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5757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质量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



背景技术:

有源滤波器作为净化电网污染、改善供电质量的一种有效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机关团体的配电网中。目前,已投入市场的传统的有源滤波装置存在着占地大、功耗大、结构不紧凑、空间利用率低、不便于维护,具有较大的安装尺寸等缺陷。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技术满足有源滤波器结构设计上的体积轻巧、便于安装维护的结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机组件、功率单元组件、滤波组件、控制组件和壳体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内,所述功率单元组件由散热器、IGBT和驱动及储能单元组成,功率单元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风机组件的上方,所述控制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内,位于壳体组件盖体的背面,所述滤波组件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内,并位于控制组件的下方,控制组件分别与风机组件、功率单元组件和滤波组件的各执行器控制连接。

所述各部件固定安装后,在壳体组件内形成散热风道。

所述壳体组件的最大外形尺寸为620mm*450mm*200mm。

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一组散热孔和进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最大外形尺寸620mm*450mm*200mm,其紧凑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有源滤波器体积轻巧、占地小的特点。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可为用户提供两种安装方式:一种为安装在机柜内另一种为直接室内安装。视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而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每个组件在结构上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有效的节省了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机组件;2、功率单元组件;3、滤波组件;4、控制组件;5、壳体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机组件1、功率单元组件2、滤波组件3、控制组件4和壳体组件5,所述风机组件1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5内,所述功率单元组件2由散热器、IGBT和驱动及储能单元组成,功率单元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5内,并位于风机组件1的上方,所述控制组件4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5内,位于壳体组件5盖体的背面,所述滤波组件3固定安装在壳体组件5内,并位于控制组件4的下方,控制组件4分别与风机组件1、功率单元组件2和滤波组件3的各执行器控制连接。

所述各部件固定安装后,在壳体组件5内形成散热风道。

所述壳体组件5的最大外形尺寸为620mm*450mm*200mm。

所述壳体组件5上设有一组散热孔和进风口。

工作方式及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结合图1: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爆炸图来看,其结构包括:风机组件1、功率单元组件2、滤波组件3、控制组件4、壳体组件5、其中壳体组件5、起到了整体结构外形效果以及约束其内部结构骨架的作用;功率单元组件2、包含散热器、IGBT及驱动和储能部分,安装在有源模块最前端,方便维护与维修;风机组件1、放置在功率单元组件下方由下向上吹风;控制组件4、放置在有源滤波器最前端,实现有源滤波器的算法和控制功能,控制其他组件的各项工作,结构上作为独立个体,易于拆卸。滤波组件3、在控制组件下方,与进线端和功率单元之间连接,方便组装。

冷却系统设计:本实用新型风道分为上下两层,下层采用独立风冷,上层自然冷却。外界自然环境冷风通过风机组件由下向上吹进设备冷却风道内。机壳内设置独立密闭风道,风通过风道进入散热器,由有源滤波器上端吹出,带走风道内散热器和滤波组件所产生的热量。上层通过机壳通风孔,经自然风冷却储能电容、控制组件等发出的热量。两层风道密闭隔离,起到了良好的冷却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最大外形尺寸620mm*450mm*200mm,其紧凑的内部结构,决定了有源滤波器体积轻巧、占地小的特点。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采用壁挂式安装方式,可为用户提供两种安装方式:一种为安装在机柜内另一种为直接室内安装。视用户根据自身情况而选择合理的安装方式。

一种低压有源滤波器结构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其结构包括:风机组件1、功率单元组件2、滤波组件3、控制组件4、壳体组件5。每个组件在结构上具有各自的独立性,结构简单,便于拆装维护,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有效的节省了维护费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