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1047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MCR磁控电抗器负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使磁控电抗器在系统低电压时做到额定负载的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因高电压电位差原因,MCR磁控电抗器控制装置接收板供电只能是在MCR磁控电抗器内部抽头取电,抽头电压需要电抗器达到额定状态才能达到接收版供电电压,在做负载试验时,由于是通过调压器逐步抬升电压,在调压器调节初始阶段,抽头提供给接收板的电压是低于其工作电压,即接收板不能正常工作,而接收板不能正常工作导致通过对晶闸管控制角调节来控制电抗器不能正常输出,由于公司配电系统容量限制,采用了补偿电容方式减少电源测容量的使用,如果磁控电抗器不能正常输出感性负载,造成调压器调节初期全部为电容输出的容性负责,会致使电源测输入电流过大跳闸,所以这样导致电抗器负载试验绝大多数做不到额定,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针对上述一些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2904263U,于2013年1月30日,公开了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的快速励磁及去磁装置,包括电力系统、MCR 本体、快速励磁电路、快速去磁电路;MCR 本体的上下两输入输出端接入电力系统,MCR 本体中包含两个铁芯,两个铁芯上分别绕有线圈L1和L2、L3和L4,四组线圈为交叉并联结构;从每个铁芯上的上下两组线圈中间引出抽头,同一铁芯两抽头之间接有SCR 半控器件。在两铁芯上的四组线圈的交叉连接点之间接有快速励磁电路及快速去磁电路。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保留了MCR 的无功功率连续可调、工作安全稳定,还显著加快了MCR 的响应速度,使得MCR 从空载到额定容量和从额定容量到空载的响应速度都达到一个工频周期内。但其不足之处是:该实用新型虽然加快了磁控电抗器的响应速度,但由于还是采用磁控电抗器内部抽头取电,会导致磁控电抗器无法做到额定负载,存在一定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如果磁控电抗器不能正常输出感性负载,造成调压器调节初期全部为电容输出的容性负责,会致使电源测输入电流过大跳闸,导致磁控电抗器负载试验做不到额定,存在质量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使磁控电抗器在系统低电压时做到额定负载的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包括供电电路,光接收器,开关电路和磁控电抗器;供电电路包括蓄电池和变压器,蓄电池与变压器的一次侧电连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光接收器电连接,光接收器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与磁控电抗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蓄电池直接给光接收器供电,由于蓄电池能提供稳定电源,使得光接收器在系统低电压时也能正常工作,从而使磁控电抗器尽早输出。本实用新型具有能使磁控电抗器在系统低电压时做到额定负载的特点。

作为优选,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T1、电阻R1和电容C1,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阴极均与光接收器电连接,可控硅的阳极分别与磁控电抗器和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阴极电连接。可控硅T1起到开关的作用,当光接收器正常工作,发出脉冲,使得可控硅导通,从而使磁控电抗器开始工作输出,电阻R1和电容C1构成了RC滤波电路。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和报警电路,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供电电路电连接,报警电路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控制器、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开关电路和非门电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报警控制器上,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非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报警控制器上。当检测到供电电路中的蓄电池欠压,无法正常输出,需要充电时,报警电路中的蜂鸣器就会发出声响。

作为优选,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PNP型的三极管Q3;电阻R6的一端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报警控制器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报警电路通过非门电路的低电平来控制三极管Q3的导通,然后由三极管Q3控制蜂鸣器的通断来实现报警。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能让磁控电抗器特别是大容量的磁控电抗器负载试验都能做到额定;(2)能提高试验设备的安全;(3)节约企业对试验设备及供电电源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报警电路的一种电路图。

图中:供电电路1、光接收器2、开关控制电路3、磁控电抗器4、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报警电路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磁控电抗器快速起励装置,包括供电电路1,光接收器2,开关控制电路3和磁控电抗器4;供电电路与光接收器电连接,光接收器与开关电路电连接,开关电路与磁控电抗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池电压检测电路5和报警电路6,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与供电电路电连接,报警电路与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电连接。

如图2所示,供电电路包括蓄电池和变压器,蓄电池与变压器的一次侧电连接,变压器的二次侧与光接收器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T1、电阻R1和电容C1,可控硅的控制极和阴极均与光接收器电连接,可控硅的阳极分别与磁控电抗器和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可控硅的阴极电连接。

如图3所示,报警电路包括报警控制器、蜂鸣器、限流电路、续流电感L、开关电路和非门电路,蜂鸣器的一端接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限流电路的一端上,限流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续流电感L的一端上,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在开关电路的一端上,开关电路的另一端连接在报警控制器上,开关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非门电路的输出端上,非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在报警控制器上。

限流电路包括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NPN型的三极管Q2;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和PNP型的三极管Q3;电阻R6的一端与非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报警控制器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续流电感L的一端连接,续流电感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蜂鸣器的正极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GND接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报警电路通过PNP型的三极管Q3控制蜂鸣器的通断来实现报警。当检测到供电电路中的蓄电池欠压,无法正常输出,需要充电时,PNP型的三极管Q3基极输入低电平脉冲信号,Q3饱和导通蜂鸣器启动;当蓄电池正常输出,不需要充电时,PNP型的三极管Q3基极输入高电平脉冲信号时,Q3截止蜂鸣器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如下:

蓄电池经变压器调节后直接给光接收器供电,使光接收器在系统低电压时正常工作,此时光接收器向可控硅T1发出脉冲,电阻R1和电容C1构成的 RC滤波电路滤波,当光接收器发出的脉冲让可控硅导通后,磁控电抗器能够尽早输出,抵消容性负载,减少电源测的压力并最终达到额定负载状态。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