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45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柜,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



背景技术:

真空负荷开关柜一般在发电厂的开关站、输电线路的变电站、接受电能的用户终端变电所中使用。现有的真空负荷开关柜内部结构布设不合理,不利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装,使用安全性不高。因此,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安全的真空负荷开关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前端,所述第二容纳腔设于所述壳体上部的后端,所述第三容纳腔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设有仪表装置,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有主母线装置,所述第三容纳腔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及带电显示器,所述主母线装置包括前后并列设置的第一母线槽、第二母线槽及第三母线槽,所述真空断路器包括隔离开关,所述隔离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母线槽、第二母线槽及第三母线槽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仪表装置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流表、继电保护器及故障显示器。

进一步,所述真空断路器还包括出线电缆。

进一步,所述带电显示器还电连接有带电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还设有电磁锁及照明装置。

进一步,所述壳体由铝锌板围合而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第三容纳腔来完成不同零部件的安装,便于集成功能部件,组装简便,结构更紧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负荷开关柜的正面视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负荷开关柜的侧面视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容纳腔;3-第二容纳腔;4-第三容纳腔;5-真空断路器;6-电流互感器;7-带电显示器;8-第一母线槽;9-第二母线槽;10-第三母线槽;11-电流表;12-继电保护器;13-故障显示器;14-出线电缆;15-带电传感器;16-电磁锁;17-照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柜,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2、第二容纳腔3及第三容纳腔4,第一容纳腔2设于壳体1上部的前端,第二容纳腔3设于壳体1上部的后端,第三容纳腔4设于壳体1的下部,第一容纳腔2内设有仪表装置,第二容纳腔3内设有主母线装置,第三容纳腔4内由上至下分别设有真空断路器5、电流互感器6及带电显示器7,主母线装置包括前后并列设置的第一母线槽8、第二母线槽9及第三母线槽10,真空断路器5包括隔离开关,隔离开关分别与第一母线槽8、第二母线槽9及第三母线槽10电连接。

仪表装置包括控制器及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流表11、继电保护器12及故障显示器13。通过控制器控制有利于实现智能化控制,方便组成变电站和配电自动化系统。

真空断路器5还包括出线电缆14。由于真空断路器5设于第三容纳腔4的上部,使得该出线电缆14具有较高的安装高度,提高使用安全性。

带电显示器7还电连接有带电传感器15,提高使用方便性,便于查看设备工作情况。

第三容纳腔4内还设有电磁锁16及照明装置17,电磁锁16提高开关安全性,照明装置17便于第三容纳腔4内部零部件的拆装。

壳体1由铝锌板围合而成,不需要焊接和喷涂,提高生产效率和耐腐蚀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