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293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



背景技术:

太阳能组件作为发电单元,是利用半导体硅材料的特性,将入射光能转变为电能,因此组件接收光照的多少直接影响发电量的多少;同时因为组件采用串联模式,当组件一片电池受到遮挡后,整版电池因受到此片电池影响,电流会出现整体下降,严重影响组件发电功率。现阶段分布式电站安装过程中,太阳能组件为四边框铝合金组件,如图1所示。组件四边由四条铝合金边框包覆,组件正面四周均存有由铝合金造成的凸起,因此造成的污染物积存较大,由此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因为安装面积较小等原因,组件安装倾角变小,组件底部因铝合金边框凸起易造成灰尘、淤泥等杂质积累,严重时覆盖面积接近电池片1/4,使组件发电量严重受损。同时现有组件安装孔与组件贴合较近,对于现有分布式屋顶电站安装存有较大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设计了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该组件能解决灰尘积累而造成的功率损失问题,同时其轻量化边框可减少房屋承重,易于分布式电站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竖向安放的太阳能电池板体,板体上设有支撑保护作用的边框,所述边框设置在板体的左、右两侧边上,所述板体的上、下两侧边采用胶带封装。

作为优选,所述边框为卡槽型的铝合金型材。

为了提高安全性,所述边框两端采用采用S型或U型弯管的端头,防止端部产生尖锐的地方。

为了提升组件机械性能,所述边框中部设有支撑部件。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支撑部件及边框的两端设有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件底端与端头底端处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过上述方案得出:组件仅采用两条铝合金进行封边,另外两边由双玻专用胶带进行封装。封装胶带为双玻专用封装胶带,可依照施工需求,对组件长短边进行封装,组件封装前可对组件进行削边处理,使其更加平整。

本方案中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可消除由于底部铝合金凸起引起的脏污残留,进而消除组件表面污染带来的电量损耗。同时双边框铝合金较传统四边框铝合金质量更轻,其U型及S型端头更易于分布式电站安装。在成本计算中,双边框铝合金增加部分易小于两边框的取消所带来收益。因此采用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减少发电量损失的同时,增加了安装的便利性、减少了组件生产成本。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四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铝合金边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合金边框,2.板体,3.接线盒,4.支撑部件,5.端头, 6.双玻专用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一种双边框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方形的太阳能电池板体2,板体2上、下两侧短边采用双玻专用胶带6封装;板体的左、右两侧的长边设有铝合金边框1。铝合金边框1的中部设有支撑部件4。铝合金边框1的两端为采用U型弯管结构的端头5。为确保安装稳定性,U型的端头5及铝合金边框1的中部均存有安装孔。整体组件采用竖向安放模式,将左、右两个长边作为运动轨道,并放置两条滑动支撑杆与支撑部件4配合,用来支撑铝合金边框1,提升组件机械载荷性能。安装时率先铺放顶部安装支架,将组件上部U型槽挂放并固定,最后将底部安装支架传入组件底部U型槽进行固定。

分布式电站安装过程中,可采用先安装顶部支架,再悬挂组件,最后底部支架穿入U型槽的流程实现。其边框安置亦可安装于短边。组件安装时进行横向安装。

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