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833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板,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是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等。

目前,已经进入开发使用的新能源大部分为太阳能和风能,以太阳能为例,主要是采用光伏板进行光电转换,然而现有的光伏板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有的光伏板在应用的过程中,角度不可调,或者可以调整角度,但是调整角度时操作繁琐,不便于使用;而且调整角度受限,不能实现对日跟踪,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低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光伏板的使用。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既省去了调节高度时,人力支撑,又避免了繁琐的操作,使用简单;扩大了伸缩杆角度的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了光伏板的对日跟踪,提高了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光伏板、支撑架、固定杆和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

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一伸缩杆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伸缩杆插入第二伸缩杆内,第一伸缩杆插入口底板的下表面沿插入口向上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5-10°;

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二伸缩杆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伸缩杆的两侧板顶部均为向内弯折的U形结构;

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三伸缩杆的底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三伸缩杆插入第二伸缩杆内,第三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沿插入口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5-10°;

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

所述第三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

所述第二伸缩杆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块。

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的长度与固定杆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伸缩杆的宽度大于第一伸缩杆的宽度且小于第二伸缩杆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光伏板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底部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杆和伸缩杆,固定杆和伸缩杆位于底座上,所述固定杆位于支撑架的底部前端,所述伸缩杆位于支撑架的底部后端。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既省去了调节高度时,人力支撑,又避免了繁琐的操作,使用简单;避免了传统的单根支撑杆不能伸缩的弊端,同时也避免了两根伸缩杆调节角度有限的限制,扩大了伸缩杆角度的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了光伏板的对日跟踪,提高了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伸缩杆底板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三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光伏板,2-支撑架,3-固定杆,4-伸缩杆,41-第一伸缩杆,42-第二伸缩杆,43-第三伸缩杆,44-第一固定块,45-第二固定块,46-通孔,47-螺栓,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光伏板1、支撑架2、固定杆3和伸缩杆4。

所述光伏板1设置于支撑架2上,所述支撑架2底部通过连接架连接固定杆3和伸缩杆4,固定杆3和伸缩杆4位于底座5上,所述固定杆3位于支撑架2的底部前端,所述伸缩杆4位于支撑架2的底部后端。

所述伸缩杆4包括第一伸缩杆41、第二伸缩杆42和第三伸缩杆43;

所述第一伸缩杆41、第二伸缩杆42、第三伸缩杆43的长度与固定杆3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三伸缩杆43的宽度大于第一伸缩杆41的宽度且小于第二伸缩杆42的宽度;

所述第一伸缩杆41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一伸缩杆41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6;所述第一伸缩杆41插入第二伸缩杆42内,第一伸缩杆41插入口底板的下表面沿插入口向上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5-10°;

所述第二伸缩杆42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二伸缩杆42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46,第二伸缩杆42的两侧板顶部均为向内弯折的U形结构;

所述第三伸缩杆43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三伸缩杆43的底板设置有多个通孔46;所述第三伸缩杆43插入第二伸缩杆42内,第三伸缩杆43底板的上表面沿插入口向下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为5-10°;

当第一伸缩杆41与第三伸缩杆43在第二伸缩杆42中对接连接时,第一伸缩杆41可以插入第三伸缩杆43中,进一步缩短伸缩杆4的长度,起到进一步调节太阳能光伏板角度的作用。

所述第一伸缩杆41与第二伸缩杆42通过第一固定块44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块44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第一伸缩杆41与第二伸缩杆42的通孔46重合时插入螺栓47固定。

所述第三伸缩杆43与第二伸缩杆42通过第一固定块44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块44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第三伸缩杆43与第二伸缩杆42的通孔46重合时插入螺栓47固定。

所述第二伸缩杆42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块45,当需要调节第一伸缩杆41与第二伸缩杆42的位置时,将第二固定块45移动至所需移动位置的下方并通过螺栓47进行固定,再进行调节第一伸缩杆41与第二伸缩杆42的位置;或者需要调节第三伸缩杆43与第二伸缩杆42的位置时,将第二固定块45移动至所需移动位置的上方并通过螺栓47进行固定,再进行调节第三伸缩杆43与第二伸缩杆42的位置。所述第二固定块45的设置,既省去了调节高度时,人力支撑,又避免了繁琐的操作,使用简单。

所述伸缩杆4采用3段结构连接,进一步稳固了伸缩杆的支撑能力,避免了传统的单根支撑杆不能伸缩的弊端,同时也避免了两根伸缩杆调节角度有限的限制,扩大了伸缩杆角度的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了光伏板的对日跟踪,提高了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光伏板,包括光伏板、支撑架、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一伸缩杆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伸缩杆插入第二伸缩杆内且第一伸缩杆底板的下表面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二伸缩杆的底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第二伸缩杆的两侧板顶部均为向内弯折的U形结构;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截面为U形凹槽,第三伸缩杆的底板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三伸缩杆插入第二伸缩杆内且第三伸缩杆底板的上表面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所述第三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通过第一固定块进行固定;所述第二伸缩杆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既省去了调节高度时,人力支撑,又避免了繁琐的操作,使用简单;扩大了伸缩杆角度的调节范围,从而实现了光伏板的对日跟踪,提高了光伏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