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5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包括防护壳、定位架、蓄电池组、电源连接端子、电源连接插口、指示灯、操控键、辅助导线、线夹、收线器、调温装置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的防护壳为密闭腔体结构,所述的定位架、蓄电池组、调温装置及控制电路均嵌于防护壳内,所述的防护壳下表面设至少一个存线槽,所述的存线槽宽度不大于防护壳下表面宽度的3/4,存线槽顶部设防护板,且所述防护板与防护壳外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的定位架为立方体框架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其中立柱与防护壳内上表面和下表面内侧垂直连接,所述的横梁分别与相邻的立柱间垂直连接,且横梁距防护壳上表面和下表面内侧面间距为1—20毫米,所述的蓄电池组和控制电路均嵌于定位架内,并电气连接,所述的调温装置至少两个,并分别分布在定位架上表面和下表面内相邻横梁之间位置,且各调温装置分别通过导热板与防护壳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内侧面相抵,所述的电源连接端子和收线器均嵌于存线槽所对应的防护壳外表上,其中所述的电源连接端子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辅助导线通过集线器嵌于布线槽内,且其一端与电源连接端子电气连接,另一端与线夹电气连接,所述的电源连接插口至少一个,并和指示灯、操控键分别嵌于防护壳侧表面上并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壳内表面均布至少一层防护层,所述的防护层包括弹性隔热层及电磁屏蔽层,所述的电磁屏蔽层嵌于弹性隔热层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壳侧表面上另设至少一个接地端子,且所述的接地端子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组和控制电路之间另有绝缘隔板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碳化硅加热板,且每个调温装置均包括一个半导体制冷片和一个碳化硅加热板,且半导体制冷片和碳化硅加热板之间相互并联,并分布在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壳上表面另设太阳能发电板及显示器,且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板及显示器均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基于DSP芯片的自动控制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充放电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GNSS定位电路、调压整流电路及无线通讯网络模块,所述的基于DSP芯片的自动控制电路分别与充放电控制电路、充放电保护电路、过热保护电路、GNSS定位电路、调压整流电路及无线通讯网络模块电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直流应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讯网络模块为Wifi通讯模块及Zigbee通讯模块中的任意一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