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一体式高强度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552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机座,属于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型一体式高强度机座。



背景技术:

机座作为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起到保护电机内部部件的作用。传统电机主要采用机筒两边圆形端板、内部布置加强筋并在机筒上焊接底脚的结构方式,这种传统结构的机座强度低,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稳定性的隐患,尤其是当电机应用于船舶等场所,由于船舶运行过程中电机受船舶倾斜、颠簸、海浪冲击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电机振动,从而容易存在损坏的风险,不仅影响电机的安全使用性能,而且容易给用户和企业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一体式高强度机座,该机座采用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和连接筋板组合形成整体式加强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刚性强,稳定性好,振动小,尤其适用于船舶等颠簸场所。

为了能够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进型一体式高强度机座,包括有机筒、分别位于机筒前后端侧且与机筒焊接固定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及若干沿机筒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于机筒外壁的轴向筋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的相对端面之间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侧面连接筋板,所述机筒外壁垂直于机筒轴线方向设置有分别与轴向筋板和侧面连接筋板交错连接的横向筋板,及所述前端板、后端板、轴向筋板、横向筋板与侧面连接筋板的外沿平齐,从而整体基座形成方形箱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机筒外部于临靠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支脚和后支脚,前支脚和后支脚分别于机筒外壁设置有前支脚筋板和后支脚筋板,及所述机筒的外壁于前支脚筋板和后支脚筋板之间设置有支脚连接筋板。

进一步,所述机筒外壁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交接位置设置有机筒增强环。

进一步,所述机筒的内壁沿机筒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内筋条。

进一步,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设置有连接用的前连接耳和后连接耳,前连接耳和后连接耳分别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采用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和连接筋板及增强环等结构组合形成整体式加强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刚性强,稳定性好,振动小,振动速度小于1.6mm/s,尤其适用于船舶等颠簸场所。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一体式高强度机座,包括有机筒1、分别位于机筒前后端侧且与机筒焊接固定的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及若干沿机筒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于机筒外壁的轴向筋板3。

所述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的相对端面之间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侧面连接筋板41、42,所述机筒1外壁垂直于机筒轴线方向设置有分别与轴向筋板和侧面连接筋板交错连接的横向筋板5,及所述前端板21、后端板22、轴向筋板3、横向筋板5与侧面连接筋板41、42的外沿平齐,从而整体基座形成方形箱体式结构。

所述机筒1外部于临靠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前支脚61和后支脚62,前支脚61和后支脚62分别于机筒外壁设置有前支脚筋板63和后支脚筋板64,及所述机筒的外壁于前支脚筋板和后支脚筋板之间设置有支脚连接筋板65。

进一步,所述机筒1外壁分别与前端板和后端板的交接位置设置有机筒增强环7;所述机筒1的内壁沿机筒轴线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内筋条8;所述前端板21和后端板22分别设置有连接用的前连接耳和后连接耳,前连接耳和后连接耳分别设置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板和连接筋板及增强环等结构组合形成整体式加强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刚性强,稳定性好,振动小,振动速度小于1.6mm/s,尤其适用于采用1000KW至3000kw电机的船舶等颠簸场所。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