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28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属于缆索检修装置设计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外高空缆索维护机器人仍处于继续开发阶段,一旦机器人在高空作业时出现故障如何自动将机器人从高空引导下来,一直是实现高空缆索检修机器人商业化的关键技术。

为此,设计一种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所述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运作高效、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克服了一旦机器人在高空作业时出现故障无法自动将机器人从高空引导下来的问题,可以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启动紧急救援模块,使机器人安全地沿着缆索降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包括:铰合钢丝绳、无线充电模块、机器人躯干、攀绳结构、液压锁绳结构、连接杆、紧急救援控制模块、电动液压救援杆、管理模块、后备隐藏能源、液压减震模块、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液压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的机器人躯干通过连接杆两端连接相邻的机器人躯干,机器人躯干上安装无线充电模块,由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机器人充电,所述机器人躯干两端攀绳结构连接液压锁绳结构,液压锁绳结构连接铰合钢丝绳,以此液压锁绳结构连接铰合钢丝同时连接着攀绳结构,所述绳使机器人与钢丝绳传动连接,攀绳结构连接液压锁绳结构使机器人进行沿绳运作,电动液压救援杆安装于连接杆两端,紧急救援控制模块安装在电动液压救援杆上,紧急救援控制模块内置的后备隐藏能源连接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连接管理模块,管理模块连接液压驱动器,由后备隐藏能源在能源故障时启用为紧急求援控制模块提供电能,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传出故障信息,管理模块自动管理救援行动,并控制液压驱动器进行工作,由液压驱动器驱动电动液压救援杆收缩,从而带动液压锁绳结构张开一定空隙,减小锁绳结构与钢丝绳间的摩擦,使机器人自己沿钢丝绳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电动液压救援装置,使救援及时、运作灵活;备用能源确保救援随时可用,避免了突发情况能源不足时不能将检修机器人从移下高空缆索的弊端;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救援工作进行;使用无线供电技术,减轻了检修机器人负载,保证了检修机器人工作更加灵活便捷,也进一步延长了检修机器人的工作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图2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电子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作进一步说明。

图1、2中,1—铰合钢丝绳,2—无线充电模块,3—机器人躯干,4—攀绳结构,5—液压锁绳结构,6—连接杆,7—紧急救援控制模块,8—电动液压救援杆,9—管理模块,10—后备隐藏能源,11—液压减震模块,12—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3—液压驱动器。

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的铰合钢丝绳1为所需检修的钢丝绳;无线充电模块2采用无线供电以此延长机器人工作时间,减少机器人负重;机器人躯干3为此模块的基体;攀绳结构4可使模块进行沿绳运作;液压锁绳结构5使机器人抓住铰合钢丝绳1;连接杆6起到连接其他部件的作用;紧急救援控制模块7为此模块的一个紧急救援控制终端;电动液压救援杆8可通过液压伸缩来减小液压锁绳结构5与铰合钢丝绳1间的摩擦;管理模块9可进行管理救援行动;后备隐藏能源10在能源故障时启用,确保机器人可以随时自我救援;液压减震模块11可通过液压减震来使模块进行避震;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2无线传输信息,降低成本,方便快捷;液压驱动器13可驱动电动液压救援杆8进行工作。

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的机器人通过连接杆6两端连接相邻的机器人躯干3结构;机器人躯干3结构安装无线充电模块2;机器人躯干3两端同时连接着攀绳结构4,攀绳结构4连接液压锁绳结构5,液压锁绳结构5连接铰合钢丝绳1;紧急救援控制模块7中后备隐藏能源10连接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2,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2连接管理模块9,管理模块9连接液压驱动器13;紧急救援控制模块7连接电动液压救援杆8,电动液压救援杆8安装于连接杆6两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液压锁绳结构5连接铰合钢丝绳1使机器人抓住钢丝绳,连接杆6两端连接相邻的机器人躯干3结构,躯干两端同时连接攀绳结构4,攀绳结构4连接液压锁绳结构5进行沿绳运作,连接杆6两端连接电动液压救援杆8,电动液压救援杆8连接紧急救援控制模块7,紧急救援控制模块7中后备隐藏能源10连接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2传出故障信息,局域网信息传输模块12连接管理模块9管理救援行动,管理模块9连接液压驱动器13驱动救援杆收缩,减小锁绳结构与钢丝绳间的摩擦,使故障机器人可以安全降下缆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所述新型缆索检修机器人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运作高效、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等优点,克服了一旦机器人在高空作业时出现故障无法自动将机器人从高空引导下来的问题,本装置市场潜力大,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