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29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涉及的是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融雪防冻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本领域公知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多位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对于一些冬季降雪量大的地方,下雪后组件被降雪覆盖,会大大降低太阳能电站的发电效率。而人工或者机械清雪工作比较麻烦,特别是对于屋面光伏电站和幕墙光伏电站,清雪工作更加困难和危险。

现有的具有融雪功能太阳能电池技术,多通过直接对电池层压结构部位加热来达到融雪的效果,这种加热方式可能会导致组件密封结构的老化加速、硅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等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太阳能电站应用时的上述缺陷,对现有太阳能电站加以改进,设计一种能够实现融雪功能,且不对电站寿命和发电效率产生影响的具有融雪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

其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融雪功能的光伏电站系统,包括硅电池叠层结构、铝合金边框、接线盒、电伴热带、汇流箱、储能电池、逆变器,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层叠设置的前基板、第一封装胶层、硅电池片、第二封装胶层及背板组成的硅电池叠层结构四周边缘装有铝合金边框,铝合金边框的夹持槽旁边的型腔内,紧贴铝合金边框设有一圈电伴热带,电伴热带经由铝合金边框背面所开设的小孔引出,并接入设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面的接线盒,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接线盒串联为一组组串,若干组串并联后接入汇流箱,若干汇流箱经并联后与储能电池、逆变器连接,然后接入电网或负载。

所述的铝合金边框上设有安装电半热带的导孔,导孔位于铝合金边框的硅电池叠层结构夹持槽相应的侧壁上。

所述的储能电池可以是锂电池或其他类型的储能电池。

所述的接线盒内安装有防止电流逆向导通的二极管及电伴热带接口,通过该接口可将同一组串的电伴热带串联。

实施该技术后的明显优点和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在组件铝合金边框上安装了一圈电伴热带,并且在电站系统中接入储能电池,当天气晴好时,组件发电,一部分电能被储存在储能电池中;下雪后,储能电池放电,由于光伏接线盒中二极管的作用,电流只在电伴热带中流通,电伴热带发热并传导至铝合金边框,使覆盖在组件上的雪层由外圈向内逐渐融化,从而起到融雪清雪的作用,恢复组件的发电能力。该技术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融雪清雪作用,扩大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范围和发电效率,同时避免了对组件层压结构部位直接加热给组件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横切面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纵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仰视图。

其中,1-硅电池层叠结构、2-铝合金边框、21-电伴热带导孔、22-电伴热带引出孔、3-电伴热带、4-光伏接线盒、5-汇流箱、6-储能电池、7-逆变器、8-电网或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附图1、2、3、4,由依次层叠设置的前基板、第一封装胶层、硅电池片、第二封装胶层及背板组成的硅电池叠层结1四周边缘装有铝合金边框2,铝合金边框2的夹持槽旁边设有电伴热带导孔21,电伴热带导孔21内设有一圈电伴热带3,电伴热带3经由铝合金边框背面所开设的电伴热带引出孔22引出,与设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上的接线盒4连接,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接线盒4串联为一组组串,若干组串并联后接入汇流箱5,若干汇流箱5经并联后与储能电池6、逆变器7连接,然后接入电网或负载8。

见附图1、2、3、4,太阳能电池组件硅电池叠层结1四周边缘装有铝合金边框2,铝合金边框2的夹持槽旁边设有电伴热带导孔21,电伴热带导孔21内设有一圈电伴热带3,电伴热带3经由铝合金边框背面所开设的电伴热带引出孔22引出,与设于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上的接线盒4连接,若干太阳能电池组件经接线盒4串联为一组组串,若干组串并联后接入汇流箱5,若干汇流箱5经并联后与储能电池6、逆变器7连接,然后接入电网或负载8,组成本实用新型光伏电站系统。当天气晴好时,组件发电,一部分电能被储存在储能电池6中;下雪后,控制储能电池6放电,由于光伏接线盒4中二极管的作用,电流只在电伴热带3中流通而不流向组件电池片,电伴热带3发热并传导至铝合金边框2,使覆盖在组件上的雪层由外圈向内逐渐融化,从而起到融雪清雪的作用,恢复组件的发电能力。该技术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融雪清雪作用,扩大了光伏电站的使用范围和发电效率,同时避免了对组件层压结构部位直接加热给组件造成的损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