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3300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控制器是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控制多路太阳能电池方阵对蓄电池充电以及蓄电池给太阳能逆变器负载供电的自动控制设备。它对蓄电池的充、放电条件加以规定和控制,并按照负载的电源需求控制太阳电池组件和蓄电池对负载的电能输出,是整个光伏供电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

太阳能控制器的应用广泛,在灯具上也得到了广泛运用。现有用于灯具的太阳能控制器通常只包括电路板、蓄电池、太阳能板,然而很多时候太阳能控制器需要在比较阴暗的环境下使用,长时间在阴暗的环境下使用导致蓄电池的电能消耗殆尽,却得不到新的补充,还需要重新拿到阳光下照射,颇为不便,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其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强,可以长时间在照射不到阳光的环境下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包括壳体、太阳能板、电路板、第一后盖及第二后盖,太阳能板设置于壳体外壁,第一后盖与壳体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腔室,电路板固定设置于第一腔室内,第一腔室内还固定设置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蓄电池,第二后盖和壳体扣合形成第二腔室,第二腔室内可拆卸地设有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干电池。

进一步地,第二后盖上设置第一连接柱,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配合的第一扣环,第二后盖上还活动连接有卡扣,卡扣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第二后盖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配合的第二扣环。

进一步地,卡扣上设置有卡块,壳体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进一步地,卡块与卡槽接触配合面呈圆弧状设置。

进一步地,太阳能板封装固定设置于壳体上。

进一步地,壳体与第一后盖、个体与第二后盖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第一后盖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开关按钮的通孔,开关按钮通过通孔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通孔外部还设置有防水帽,防水帽为柔性材质。

进一步地,第一后盖上还设置有滑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有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的配合,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节省了消耗,同时设置了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第二腔室,使控制器能长时间在阴暗的环境下工作,相对于单独使用太阳能的控制器,实用性更强,且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1壳体、2太阳能板、3电路板、4第一后盖、5第二后盖、6卡扣、7密封垫片、8开关、9防水帽、11第一腔室、12蓄电池、13第二腔室、14干电池、15第一扣环、16卡槽、41通孔、42滑槽、51第一连接柱、52第二扣环、61第二连接柱、6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释。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太阳能双系统控制器,包括壳体1、太阳能板2、电路板3、第一后盖4及第二后盖5,太阳能板2设置于壳体1外壁,第一后盖4与壳体1固定连接形成第一腔室11,电路板3固定设置于第一腔室11内,第一腔室11内还固定设置有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蓄电池12,第二后盖5和壳体1扣合形成第二腔室13,第二腔室13内可拆卸地设有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干电池14。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有太阳能板2,通过太阳能板2与蓄电池12的配合,对蓄电池12进行充电,节省了消耗,同时设置了用于放置干电池14的第二腔室13,使控制器能长时间在阴暗的环境下工作,相对于单独使用太阳能的控制器,实用性更强,且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

第二后盖5上设置第一连接柱51,壳体1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51配合的第一扣环15,第二后盖5上还活动连接有卡扣6,卡扣6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61,第二后盖5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柱61配合的第二扣环52。卡扣6上设置有卡块62,壳体1上设置有与卡块62配合的卡槽16。卡块62与卡槽16接触配合面呈圆弧状设置。

通过第一连接柱51与第一扣环15的配合,使第二后盖5以第一连接柱51为中心可以进行轴向旋转,通过法蒂尔连接柱与第二扣环52的配合,使卡扣6以第二连接柱61为中心可以进行轴向旋转,同时通过卡块62与卡槽16的配合,使第二后盖5紧紧的与壳体1扣合在一起,卡块62上的圆弧面使卡块62在和卡槽16扣合配合时更为方便。

太阳能板2封装固定设置于壳体1上,提高了太阳能板2的稳定性。

壳体1与第一后盖4、个体与第二后盖5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片7,密封垫片7为一体式密封垫片7,大大的增强了控制器的密封性,防止了水及灰尘进入控制器内部,对控制器造成损坏。

第一后盖4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开关8按钮的通孔41,开关8按钮通过通孔41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通孔41外部还设置有防水帽9,防水帽9为柔性材质,方便了控制的操作,同时设置防水帽9也防止在了开关8与壳体1连接处渗入水滴。

第一后盖4上还设置有滑槽42,使控制器能快捷的安装于不同的环境,同时固定了控制器的摆放。

以上所述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