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V型支架及太阳能屋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373发布日期:2018-07-07 11:5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尤其是一种双V型支架及太阳能屋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在工业厂房原有屋面上做光伏板附着式安装,光伏支架仅作为光伏组件支撑的作用,与屋面结构无关,且给屋面带来了荷载的增加。设计一种新的支架结构,使光伏太阳能板可发电的同时又能直接作为屋面建筑材料,实现光伏建筑相结合的一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V型支架,呈阶梯双V型,所述阶梯双V型的中心设置有安装平台、两侧设置有支撑边,所述支撑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平台的高度,所述安装平台呈“凸”字型,包括顶安装平台和翼安装平台,所述翼安装平台对称设置在所述顶安装平台两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安装平台上对应有第一安装平面,所述翼安装平台上对应有第二安装平面,所述第一安装平面与第二安装平面之间呈坡度过渡。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槽的支撑边上设置有防水槽,所述防水槽为若干小洼沟。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槽位于所述支撑边的中间靠近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安装平台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定位槽。定位槽起到螺丝定位作用,防止螺丝尖打滑。

一种太阳能屋顶系统,包括所述的双V型支架,还包括檩条、减震垫、太阳能板组件、压码、导水槽,所述双V型支架与所述檩条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压码、减震垫和双V型支架三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垫与所述双V型支架相配合,所述压码嵌在所述双V型支架上方的两相邻太阳能板组件之间,所述压码上方设置有防水压条。

减震垫,与所述双V型支架固定连接,骑设在所述双V型支架上,且与所述安装平面相配合;

太阳能板组件,搁置在所述减震垫上;包括太阳能板与安装框,所述太阳能板与安装框牢固连接,所述安装框搁置在所述减震垫上;

压码,位于所述双V型支架的上方的两相邻太阳能板组件之间,且与所述屋架固定连接,所述压码的两侧为压边,所述压边搁置在所述减震垫上的太阳能组件上;所述压边压在放置太阳能板的安装框上;

导水槽,端部开设有槽口,所述导水槽放置在所述双V型支架的支撑边上,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太阳能板组件相配合,位于所述导水槽上方的两相邻太阳能板组件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导水槽与所述安装框相配合,截面为U型结构。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双V型支架与所述檩条通过自攻防水螺丝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自攻防水螺丝上套设有不锈钢防水垫片,所述防水垫片底部涂有固态防水胶,所述螺丝自攻防水螺丝的中间部分为光杆、头部和底部带有螺纹。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V型支架是作为屋面承载结构的一部分,与房屋钢结构融为一体,作为钢架檩条使用,替代原有的加固钢架结构,不增加荷载;阶梯双V型的特殊结构起到两侧二次排水的功效,防渗水能力较高,且安装简便,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所述的太阳能屋顶系统其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替代传统屋面材料及加固结构件,在保持原有的荷载基础上又能起到有效的二次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V型支架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V型支架一种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屋顶系统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100、檩条;1、双V型支架;2、减震垫;3、太阳能板组件;4、压码;5、导水槽;11、顶安装平台;12、翼安装平台;13、支撑边;110、第一安装平面;120、第二安装平面;14、防水槽;31、太阳能板;32、安装框;4、压码;41、压边;5、导水槽;8、滴嘴;9、防水压条;222、自攻防水螺丝;333、防水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至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双V型支架,其截面呈阶梯双V型,所述阶梯双V型的对称处设置有安装平台、两侧设置有支撑边13。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顶安装平台11和翼安装平台12,所述翼安装平台12对称设置在所述顶安装平台11两侧。所述支撑边13的高度高于所述顶安装平台11的高度6-8mm。所述顶安装平台11和翼安装平台12呈“凸”字型,所述“凸”字型的两下竖边分别斜向外向下叉开,所叉开的角度为60°。通过特殊的加强筋折弯处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光伏板组件3的边框能直接作用在双V型支架的四处支撑部位上,保证了整个组件3具有四道线支撑,从而提高了其安装的牢固度。所述顶安装平台11上的第一安装平面110和翼安装平台12上的第二安装平面120之间呈坡度过渡,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10与第二安装平面120之间的高度为6-8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平面110的宽度为16-18mm,所述第二安装平面120的宽度为6-8mm。所述支撑边13上设置有防水槽14,所述防水槽位于所述支撑边的中间靠近所述安装平台的一侧。所述防水槽14为若干小洼沟,所述小洼沟为一个弧形凹痕,当有微量的水渗入时,可以通过该结构延长水渗透的路线,从而起到防水作用。所述顶安装平台11中心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起到螺丝定位作用,防止螺丝尖打滑。

实施例2

一种太阳能屋顶系统,包括檩条100、双V型支架1、减震垫2、太阳能板组件3、压码4、导水槽5。所述压码4、减震垫2和双V型支架1三者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双V型支架1与所述檩条100通过自攻防水螺丝222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双V型支架与所述檩条通过自攻防水螺丝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自攻防水螺丝上套设有不锈钢防水垫片333,所述防水垫片333底部涂有固态防水胶,所述螺丝自攻防水螺丝222的中间部分为光杆、头部和底部带有螺纹。所述头部和底部的螺纹为标准设计,与全螺纹螺丝相比提高了螺丝的整体强度。头部螺纹与厂房檩条固定,底部螺纹与双V型支架1固定。由于自攻防水螺丝222是采用机具自攻打入檩条100和双V型支架1内部的,所有螺纹与双V型支架1是属于无缝紧密连接状态。自攻防水螺丝222的底部套设有不锈钢防水垫片333,防水垫片333在螺丝自攻旋转的操作压力下会逐渐持平,防水垫片333底部的固态防水胶由于旋转摩擦作用下生热溶解,溶解后的胶会嵌入螺纹和双V型支架的细微缝隙内部,从而起到二次密封防水功效。

所述减震垫2靠近所述双V型支架1的一端呈“凹”字型,所述减震垫2靠骑设在所述双V型支架1上且与所述安装平台的“凸”型结构相配合。所述太阳能板组件3搁置在所述减震垫2的肩部。

所述太阳能板组件3包括太阳能板31与安装框32,所述太阳能板31与安装框32牢固连接,所述安装框32搁置在所述减震垫2的支撑台22上。所述压码4位于所述双V型支架1的上方的两相邻太阳能板组件3之间,所述压码4的两侧有压边41,所述压边41压在用于固定所述太阳能板31的安装框32上。

所述导水槽5的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导水槽5位于所述排水槽1的支撑边13上,且延伸出所述支撑边13,所述导水槽5的两侧开有槽口,槽口处设置有滴嘴8,所述滴嘴8自所述导水槽5的底部向下倾斜,便于位于导水槽5内腔中的水流下至双V型支架1。所述导水槽5的两侧有向外的肩部加强板53,用以起结构加强作用。所述导水槽5内部具有容纳安装框32底边的侧腔,用于定位与所述双V型支架1平行方向上的两相邻所述太阳能板组件3的底部。同时,与所述双V型支架1平行方向上的相邻太阳能组件3之间的上部由密封胶条密封。进一步在所述压码4上方设置防水压条9,所述防水压条9覆盖在所述压码4上,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护防水密封作用。

上述具体实施例只是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宗旨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替换和改变,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