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2056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设计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支架,属于支撑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直流充电模块是充电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市场上直流充电桩模块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差异化明显,各自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大小不一致,由于充电桩结构采用钣金加工,考虑其电气控制布置局限性,很难满足各家充电模块安装尺寸,从而导致充电桩配件的选型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个别客户定制产品也很难满足,为了解决安装和选择性,从实用型出发,在壳体内安装充电桩模块支架模块化结构设计,该结构在满足市场上大的充电桩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内部构件调整可以满足市场上华为模块、盛宏模块、恒瑞模块、艾默生模块等多功能结构支架,不影响充电桩内部电气布置和设计,从而为模块选择性多了很多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模块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模块支架不能满足多种充电模块使用的缺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支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设有固定装置,所述框体上设有模块安装孔,所述框体端侧设有散热口,所述框体内部端侧设有线路接口,所述框体后端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框体前端连接安装连接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可移动底板:为可移动底板A与可移动底板B,所述可移动版底板A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可移动底板B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下端连接轨道。

所述轨道设于框体内部,所述轨道数目共有两条,所述轨道对称设于框体前后内壁。

所述模块安装孔数目为多个,所述模块安装孔栓连充电模块。

所述线路接口数目为多个,所述线路接口通过电线连接充电模块线路接口。

所述安装连接部数目为两个,对称设于框体两边,所述安装连接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连接部通过连接孔与充电桩体栓连。

本实物新型有益效果:通过固定装置内可移动底板A与可移动底板B之间的调节,使本实物新型在不改变框体结构的前提下,使框体可安装不同厂商充电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模块支架不能满足不同厂商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物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物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中1、框体;2、固定装置;3、模块安装孔;4、散热口;5、线路接口;6、电源接口;7、安装连接部;8、可移动底板A;9、可移动底板B;10、凹槽;11、轨道;1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充电模块支架,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内部设有固定装置2,所述框体1内部设有模块安装孔3,所述框体1端侧设有散热口4,所述框体1内部端侧设有线路接口5,所述框体1后端设有电源接口6,所述框体1底部设有安装连接板7。

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两个可移动底板:为可移动底板A8与可移动底板B9,所述可移动版底板A8为可拆卸结构,所述可移动底板B9下端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下端连接轨道11。

所述轨道11设于框体1内部,所述轨道11数目共有两条,所述轨道11对称设于框体1前后内壁。

所述模块安装孔3数目为多个,所述模块安装孔栓连充电模块。

所述线路接口5数目为多个,所述线路接口5通过电线连接充电模块线路接口。

所述安装连接部7数目为两个,对称设于框体1两边,所述安装连接部7上设有连接孔12,所述安装连接部7通过连接孔12与充电桩体栓连。

具体使用时,将充电模块通过模块安装孔安装在框体内部,若充电模块为华为模块、恒瑞模块,不改变可移动底板A,移动可移动底板B,若模块为盛宏模块、爱默生模块,将可移动底板A拆卸下来,移动可移动底板B,,通过对固定装置的改变,使框体可安装不同厂商充电模块,从而提高了模块选择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