机外壳S型设置,增大冷却管与电机外壳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电机内部的热量;同时水循环冷却管与电机尾部的散热风扇相配合,将风冷与水冷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散热效果;

(2)水循环冷却管采用不锈钢(金属)制成,有助于电机外壳上的热传导;

(3)冷却水采用脱盐水,可保证水循环散热过程中,不会造成冷却管的腐蚀,也不会在冷却管中产生污垢,延长了冷却管的使用寿命,增强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冷散热电机,包括电机,该电机的电机转轴3穿出电机尾部后,套装有散热风扇2,其关键在于:在所述电机的电机外壳1上安装有水冷散热装置4,该水冷散热装置4均匀布置在所述电机外壳1外侧壁。在所述电机的尾部设置有引风罩6,所述散热风扇2位于该引风罩6内;所述引风罩(6)的罩口朝向电机,该罩口套在所述电机外壳1上,所述引风罩6的罩底开有进风口。

所述水冷散热装置4为水循环冷却管,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为不锈钢管,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为铺设在所述电机外壳1上的S形水管。

本实施例中,水循环冷却管以浇铸的方式与电机外壳紧贴。所述相邻两个轴向的水循环冷却管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管径。合理设置轴向水循环冷却管的间距,可在冬季或者电机使用功率小的情况下,不使用水循环冷却装置,从而节约能源。

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管径不宜过大,应根据电机本身的功率大小来配备,如功率为132KW的电机,水循环冷却管配置DN20内径即可,其中DN20表示管子内径为20mm。

如图1所示,所述水冷散热装置4连接有冷却水槽5,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冷却水槽5的入水口,所述冷却水槽5的出水口通过水泵M连接所述水循环冷却管的入口,所述冷却水槽5中的冷却水为脱盐水。

所述引风罩6的罩口焊接在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上,该罩口与所述电机外壳1之间的间隙形成引风道。

实施例2:本实施例2与施例1结构一致,其区别在于:

所述引风罩6的罩口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电机外壳1上,该罩口与所述水循环冷却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引风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