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5860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线充电这种传统方式带来许多线路负载的问题,一直以来,电能传输都是利用有线的方法进行,该方法容易产生电线线路老化等难以避免的问题,这便要求用电设备有更高标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不适合使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对设备进行供电,这就需要发展无线充电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中放置有散热片,在散热片的四周放置有安装孔,在散热片上安装有发射线圈,且所述散热片的下方放置有无线充电PCB板,所述无线充电PCB板分别放置有震荡电路以及电流驱动电路,且在无线充电PCB板右上方有充电指示灯,且所述无线充电PCB板的下方为无线充电的输入接口;

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外部安装有保护壳,且所述保护壳中放置有散热片,在散热片的四周放置有安装孔,在散热片上安装有接收线圈,且所述散热片的下方放置有无线接收PCB板,所述无线接收PCB板分别放置有整流电路及稳压电路,且在无线接收PCB板右上方有接收指示灯,且在所述无线接收PCB板的下方有无线接收的电压输出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0.2mm漆包线绕制而成,且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的大小为4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塑料材料制成,且所述保护壳的长宽高为5*1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为铝制材料制成,且所述散热片长宽为4*4c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电路的核心器件为CD406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驱动电路核心器件为L6384D。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的型号为DB101S。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的核心器件为LM780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设备有便于携带的优点,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相比,无线充电更加快捷,也摆脱了线路复杂的问题,且能减少电线的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虽然在充电时间上无线具有劣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与无线充电之间的时间差距仍然可以缩减,无线充电技术使电能不通过电线传输给设备,具有供电设备和充电器分离,隔物传递能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接收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接收电路示意图。

图中:1-发射线圈;2-无线充电装置;3-散热片;4-保护壳;5-输入接口;6-震荡电路;7-电流驱动电路;8-充电指示灯;9-无线充电PCB板;10-安装孔;11-整流电路;12-无线接收装置;13-接收线圈;14-无线接收PCB板;15-接收指示灯;16-输出接口;17-稳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无线充电装置2,无线接收装置12,在无线充电装置2外部安装有保护壳4,且在保护壳4中放置有散热片3,在散热片3的四周放置有安装孔10,在散热片3上安装有发射线圈1,且在散热片3的下方放置有无线充电PCB板9,在无线充电PCB板9分别放置有震荡电路6以及电流驱动电路7,且在无线充电PCB板9右上方有充电指示灯8,且在无线充电PCB板9的下方为无线充电的输入接口5;

在无线接收装置12外部安装有保护壳4,且在保护壳4中放置有作散热片3,在散热片3的四周放置有安装孔10,在散热片3上安装有接收线圈13,且在散热片3的下方放置有无线接收PCB板14,在无线接收PCB板14分别放置有整流电路11及稳压电路17,且在无线接收PCB板14右上方有接收指示灯15,且在无线接收PCB板14的下方有无线接收的电压输出接口16。

发射线圈1和接收线圈13为0.2mm漆包线绕制而成,且发射线圈1和接收线圈13的大小为4cm,线圈的大小适中能够更好地传递能量,保护壳4为塑料材料制成,且保护壳4的长宽高为5*10*5cm,对电路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电路进行绝缘处理,散热片3为铝制材料制成,且散热片长宽为4*4cm,具有良好的散热性,保证线圈不发热,传递效果好,震荡电路6的核心器件为CD4060,能够产生合适的震荡频率,电流驱动电路7核心器件为L6384D,有耐高压,掉电输入,欠压锁定等优点,整流电路11的整流桥的型号为DB101S,整流效果好,稳压电路17的核心器件为LM7805,稳压效果好,输出稳定,纹波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体现在:该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该无线充电设备有便于携带的优点,与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相比,无线充电更加快捷,也摆脱了线路复杂的问题,且能减少电线的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虽然在充电时间上无线具有劣势,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线与无线充电之间的时间差距仍然可以缩减,无线充电技术使电能不通过电线传输给设备,具有供电设备和充电器分离,隔物传递能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一种电子通信设备无线充电装置,设计了无线充电装置和无线接受装置,无线充电装置将直流电经过高频逆变电路,通电线圈来产生电磁波,并把电磁波发射给接收模块。高频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在控制信号的驱动下,将15V直流电变换成频率为256KHz的高频交流电,作用于谐振电路后就会产生高频率的交变磁场,能量发射和接受之间的电能感应耦合就是通过这种高频的磁场变化来实现的,且逆变电路的稳定性对发射模块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从CD4060芯片的7脚输出频率为256kHz的脉冲,脉冲的驱动能力很弱,故采用电流驱动,此处利用L6384D高压半桥驱动芯片来实现电流驱动,L6384D有耐高压,掉电输入,欠压锁定等优点;

无线接受装置的谐振主要是从无线充电装置谐振产生的交变磁场中获取电能,并将该电能转变为高频交变电流,为了增强电能获取能力,提高电能的传输效率,电能接收模块的谐振增加了补偿电容,正弦信号被接收后通过全桥式整流电路完成AC-DC的转换,再通过滤波电路,最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充电模块,给负载充电。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