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75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支架,尤其涉及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



背景技术:

LED电源是电源中的一种,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是电源供应器。

LED电源广泛应用于路灯、隧道灯、LED地砖、LED点光源、LED格栅灯、LED室内灯、LED天花灯、楼宇、路桥、广场建筑设施、草坪灯、幕墙灯、LED洗墙灯、LED移动电源、台灯、体育场等。

LED芯片和电源装在一起,一般空间狭小,散热条件差,因此需要保证LED电源质量和寿命,注意对LED电源的散热,从而避免LED电源很快失效,LED电源寿命是制约着LED发展的关键。

现有的LED移动电源存在散热性差、不便于固定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给LED移动电源散热、便于LED移动电源固定的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来克服现有的LED移动电源存在散热性差、不便于固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LED移动电源散热性差、不便于固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给LED移动电源散热、便于LED移动电源固定的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包括有安装板、底板、放置机构和支撑机构,底板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机构,底板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放置机构,支撑机构顶部与安装板底部后侧连接。

优选地,放置机构包括有弹簧、第一橡胶块、支架和滤网,安装板左侧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下方连接有支架,第一通孔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左侧弹簧右端和右侧弹簧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安装板右侧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下方连接有滤网。

优选地,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三橡胶块、支撑杆和第二橡胶块,底板顶部前侧开有第二凹槽,底板顶部后侧的中间铰接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有第三橡胶块,底板顶部后侧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橡胶块,第二橡胶块位于支撑杆后侧,安装板后侧的中间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二通孔后侧,第三橡胶块与第二通孔配合,第三凹槽和第二橡胶块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转杆、小风扇、橡胶球和第二转杆,安装板前侧开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中部铰接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顶部连接有橡胶球,安装板前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右端连接有小风扇,第一转杆右侧开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橡胶球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转板和磁块,底板顶部后侧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方转动式连接有转板,转板上部中心和安装板上部中心均设有磁块,磁块互相配合。

优选地,安装板形状为正方形。

优选地,底板形状为正方形。

优选地,支撑杆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LED移动电源进行放置时,首先转动安装板,将支撑机构打开,对安装板进行固定,随后将移动电源放置在放置机构内固定,同时将需要供电的设备放入放置机构内,然后将LED移动电源和需要供电的设备连接进行供电。当供电结束后便可断开LED移动电源和需要供电的设备的连接,随后将供电后的设备与LED移动电源取出,同时将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复位。

因为放置机构包括有弹簧、第一橡胶块、支架和滤网,安装板左侧开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下方连接有支架,第一通孔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左侧弹簧右端和右侧弹簧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安装板右侧开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内下方连接有滤网,所以将LED移动电源放置在支架上,在弹簧和橡胶块的作用下将LED移动电源固定,随后将需要供电的设备放置在滤网上,镂空的支架和滤网的设置可以对电子产品和LED移动电源起到散热的效果。

因为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三橡胶块、支撑杆和第二橡胶块,底板顶部前侧开有第二凹槽,底板顶部后侧的中间铰接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连接有第三橡胶块,底板顶部后侧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橡胶块,第二橡胶块位于支撑杆后侧,安装板后侧的中间开有第二通孔和第三凹槽,第三凹槽位于第二通孔后侧,第三橡胶块与第二通孔配合,第三凹槽和第二橡胶块配合,所以当需要支撑安装板时,首先逆时针转动安装板,使得安装板与底板有一定角度,随后转动放置在第二凹槽内的支撑杆,使得第三橡胶块固定在第二通孔内。当需要放下安装板时,将支撑杆转动至第二凹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安装板,使得第二橡胶块放置在第三凹槽内固定。支架转动一定的角度支撑,可以方便在LED移动电源充电的时候观察是否充电完毕,使用完毕后收起,可以方便支架的存放。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转杆、小风扇、橡胶球和第二转杆,安装板前侧开有第四凹槽,第四凹槽内中部铰接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顶部连接有橡胶球,安装板前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右端连接有小风扇,第一转杆右侧开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橡胶球配合,所以当需要进一步对供电设备进行散热时,逆时针转动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带动小风扇逆时针转动,随后启动小风扇,小风扇对安装板的表面进行散热。当不需要散热时,关闭小风扇,再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杆,将第一转杆放置在第四凹槽内。随后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将小风扇放下。小风扇可以方便LED移动电源和电子产品表面散热,从而散热速度更快。

因为还包括有转板和磁块,底板顶部后侧开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上方转动式连接有转板,转板上部中心和安装板上部中心均设有磁块,磁块互相配合,所以打开转板,便可将电源线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随后关闭转板,在磁块磁力的作用下,转板将被固定,从而可以使电源线等收集起来,防止放置杂乱,在下一次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寻找。

因为支撑杆材质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放置机构,能够将LED移动电源和待供电设备固定,通过设置有支撑机构,能够将安装板支撑,达到了散热的效果,还设置有第一转杆、小风扇、橡胶球和第二转杆,能够进一步对LED移动电源和供电设备进行散热,还设置有转板和磁块,便于放置电源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置机构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转杆和小风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置机构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安装板,2-底板,3-放置机构,31-弹簧,32-第一橡胶块,33-支架,34-第四通孔,35-滤网,36-第一通孔,4-支撑机构,41-第二凹槽,42-第三橡胶块,43-第二通孔,44-第三凹槽,45-支撑杆,46-第二橡胶块,5-第一转杆,6-第三通孔,7-小风扇,8-橡胶球,9-第二转杆,10-第四凹槽,11-转板,12-磁块,13-第一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底板2、放置机构3和支撑机构4,底板2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机构4,底板2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3,支撑机构4顶部与安装板1底部后侧连接。

实施例2

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底板2、放置机构3和支撑机构4,底板2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机构4,底板2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3,支撑机构4顶部与安装板1底部后侧连接。

放置机构3包括有弹簧31、第一橡胶块32、支架33和滤网35,安装板1左侧开有第一通孔36,第一通孔36内下方连接有支架33,第一通孔36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31,左侧弹簧31右端和右侧弹簧31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2,安装板1右侧开有第四通孔34,第四通孔34内下方连接有滤网35。

实施例3

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底板2、放置机构3和支撑机构4,底板2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机构4,底板2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3,支撑机构4顶部与安装板1底部后侧连接。

放置机构3包括有弹簧31、第一橡胶块32、支架33和滤网35,安装板1左侧开有第一通孔36,第一通孔36内下方连接有支架33,第一通孔36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31,左侧弹簧31右端和右侧弹簧31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2,安装板1右侧开有第四通孔34,第四通孔34内下方连接有滤网35。

支撑机构4包括有第三橡胶块42、支撑杆45和第二橡胶块46,底板2顶部前侧开有第二凹槽41,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铰接连接有支撑杆45,支撑杆45顶部连接有第三橡胶块42,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橡胶块46,第二橡胶块46位于支撑杆45后侧,安装板1后侧的中间开有第二通孔43和第三凹槽44,第三凹槽44位于第二通孔43后侧,第三橡胶块42与第二通孔43配合,第三凹槽44和第二橡胶块46配合。

实施例4

一种LED移动电源用多功能支架,如图1-5所示,包括有安装板1、底板2、放置机构3和支撑机构4,底板2顶部后侧连接有支撑机构4,底板2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有放置机构3,支撑机构4顶部与安装板1底部后侧连接。

放置机构3包括有弹簧31、第一橡胶块32、支架33和滤网35,安装板1左侧开有第一通孔36,第一通孔36内下方连接有支架33,第一通孔36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31,左侧弹簧31右端和右侧弹簧31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2,安装板1右侧开有第四通孔34,第四通孔34内下方连接有滤网35。

支撑机构4包括有第三橡胶块42、支撑杆45和第二橡胶块46,底板2顶部前侧开有第二凹槽41,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铰接连接有支撑杆45,支撑杆45顶部连接有第三橡胶块42,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橡胶块46,第二橡胶块46位于支撑杆45后侧,安装板1后侧的中间开有第二通孔43和第三凹槽44,第三凹槽44位于第二通孔43后侧,第三橡胶块42与第二通孔43配合,第三凹槽44和第二橡胶块46配合。

还包括有第一转杆5、小风扇7、橡胶球8和第二转杆9,安装板1前侧开有第四凹槽10,第四凹槽10内中部铰接连接有第二转杆9,第二转杆9顶部连接有橡胶球8,安装板1前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转杆5,第一转杆5右端连接有小风扇7,第一转杆5右侧开有第三通孔6,第三通孔6与橡胶球8配合。

还包括有转板11和磁块12,底板2顶部后侧开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上方转动式连接有转板11,转板11上部中心和安装板1上部中心均设有磁块12,磁块12互相配合。

安装板1形状为正方形。

底板2形状为正方形。

支撑杆45材质为Q235钢。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LED移动电源进行放置时,首先转动安装板1,将支撑机构4打开,对安装板1进行固定,随后将移动电源放置在放置机构3内固定,同时将需要供电的设备放入放置机构3内,然后将LED移动电源和需要供电的设备连接进行供电。当供电结束后便可断开LED移动电源和需要供电的设备的连接,随后将供电后的设备与LED移动电源取出,同时将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4复位。

因为放置机构3包括有弹簧31、第一橡胶块32、支架33和滤网35,安装板1左侧开有第一通孔36,第一通孔36内下方连接有支架33,第一通孔36内左右两壁上方和左右两壁下方均连接有弹簧31,左侧弹簧31右端和右侧弹簧31左端均连接有第一橡胶块32,安装板1右侧开有第四通孔34,第四通孔34内下方连接有滤网35,所以将LED移动电源放置在支架33上,在弹簧31和橡胶块的作用下将LED移动电源固定,随后将需要供电的设备放置在滤网35上,镂空的支架33和滤网35的设置可以对电子产品和LED移动电源起到散热的效果。

因为支撑机构4包括有第三橡胶块42、支撑杆45和第二橡胶块46,底板2顶部前侧开有第二凹槽41,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铰接连接有支撑杆45,支撑杆45顶部连接有第三橡胶块42,底板2顶部后侧的中间连接有第二橡胶块46,第二橡胶块46位于支撑杆45后侧,安装板1后侧的中间开有第二通孔43和第三凹槽44,第三凹槽44位于第二通孔43后侧,第三橡胶块42与第二通孔43配合,第三凹槽44和第二橡胶块46配合,所以当需要支撑安装板1时,首先逆时针转动安装板1,使得安装板1与底板2有一定角度,随后转动放置在第二凹槽41内的支撑杆45,使得第三橡胶块42固定在第二通孔43内。当需要放下安装板1时,将支撑杆45转动至第二凹槽41内,随后顺时针转动安装板1,使得第二橡胶块46放置在第三凹槽44内固定。支架33转动一定的角度支撑,可以方便在LED移动电源充电的时候观察是否充电完毕,使用完毕后收起,可以方便支架33的存放。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转杆5、小风扇7、橡胶球8和第二转杆9,安装板1前侧开有第四凹槽10,第四凹槽10内中部铰接连接有第二转杆9,第二转杆9顶部连接有橡胶球8,安装板1前部左侧铰接连接有第一转杆5,第一转杆5右端连接有小风扇7,第一转杆5右侧开有第三通孔6,第三通孔6与橡胶球8配合,所以当需要进一步对供电设备进行散热时,逆时针转动第二转杆9,第一转杆5带动小风扇7逆时针转动,随后启动小风扇7,小风扇7对安装板1的表面进行散热。当不需要散热时,关闭小风扇7,再顺时针转动第一转杆5,将第一转杆5放置在第四凹槽10内。随后顺时针转动第二转杆9,将小风扇7放下。小风扇7可以方便LED移动电源和电子产品表面散热,从而散热速度更快。

因为还包括有转板11和磁块12,底板2顶部后侧开有第一凹槽13,第一凹槽13上方转动式连接有转板11,转板11上部中心和安装板1上部中心均设有磁块12,磁块12互相配合,所以打开转板11,便可将电源线放置在第一凹槽13内,随后关闭转板11,在磁块12磁力的作用下,转板11将被固定,从而可以使电源线等收集起来,防止放置杂乱,在下一次使用的时候不方便寻找。

因为支撑杆45材质为Q235钢,Q235钢硬度高,不容易变形,使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