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40892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



背景技术:

地电位带电作业作为带电车无法到位场合的一个有效技术解决方案,目前采用地电位作业方式对10kV架空绝缘导线场合进行带电T接施工时,均需对搭接处的绝缘层进行剥除。而现有的工具不仅体积庞大且操作步骤繁琐,加上不同厂家、不同型号导线的绝缘层厚薄不一,均加大了该种场合的作业难度,加剧了作业人员的体力消耗降低了劳动效率。而近年来随着配电架空线路绝缘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该不足已严重阻碍了地电位作业在实际带电搭接中的推广应用。

针对这一现象,研制一种无需事先对T接处的绝缘层进行剥除,就可以直接进行引线与馈线连接且可靠通流的线夹。同时考虑地电位绝缘杆作业的特点,设计一套便于操作的安装工具与之相配合,最终实现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无需对主导线进行剥皮,就可以实现主导线与引线之间的电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通过一调节连接件与第一压板连接,并通过该调节连接件调整第二压板与第一压板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压板朝向第二压板的一面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主导线凹槽和第一引线凹槽;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和第一引线凹槽沿着第一压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压板的两端;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的槽底沿着长度方向设有一排第一齿片;

所述第二压板包括主导线压板和引线压板,所述主导线压板朝向第一压板的一面设有第二主导线凹槽,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沿着第二压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二压板的两端;所述第二主导线凹槽内沿着凹槽的圆弧方向设有与至少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齿片;所述第一齿片沿着第一主导线凹槽的轴向设置,第二齿片沿着第二主导线凹槽的径向设置。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压板朝向第一压板的一面设有第二引线凹槽。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块所述主导线压板都沿着与第一主导线凹槽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一引线压板;当主导线压板与第一主导线凹槽内的主导线挤压固定时,所述引线压板也随之与第一引线凹槽内的引线挤压固定。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与所述主导线压板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所述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也通过一单独的调节连接件调整其与第一压板之间的距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和第一引线凹槽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主导线凹槽和第二引线凹槽的半径相等,并且小于第一主导线凹槽和第一引线凹槽的半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主导线压板为两块;主导线压板远离第一压板的一面,设有一螺纹贯穿孔;所述调节连接件通过该螺纹贯穿孔与第一压板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两块主导线压板远离第一压板的一面通过一横向连接板相互连接。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连接件为螺栓。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在第一主导线凹槽和第一引线凹槽具有一连接平台,该连接平台与贯穿孔对应的位置设置螺纹连接孔;所述螺栓穿过螺纹贯穿孔后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根据传统穿刺线夹的不足,第二压板上设置两组第二齿片,第一压板上设置一组第一齿片,两组齿片一组沿轴向设置一组沿着径向设置,以缓解单个齿片在同一径向面的承受压力。在设计第二齿片时,按某一规格穿刺线夹所对应导线线径范围的最大值确定第二齿片齿尖构成的内圆弧大小,这样就只可能出现主导线外圆弧等于或小于第二齿片内圆弧的情况,保证了无论主导线线径如何变化,在第二齿片挤压力的作用下第一齿片都将与主导线连接,且对主导线的损伤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第二压板方面采用两个主导线压板和一个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每一个主导线压板中又都设有一个引线压板。其中单独设置的那个引线压板用于T接前将引线固定,保证引线压紧的同时不弯曲,避免对穿刺压块造成影响。两片主导线压板用于T接时将主导线刺穿绝缘层后和引线紧密连接,两片主导线压板的上方,用同一盖板覆盖,该盖板朝向主导线压板的一面采用弧形面设计,托住两块压板,远离主导线压板的一面使用平面设计,通过旋紧螺母,使得两块主导线压板保持同步移动,避免了主导线压板任意晃动偏离压紧方向的情况发生,该设计不仅使得主导线压板的安装较为便利,且通过调节螺栓使得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盖合形成的夹孔大小可以调节,从而用于不同规格的主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带电T接工具的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带电T接工具的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带电T接工具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3,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压板1和第二压板2;所述第二压板2通过一调节连接件3与第一压板1连接,并通过该调节连接件3调整第二压板2与第一压板1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连接件3为螺栓。

所述第一压板1朝向第二压板2的一面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一主导线凹槽11和第一引线凹槽12;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11和第一引线凹槽12沿着第一压板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一压板1的两端;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11 的槽底沿着长度方向设有一排第一齿片13;

所述第二压板2包括主导线压板21和引线压板22,所述主导线压板21朝向第一压板1的一面设有第二主导线凹槽23,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11沿着第二压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第二压板2的两端;所述第二主导线凹槽23 内沿着凹槽的圆弧方向设有与至少两排平行设置的第二齿片24;所述第一齿片 13沿着第一主导线凹槽11的轴向设置,第二齿片24沿着第二主导线凹槽23 的径向设置。

所述引线压板22朝向第一压板1的一面设有第二引线凹槽25。

每一块所述主导线压板21都沿着与第一主导线凹槽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一引线压板;当主导线压板21与第一主导线凹槽11内的主导线挤压固定时,所述引线压板22也随之与第一引线凹槽12内的引线挤压固定。

特别的,还包括一与所述主导线压板21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22;所述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22也通过一单独的调节连接件3调整其与第一压板1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主导线凹槽11和第一引线凹槽12的半径相等;所述第二主导线凹槽23和第二引线凹槽25的半径相等,并且小于第一主导线凹槽11和第一引线凹槽12的半径。

所述主导线压板21为两块;主导线压板21远离第一压板1的一面,设有一螺纹贯穿孔;所述调节连接件3通过该螺纹贯穿孔与第一压板1连接。所述两块主导线压板21远离第一压板1的一面通过一横向连接板26连接。该横向连接板朝向主导线压板21的一面为圆弧面,另一面为水平面。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板1在第一主导线凹槽11和第一引线凹槽12具有一连接平台,该连接平台与贯穿孔对应的位置设置螺纹连接孔;所述螺栓穿过螺纹贯穿孔后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

上述的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根据传统穿刺线夹的不足,第二压板2上设置两组第二齿片24,第一压板1上设置一组第一齿片13,两组齿片一组沿轴向设置一组沿着径向设置,以缓解单个齿片在同一径向面的承受压力。在设计第二齿片24时,按某一规格穿刺线夹所对应导线线径范围的最大值确定第二齿片24齿尖构成的内圆弧大小,这样就只可能出现主导线外圆弧等于或小于第二齿片24内圆弧的情况,保证了无论主导线线径如何变化,在第二齿片24挤压力的作用下第一齿片13都将与主导线连接,且对主导线的损伤小。

上述的一种免剥皮10kV架空绝缘导线地电位带电T接工具,第二压板2 方面采用两个主导线压板21和一个独立设置的引线压板22。每一个主导线压板21中又都设有一个引线压板22。其中单独设置的那个引线压板22用于T接前将引线固定,保证引线压紧的同时不弯曲,避免对穿刺压块造成影响。两片主导线压板21用于T接时将主导线刺穿绝缘层后和引线紧密连接,两片主导线压板21的上方,用同一盖板覆盖,该盖板朝向主导线压板21的一面采用弧形面设计,托住两块压板,远离主导线压板21的一面使用平面设计,通过旋紧螺母,使得两块主导线压板21保持同步移动,避免了主导线压板21任意晃动偏离压紧方向的情况发生,该设计不仅使得主导线压板21的安装较为便利,且通过调节螺栓使得第二压板和第一压板1盖合形成的夹孔大小可以调节,从而用于不同规格的主导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