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9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放电领域,特别涉及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类锂电池包充电器的电压都是低于人体安全电压,所以将充电器的充电端子裸露在外是符合安全生产规定,通常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意外电击事故,但当用于给大容量电池包(40V以上电池包) 充电时,则存在充电端子上的高压电电击使用者或因此导致的其他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借助高压电池包进行到位检测的方式,提高安全性的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器壳体,以及安装在充电器壳体上的高压电池包;

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向高压电池包供电的充电器模块,在充电器模块与高压电池包之间设有继电器RY1,在充电器模块上设有用于从外部取电的第一取电端,以及经过继电器RY1中常开触点的第二取电端;

在充电电路中设有包括经过继电器RY1内线圈的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在内的控制回路,在高压电池包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1,以及与第二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2;

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向高压电池包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

可选的,所述高压电池包,包括:

与第一供电端连接的第一受电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的第二受电端。

可选的,在所述高压电池包中:

接触点S1与接触点S2间隔预设距离。

可选的,在所述高压电池包中:

在接触点S1处设有第一弹片,在接触点S2处设有第二弹片。

可选的,第一控制线路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充电器外壳内的12V供电端,第一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接触点S1或第一弹片连接;

第二控制线路的一端连接至信号采样端,第二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接触点 S2或第二弹片连接,在第二控制线路上还设有NMOS管Q1。

可选的,NMOS管Q1的漏极与接触点S2或第二弹片相连,

NMOS管Q1的栅极与充电器模块相连,

NMOS管Q1的源极在与充电器模块相连的同时还与信号接地极相连。

可选的,所述充电器模块包括降压、整流、滤波电路在内的充电电路。

可选的,在所述充电电路中:

在第一控制线路上设有检测点S3,在第二控制线路上设有检测点S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进行充电前对高压电池包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测,只有判定已安装到位后才对高压电池包进行充电,防止电池包安装不到位进行充电引发电击事故,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器壳体,以及安装在充电器壳体上的高压电池包;

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向高压电池包供电的充电器模块,在充电器模块与高压电池包之间设有继电器RY1,在充电器模块上设有用于从外部取电的第一取电端,以及经过继电器RY1中常开触点的第二取电端;

在充电电路中设有包括经过继电器RY1内线圈的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在内的控制回路,在高压电池包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1,以及与第二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2;

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向高压电池包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

在实施中,为了对高压电池包进行充电操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器壳体1,以及安装在充电器壳体1上的高压充电包2。在充电器壳体中设有对高压电池包进行充电控制的充电器模块3,充电器模块3上设有连接供电线路L端的第一取电端、连接供电线路N端的第二取电端,通过第一取电端和第二取电端从外部供电线路中获取电能,进而将电能通过充电器模块传输至高压充电包中。如图1所示,充电器模块通过第一取电端连接外部供电线路中的L端即220V市电线路中的火线,充电器模块通过第二取电端连接外部供电线路中的N端即220V市电线路中的零线。

为了实现对高压电池包的充电操作,在充电器模块上设有第一供电端OUT+ 和第二供电端OUT-,通过第一供电端OUT+和第二供电端OUT-为高压电池包进行供电。为了对供电过程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安全充电操作,在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一取电端上设有继电器RY1,通过第一控制线路的通断,实现RY1对第一取电端通断的控制,当第一控制线路断开时,借助RY1切断第一取电端所处的线路,中断对高压电池包的充电,从而实现对高压电池包安全充电的控制。

当高压电池包被安装到充电器壳体上的预设位置时,第一控制回路和第二控制回路通过相互连接的接触点S1、S2导通,从而使得继电器RY1内的位于端脚1和端脚2之间的线圈产生磁场,使得原本导通端脚3、5的弹片变换为导通端脚3、4,从而令第一取电端导通,能够令充电器模块通过第一供电端OUT+ 和第二供电端OUT-向高压电池包供电。

可选的,所述高压电池包,包括:

与第一供电端连接的第一受电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的第二受电端。

在实施中,在高压电池包中设有与第一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1,以及与第二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2。当高压电池包安放在充电器壳体上的预设位置上时,令RY1内的线圈通电使得第一取电端所处的线路导通,令充电器模块从外部供电线路取电后通过第一供电端OUT+、第二供电端OUT-向高压电池包充电。

可选的,在所述高压电池包中:

接触点S1与接触点S2间隔预设距离。

在接触点S1处设有第一弹片,在接触点S2处设有第二弹片。

在实施中,为了确保充电电路的用电安全,需要将接触点S1和接触点S2 之间保持预设距离,还可以在S1和S2之间增设绝缘隔离片,目的在于增强两个接触点之间的绝缘性,保持充电电路的用电安全。

为了将RY1对线路通断的控制与高压充电包的动作相关联,在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上分别设有与高压电池包连接的接触弹片,当高压电池连接至充电器壳体时,接触弹片受到挤压发生形变。发生形变意味着高压充电包已经安放在待充电的位置,此时第一控制线路导通,进而使得RY1内线圈通电使得第一取电端所处的线路导通,令充电器模块从外部供电线路取电后通过第一供电端OUT+、第二供电端OUT-向高压电池包充电。

可选的,第一控制线路的一端连接于设置在充电器外壳内的12V供电端,第一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接触点S1或第一弹片连接;第二控制线路的一端连接至信号采样端,第二控制线路的另一端与接触点S2或第二弹片连接,在第二控制线路上还设有NMOS管Q1。NMOS管Q1的栅极与充电器模块相连,NMOS 管Q1的源极在与充电器模块相连的同时还与信号接地极相连。

在实施中,为了保证包括接触点S1、S2在内的检测电路能够发挥作用,在检测电路中设有提供12V供电端,这样当高压电池包安放在充电器壳体上的预设位置上时,令RY1内的线圈通电使得第一取电端所处的第一控制线路导通。在第一控制线路导通的同时,接触点S2与接触点相互挤压后,使得S2与NMOS 管Q1之间的第二控制线路导通,当Q1中的电压Vgs大于预设值时,NMOS管 Q1导通,使得充电器模块获取到导通信号,从而通过第一供电端OUT+与第二供电端OUT-向高压电池包进行充电操作。

可选的,所述充电器模块包括降压、整流、滤波电路在内的充电电路。

在实施中,为了增强高压电池包充电过程的稳定性,还可以在充电器模块中增设整流电路以及滤波电路,用于提高向高压电池包充电的电流的纯净度,增强高压电池包的使用寿命。这里的整流、滤波电路均为常用电路,此处不对两者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赘述。

可选的,在所述充电电路中:

在第一控制线路上设有检测点S3,在第二控制线路上设有检测点S4。

在实施中,如果充电电路出现故障,例如无法充电,此时可以测量检测点 S3、S4两处的电压值,如果电压值偏低或为零,表明高压电池包为安装未到位,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否则充电器输出端OUT不会有输出电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压电池包充电电路,包括:充电器壳体,以及安装在充电器壳体上的高压电池包;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充电器模块,在充电器模块与高压电池包之间设有继电器RY1,在充电器模块上设有第一取电端、第二取电端;在充电电路中设有第一控制线路和第二控制线路在内的控制回路,在高压电池包内设有与第一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1,以及与第二控制线路对应的接触点S2;在充电器壳体内设有用于向高压电池包供电的第一供电端和第二供电端。通过在进行充电前对高压电池包是否安装到位进行检测,只有判定已安装到位后才对高压电池包进行充电,防止电池包安装不到位进行充电引发电击事故,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存在。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