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359发布日期:2018-07-07 11:50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支架,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用支架普遍存在结构强度不高,不能在大雪地区安装,连接方式过于薄弱等问题,并且不能在全地形下安装,适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以达到提高结构强度,适用于全地形安装,提高抗风抗雪能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包括并排设置的数个地桩和位于地桩上的立柱,所述立柱顶端通过铰连接件安装有斜梁,所述斜梁的两端通过铰连接件连接有前支撑和后支撑,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的另一端通过抱箍固定于立柱上;所述斜梁上安装有檩条,所述檩条上安装有光伏组件;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背拉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伏组件两端通过位于斜梁两端的边压块和位于斜梁中部的中压块以及内六角螺栓和型钢锁扣固定于檩条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光伏组件还通过位于斜梁中部的侧压块和内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固定于檩条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铰连接件通过内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固定于斜梁上,且通过外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固定于立柱或前支撑或后支撑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地桩为微孔灌注桩,所述立柱为方管结构,所述斜梁为双内卷型钢斜梁,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为方管结构,所述檩条为双内卷型钢檩条。

上述方案中,所述前支撑和后支撑通过外六角螺栓和六角螺母安装于抱箍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由微孔灌注桩作为支架的基础,适用于砂砾土层,山坡,与软土层的地方安装使用,支架抗风能力到达风速50KM/H,抗雪厚度在80CM左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光伏组件中压块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4为光伏组件边压块安装节点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中,1、地桩;2、立柱;3、铰连接件;4、斜梁;5、前支撑;6、后支撑;7、抱箍;8、外六角螺栓;9、六角螺母;10、檩条;11、光伏组件;12、边压块;13、中压块;14、内六角螺栓;15、型钢锁扣;16、侧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如图1所示的结构,该支架抗风抗雪能力强,结构稳定,适用于砂砾土层,山坡,与软土层的地方安装使用。

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单立柱山坡支架,包括并排设置的数个地桩1和位于地桩1上的立柱2,立柱2顶端通过铰连接件3安装有斜梁4,斜梁4的两端通过铰连接件3连接有前支撑5和后支撑6,前支撑5和后支撑6的另一端通过抱箍7固定于立柱2上,前支撑5和后支撑6通过外六角螺栓8和六角螺母9安装于抱箍7上。斜梁4上安装有檩条10,檩条10上安装有光伏组件11;相邻的立柱2之间设置有背拉杆(图中未显示)。

如图3和图4所示,光伏组件11两端通过位于斜梁4两端的边压块12和位于斜梁4中部的中压块13以及内六角螺栓14和型钢锁扣15固定于檩条10上。如图5所示,光伏组件11还通过位于斜梁4中部的侧压块16和内六角螺栓14和六角螺母9固定于檩条10上。

如图2所示,铰连接件3通过内六角螺栓14和六角螺母9固定于斜梁4上,且通过外六角螺栓8和六角螺母9固定于立柱2或前支撑5或后支撑6上。

地桩1为微孔灌注桩,立柱2为方管结构,斜梁4为双内卷型钢斜梁,前支撑5和后支撑6为方管结构,檩条10为双内卷型钢檩条。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