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29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单晶硅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



背景技术:

单晶硅片:硅的单晶体,是一种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纯度要求达到99.9999%,甚至达到99.9999999%以上。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但由于单晶硅片自身具有光反射功能,并且由于阳光不断移动,强度不断变化,单晶硅片在使用时无法调节透光效果,而导致单晶硅片的工作效率不对变化,无法稳定的工作,大大的降低了单晶硅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透光效果无法调节,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而提出的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包括硅片层,所述硅片层的上表面通过PCB胶膜粘接有玻璃绒面层,所述玻璃绒面层远离硅片层的一面设置有防反射层,所述防反射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调光层,所述调光层远离防反射层的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等距离设置有至少七根玻璃条,所述玻璃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活动安装在凹槽的内壁上,所述玻璃条的上下两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薄膜透镜,所述玻璃条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薄膜透镜,所述第一薄膜透镜与第二薄膜透镜的端部相连。

优选的,所述玻璃绒面层由金字塔形状的玻璃凸块粘合制成,且玻璃凸块的高度为0.3-0.5纳米。

优选的,所述防反射层为单面透视玻璃,且单面透视玻璃的透光面与调光层连接,所述调光层为高清玻璃。

优选的,所述玻璃条与连接杆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杆为圆柱状玻璃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玻璃条的活动设置在调光层内,方便调节,并且能够改变玻璃条上的第一薄膜透镜、第二薄膜透镜与硅片层的焦距,有效地提高了光线对硅片层的光照强度,通过加入防反射层,能够防止硅片层分光反射,大大的提高了硅片层的光照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提高单晶硅片的工作效率,减少单晶硅片自身的光反射,并且方便调节光线对单晶硅片光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的结构左视图。

图中:第一薄膜透镜1、玻璃条2、连接杆3、第二薄膜透镜4、调光层5、防反射层6、玻璃绒面层7、硅片层8、凹槽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能够调节透光效果的单晶硅片,包括硅片层8,硅片层8的上表面通过PCB胶膜粘接有玻璃绒面层7,玻璃绒面层7由金字塔形状的玻璃凸块粘合制成,且玻璃凸块的高度为0.3-0.5纳米,玻璃绒面层7远离硅片层8的一面设置有防反射层6,防反射层6为单面透视玻璃,且单面透视玻璃的透光面与调光层5连接,调光层5为高清玻璃,防止单晶硅片自身反射,防反射层6的上表面设置有调光层5,调光层5远离防反射层6的一面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等距离设置有至少七根玻璃条2,玻璃条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3活动安装在凹槽9的内壁上,玻璃条2与连接杆3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杆3为圆柱状玻璃杆,增强稳定性,玻璃条2的上下两面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薄膜透镜1,玻璃条2的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第二薄膜透镜4,第一薄膜透镜1与第二薄膜透镜4的端部相连。

工作流程:光线强度过低时,手动拨动连接杆3,当连接杆3转动时,玻璃条2也随着转动,同时第一薄膜透镜1与第二薄膜透镜4也随着转动,改变第一薄膜透镜1、第二薄膜透镜4与硅片层8之间的折射角度,来提高光照效果,当硅片层对光线有反射时,防反射层6能够有效地将光线在此反射到硅片层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