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19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柜员机的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手机使用频率非常高,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截止至201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接近13亿人,城市中的商务人士,人手两部以上手机者更是屡见不鲜,智能手机研发技术与无线网络运用的飞速发展,令其已成为绝大多数人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与伙伴。但是,随之而来的烦忧也接踵而至。众所周知,智能手机运行时间长,待机时间短,出差、出行在外,难免会遇到因为手机没电而无法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

在长途旅途客车上,旅客一般在客车上的时间比较久,经常用玩手机打发时间,而手机电池及充电宝提供电量有限,目前在客车上还没有提供手机充电的装置或设备,对旅客外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其设置在客车上的车载柜员机上,方便旅客的手机进行充电,极大地方便旅客外出,不需要担心手机断电,其实用性强,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其安装在设置在客运汽车上的车载柜员机上,所述柜员机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个蓄电池,其中,包括机体,所述蓄电池上设置有插口和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安装在所述插口的两端,所述机体的背部连接有充电导线,所述充电导线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口的插柄;所述机体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手机充电的充电组件,所述机体内设置有相连接的充电体和控制器,所述充电体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导线连接,所述充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组件连接,所述控制器也与所述充电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开关、充电插槽和充电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连接在所述充电体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开关处于所述充电插槽的正上方,所述充电指示灯处于所述充电插槽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组件的数量为10~20个。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机体上的充电导线通过插柄插入一个蓄电池内插口内,弹性卡件卡住插柄,使之不易滑出,再将机体卡入柜员机的凹槽内,机体内的控制器控制充电体的充电,旅客需要对手机充电时,只需将手机的充电插口插入充电组件内,即可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设置在客车上的车载柜员机上,方便旅客的手机进行充电,极大地方便旅客外出,不需要担心手机断电,其实用性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柜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机体内的连接框图;

附图标记:1-柜员机,11-凹槽,12-蓄电池,13-插口,14-弹性卡件,2-机体,21-充电导线,211-插柄,22-充电组件,221-充电开关,222-充电插槽,223-充电指示灯,23-充电体,2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其安装在设置在客运汽车上的车载柜员机上,柜员机1上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内设置有若干个蓄电池12。

蓄电池12上设置有插口13和弹性卡件14,弹性卡件14安装在插口13的两端。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柜员机的充电连接结构包括机体2,机体2的背部连接有充电导线21,充电导线21设置有用于插入插口13的插柄211。

机体2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手机充电的充电组件22,机体2内设置有相连接的充电体23和控制器24,充电体23的一端与充电导线21连接,充电体23的另一端与充电组件22连接,控制器24也与充电组件22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机体2上的充电导线21通过插柄211插入一个蓄电池12内插口13内,弹性卡件14卡住插柄211,使之不易滑出,再将机体2卡入柜员机1的凹槽11内,机体2内的控制器24控制充电体23的充电,旅客需要对手机充电时,只需将手机的充电插口插入充电组件22内,即可进行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蓄电池12有若干个,作为备用;当一个蓄电池12的电量不足时,可以拆下机体2,重新将充电导线21通过插柄211插入另一个蓄电池12内插口13内,对机体2的充电体23继续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充电组件22的一种实施方式,充电组件22包括充电开关221、充电插槽222和充电指示灯223,充电开关221控制充电的通断,充电插槽222是方便手机的充电插口插入,充电指示灯223方便显示是否手机正常充电。

本实用新型提供控制器24与充电体23的一种连接方式,控制器24连接在充电体23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充电组件22的一种实施方式,充电开关221处于充电插槽222的正上方,充电指示灯223处于充电插槽222的正下方。

为了更好地增加手机充电数量,充电组件的数量为10~20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