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126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确切地说是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该无人机设有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长距离输送电能,需要通过线缆进行,现有的线缆为架空线缆,架空线缆常常被风筝、塑料袋、及其他线体或杂物的缠绕挂留,上述物体是安全输电的隐患,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传统的清理方式通常是人工清理,需要电力工作人员爬上杆塔后走在线路上进行清理。对于在市区内的线路,则可以电力作业车清理。

上述清理方式均为带电情况下的高空作业,存在风险性高、清理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该装置能够对缠绕挂留的残破的风筝、塑料袋、及其他线体或杂物进行清理,避免现有清理方式高空作业的风险、提高清理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与无人机本体相连接的清理装置,所述的清理装置设有座体,座体设有绕辊、割刀,割刀设置在绕辊一侧的下方,割刀的底部设有刃部,绕辊由绕线电机驱动,割刀由切割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割刀沿绕辊做往复的直线运动。

本装置通过在无人机的本体上连接固定清理装置,清理装置的绕辊可以对缠绕挂留的残破的风筝、塑料袋、及其他线体或杂物进行缠绕,缠绕后利用割刀将上述物体从线缆上割断取下,从而实现定点的快速清除,从而改变现有清理方式不彻底,不安全,效率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机械手臂进行夹取处理的,实践中通过机械手臂夹取处理过程中,很难将缠绕在线缆上的物体取下,往往还需要切割或剪切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突出的特点是:

通过无人机可以实现定点清除,降低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另外通过绕辊、割刀,绕取后不能脱离线缆的物体,可以通过割刀割断取下,使清理更彻底,更便捷,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绕辊的端头设有槽口。通过设置槽口,利用绕辊转动收取物体时,使被取离的物体的一部分夹在槽口中后,转动绕辊,残破的风筝、其他线体包括塑料袋就可以快速的绕在绕辊上,可以防止被取的物体打滑,不能快速的缠绕在绕辊上。

所述的槽口由两个根部相连接的弹性夹持片形成,夹持片的顶部设有间隔形成槽口,槽口的宽度自夹持片的顶部向根部逐渐减小。上述设置,使无人机飞抵被取目标时,被取物体的一部分就可以夹在槽口内,然后转动绕辊,就可以将杂物绕在绕辊上。转动绕辊将被取的物体通过绕辊的转动收取,使被取的物体在绕辊的作用下,脱离线缆;如果被取的物体与线缆缠绕的比较紧,通过绕辊转动难以取下的,再利用割刀割断后,即可将物体取下;操作人员取下后,通过操作绕辊反向转动,就可以释放被取的物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上述物体污染环境甚至飘飞后对线缆构成二次缠绕的风险。

所述的座体的顶部设有连接栓,座体通过连接栓与无人机本体连接。通过设置座体,一是方便清理装置的连接固定;二是将绕辊及割刀的驱动部件设置在座体内;两者均通过电机驱动,转辊直接通过电机联轴器连接驱动,割刀通过电机驱动齿轮;通过齿轮驱动与割刀固定连接的齿轮条进行驱动。

所述的座体内设有清理控制器,清理控制器与无人机本体的电源电连接,清理控制器设有GPRS模块,GPRS模块与控制客户端无线连接。

通过设置GPRS模块,利用客户端对割刀及绕辊的电机进行控制,包括电机的转速、电机的正反转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装置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无人机本体;2-座体;3-绕辊;4-割刀;5-绕线电机;6-切割电机;7-连接栓;8-齿轮;9-齿轮条;10-槽口;11-弹性夹持片;12-清理控制器;13-GPRS模块;14-控制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清理输电线悬挂物的无人机,由无人机本体1,与无人机本体1相连接的清理装置组成;所述的清理装置设有座体2,座体2设有绕辊3、割刀4,割刀4设置在绕辊3一侧的下方,割刀4的底部设有刃部,绕辊3由绕线电机5驱动,割刀4由切割电机6通过齿轮8驱动,割刀4沿绕辊3做往复的直线运动。

现有技术中,也有通过机械手臂进行夹取处理的,实践中通过机械手臂夹取处理过程中,很难将缠绕在线缆上的物体取下,往往还需要切割或剪切处理。

结合图2可知;所述的座体2的顶部设有连接栓7,座体2通过连接栓7与无人机本体1连接。通过设置座体2,一是方便清理装置的连接固定;二是将绕辊3及割刀4的驱动部件设置在座体2内;两者均通过电机驱动,转辊直接通过电机联轴器连接驱动,割刀4通过电机驱动齿轮8;通过齿轮8驱动与割刀4固定连接的齿轮条9进行驱动。

结合图2、图3可知,绕辊3的端头设有槽口10。通过设置槽口10,利用绕辊3转动收取物体时,使被取离的物体的一部分夹在槽口10中后,转动绕辊3,残破的风筝、其他线体包括塑料袋就可以快速的绕在绕辊3上,可以防止被取的物体打滑,不能快速的缠绕在绕辊3上。所述的槽口10由两个根部相连接的弹性夹持片11形成,夹持片的顶部设有间隔形成槽口10,槽口10的宽度自夹持片的顶部向根部逐渐减小。上述设置,使无人机飞抵被取目标时,被取物体的一部分就可以夹在槽口10内,然后转动绕辊3,就可以将杂物绕在绕辊3上。转动绕辊3将被取的物体通过绕辊3的转动收取,使被取的物体在绕辊3的作用下,脱离线缆;如果被取的物体与线缆缠绕的比较紧,通过绕辊3转动难以取下的,再利用割刀4割断后,即可将物体取下;操作人员取下后,通过操作绕辊3反向转动,就可以释放被取的物体进行集中收集处理;防止上述物体污染环境甚至飘飞后对线缆构成二次缠绕的风险。

结合图4可知,所述的座体2内设有清理控制器12,清理控制器12与无人机本体1的电源电连接,清理控制器12设有GPRS模块13,GPRS模块13与控制客户端14无线连接。

通过设置GPRS模块13,利用客户端对割刀4及绕辊3的电机进行控制,包括电机的转速、电机的正反转等。

本实施例通过无人机可以实现定点清除,降低人工高空作业的风险;另外通过绕辊3、割刀4,绕取后不能脱离线缆的物体,可以通过割刀4割断取下,使清理更彻底,更便捷,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通过在无人机的本体上连接固定清理装置,清理装置的绕辊3可以对缠绕挂留的残破的风筝、塑料袋、及其他线体或杂物进行缠绕,缠绕后利用割刀4将上述物体从线缆上割断取下,从而实现定点的快速清除,从而改变现有清理方式不彻底,不安全,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