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9416阅读:7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



背景技术:

现有整流变有多台高压开关柜和多台进线PT柜组成,全部使用的是35KV高压柜,其断路器隔离小车、PT隔离小车以及接地刀闸操作摇把插口都是内嵌式六棱口,长期操作使摇把及摇把插口磨损严重,操作过程中摇把很容易滑脱,有极大危险,尤其是高压柜在倒闸操作过程中,触头在接触带电母排和脱离带电母排的瞬间,一旦小车摇把滑脱导致操作停滞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倒闸操作能否顺利,一气呵成是特别重要的,操作时必须将摇把使劲向内顶住,一边顶住一边摇小车,转动摇把会将绝缘手套卷住,造成操作中断且容易损坏绝缘手套,操作极不方便。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实有必要设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解决摇把滑脱导致发生危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在摇把的末端焊接一个压紧装置,在摇把的中间安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套管,使操作时更方便用力,既不会损坏绝缘手套,操作时一气呵成,减少磨损,降低操作危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包括压紧装置和套管,其中压紧装置固定连接在摇把的末端,套管活动设置在摇把的最大力矩位置;压紧装置用于防止摇把转动时脱落,套管用于将驱动手臂和摇把隔离。

进一步所述套管上包覆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套管通过轴承与摇把连接。

进一步所述轴承为2个,分别设置在套管内壁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压紧装置为滚轮轴承。

进一步所述压紧装置上包覆绝缘层。

进一步所述摇把的插口截面为外六角形状。

进一步所述摇把除插口外其余位置均包覆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摇把的上设置套管和在摇把的末端设置压紧装置,操作人员对摇把施加推力的同时手握套管转动摇把避免了摇把转动时绝缘手套被摇把卷住而造成的危险,使转动更为顺畅,减小了摇把转动的间断性,减低了危险性,另外也降低了绝缘手套的损坏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压紧装置采用滚轮轴承,使转动更为顺利,而且材料容易采购,加工简单便捷。

摇把、套管和压紧装置上包覆绝缘层,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中:1、摇把;2、套管;3、压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高压断开关柜用摇把,包括压紧装置3和套管2,所述摇把1为凹字型,压紧装置3连接在摇把1的末端,摇把1的末端指摇把1的非工作端,套管2套装在摇把1的驱动臂上,即凹型的底部;当摇把1工作时,为防止摇把1与设备脱离,对压紧装置3施加推力,就可防止摇把1在转动时与设备脱离;套管2用于隔离摇把1与驱动手臂,避免了摇把1与驱动手臂的摩擦,使转动更为顺畅,同时避免摇把1与驱动手臂上的绝缘手套直接接触,防止因转动摇把1将绝缘手套卷住造成操作中断。

套管2为空心圆柱体,套装在摇把1的驱动臂上,套管2的外侧包覆一层绝缘层。

绝缘层为高压绝缘热缩套管。

套管2还可以采用钢管或木头或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制成,优选钢管,能有有效提高套管的使用寿命。

套管2还可以通过轴承与摇臂1连接,轴承套装在摇把的最大力矩处,套管安装在轴承上,能够有效的减小转动摇把时摇把1与套管2的摩擦力,同时使摇把1转动更为顺畅。

压紧装置3为滚轮轴承,所述将滚轮轴承的中心轴与摇把的末端水平焊接连接。

滚轴轴承的外部包覆一层绝缘层,绝缘层采用高压绝缘热缩套管制成,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滚轮轴承和摇把1还可采用销钉连接或螺纹连接等多种现有方式固定连接。

压紧装置3还可以为圆柱体,圆柱体一端的中心设置有盲孔,使用时将圆柱体套装在摇把的末端即可。

摇把1的插口形状与设备的接口形状相匹配,摇把的插口即摇把与设备接口连接的位置。

优选外六边型,即六角扳手。

除插口外摇把1的其余位置均包覆一层绝缘层,绝缘层采用高压绝缘热缩套管制成,进一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下面以高压断路器隔离小车为例对本使用新型的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首先将摇把的插口与高压断路器隔离小车的接口连接,然后一只手对摇把末端的滚轮轴承施加推力,另外一只手紧握套管,驱动摇把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即可对高压断路器隔离小车进行摇进或者摇出操作。

在转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带绝缘手套进行操作,套管避免摇把1与驱绝缘手套直接接触,防止因转动摇把1将绝缘手套卷住造成操作中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压开关柜用摇把,在摇把的摇臂上设置套管和摇把的末端设置滚轮轴承,使操作时更方便用力,既不会损坏绝缘手套,又可以操作一气呵成,减少磨损,降低危险。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