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720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飞行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飞行器等可自动控制或者遥控的智能行走或飞行装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

目前,智能装置通常采用各类有线或无线遥控的方式实现其远程控制。为了便于进行功能的扩展,对智能装置进行遥控的遥控器上一般可加装手机等移动终端,这样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移动设备所显示的画面对智能装置进行遥控。为了将移动终端固定在遥控器上,通常可采用夹持支架进行固定。具体的,夹持支架通常连接于遥控器上,且夹持支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设置的挡板,挡板能够可将移动终端夹持在其中,从而完成移动终端与遥控器的固定连接。由于手机等移动终端具有不同的屏幕尺寸(从3.5英寸至5英寸以上),夹持支架的挡板之间的间距通常可以伸缩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移动终端大小。

然而,目前包括平板电脑在内的大型移动终端(屏幕尺寸一般在7至10英寸)也能够用于进行智能装置的遥控,而夹持支架通常只能实现较小范围的伸缩夹持,而无法对较大的移动终端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能够将大小不同的移动终端夹持固定在遥控器上。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转轴,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夹板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具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

可选的,第一夹板的背离第二夹板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在移动终端背面的支撑面。

可选的,第二夹板的远离转轴的一端具有固定槽,固定槽用于插设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

可选的,固定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夹板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不同。

可选的,固定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夹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可选的,固定槽设置在第二夹板的靠近第一夹板的一面,且固定槽的开口方向背离第二夹板。

可选的,第一夹板可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至能够遮挡固定槽的槽口的预设位置,以阻止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从固定槽内脱离。

可选的,转轴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同轴设置。

可选的,第一夹板上以及第二夹板上在对应转轴的位置均设置有凸起,凸起开设有可容转轴穿过的通孔,且第一夹板上的凸起与第二夹板上的凸起通过穿设在通孔中的转轴铰接在一起。

可选的,支架附件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时,锁定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锁定机构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连接,以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保持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弹性件包括扭簧,扭簧的第一端扭臂固定在第一夹板上,扭簧的第二端扭臂固定在第二夹板上。

可选的,锁定机构包括锁扣,锁扣包括可相互扣合的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第一锁合部位于第一夹板上,第二锁合部位于第二夹板上,且当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绕转轴转动至可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挡板上时,第一锁合部和第二锁合部相互匹配扣合。

可选的,夹持结构设置在第一夹板的远离第二夹板的一侧。

可选的,夹持结构包括凸出于第一夹板的表面的连接部和位于连接部顶端,且朝向第一夹板一端凸出的卡持部,连接部、卡持部和第一夹板共同形成了可夹持移动终端的卡槽。

可选的,卡槽延伸至第一夹板的边缘。

可选的,第一夹板的背离第二夹板的面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或者防滑材料。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组件,包括移动终端支架和支架附件,支架附件中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其中一端的挡板上。

可选的,移动终端支架具有可伸缩的主体,可伸缩的主体用于改变移动终端支架两端挡板之间的距离。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遥控器,包括遥控器主体和支架组件,支架组件设置在遥控器主体上。

可选的,遥控器主体和支架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附件、支架组件及遥控器,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转轴,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夹板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并使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具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这样支架附件上的夹持结构与对侧挡板之间的距离较原先移动终端支架的挡板距离相对增加,构成了一个沿原夹持方向向外延伸的夹持结构,从而使支架附件成为了移动终端支架的延伸段,能够对尺寸更大的移动终端进行夹持,并完成移动终端在遥控器上的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支架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支架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转轴;4—弹性件;11—夹持结构;12、22—凸起;21—固定槽;31—第一转轴;32—第二转轴;41—扭簧;42—锁扣;111—连接部;112—卡持部;100—支架附件;200—支架组件;201—移动终端支架;300—遥控器;301—遥控器主体;421—第一锁合部;422—第二锁合部;2011、2012—挡板;a—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支架附件的爆炸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1、第二夹板2和转轴3,第二夹板2和第一夹板1通过转轴3铰接;第一夹板1通过转轴3相对于第二夹板2转动,并使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1具有夹持结构11,夹持结构11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

其中,支架附件主要应用在移动终端支架上,移动终端支架的两端具有挡板,可以将移动终端夹在两端的挡板之间,以完成对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固定和定位,其中,为了适应目前的主流手机尺寸,移动终端支架主要用于对5英寸以下的手机进行夹持。为了固定在移动终端支架上,支架附件包括有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通过转轴3铰接,并可相对转动,从而形成两个可用来夹持移动终端的夹持端。使用时,支架附件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可以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的一端的挡板上,以实现支架附件和移动终端支架之间的固定。此时,第一夹板1位于移动终端的一端的挡板的外侧,且成为了移动终端支架的延伸段。

在进行对移动终端支架的夹持时,第一夹板1位于移动终端支架的正面,也就是具有挡板的一侧,而第二夹板2位于移动终端支架的背面。在第一夹板1上设置有夹持结构11,夹持结构11能够代替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并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从而夹持移动终端。由于夹持结构11位于第一夹板1上,所以相较夹持结构11所代替的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而言,夹持结构11与对侧挡板之间的距离由于第一夹板1所形成的延伸段而增加,构成了一个沿原夹持方向向外延伸的夹持结构,该夹持结构能够对尺寸更大的移动终端,例如7英寸或10英寸,乃至12英寸的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夹持。

在支架附件和移动终端支架协同进行夹持作业时,仅靠位于移动终端两端的夹持结构和挡板一般仅能在移动终端的某个长度方向实现夹持与支撑,为了确保对移动终端的全方位固定,第一夹板1的背离第二夹板2的表面形成用于支撑在移动终端背面的支撑面。此时,第一夹板1的夹持结构11和移动终端支架上的挡板均位于支撑面的同一侧,从而分别从移动终端的侧边以及背面分别对移动终端实现了夹持和固定。

为了使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牢固地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上,可以在第一夹板1或者第二夹板2上设置便于进行固定的结构。例如,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夹板2的远离转轴3的一端具有固定槽21,固定槽21用于插设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固定槽21上至少具有两侧槽壁,槽壁可以卡设在挡板的两侧,从而完成固定槽21和挡板之间的定位和连接。

其中,固定槽21的延伸方向通常与第二夹板2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不同。这样第二夹板2和第一夹板1将移动终端支架一端的挡板夹持在其中时,固定槽21的槽口朝向与第二夹板2所在的平面不在同一方向,而是与第二夹板2呈一夹角。这样,由于受到固定槽21的限制,移动终端支架一端的被支架附件所夹持的挡板无法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脱离,从而使移动终端支架与支架附件之间得到了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固定槽21的延伸方向通常与第二夹板2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这样如果第二夹板2上的固定槽21与挡板之间有相对移动的趋势时,挡板会受到与移动趋势的方向相互垂直的固定槽21槽壁的阻挡,从而实现固定槽21对挡板的定位。

由于第二夹板2通常固定在移动终端的背面,所以第二夹板2上的固定槽21设置在第二夹板2的靠近第一夹板1的一面,且固定槽21的开口方向背离第二夹板2。在将支架附件安装至移动终端支架上时,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可以从固定槽21的开口卡入,且固定槽21的相对两侧槽壁可以对挡板实现固定和限位。

其中,第一夹板1可相对于第二夹板2转动至能够遮挡固定槽21的槽口的预设位置,以阻止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从固定槽21内脱离。这样,当移动终端支架一端的挡板得到固定槽21的固定后,第一夹板1可以绕转轴3相对于第二夹板2转动,再覆盖在固定槽21的槽口上,从而将挡板封闭固定在固定槽21内,这样,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就无法从固定槽21中脱离。此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分别从相对两侧将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夹持在其中。

为了实现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及形式的转轴3进行两者之间的铰接连接。具体的,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与转轴3的连接点可以为多个。例如,转轴3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同轴设置。此时,转轴3分为了两个同轴设置的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可以分别形成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之间实现铰接的两个铰接点。由于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间隔设置,且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位于相同轴线上,所以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可以共同构成一条长度较长的等效转轴,从而分散转轴3所承受的作用力。此外,第一转轴31和第二转轴32一般对称设置,即两个转轴在第一夹板1或第二夹板2上的位置均相互对称,以免产生转轴受力不均的现象。

为了设置转轴3,在第一夹板1以及第二夹板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或穿设转轴的结构。具体的,第一夹板1上以及第二夹板2上在对应转轴3的位置均可设置有凸起,凸起上开设有可容转轴3穿过的通孔,且第一夹板1上的凸起12与第二夹板2上的凸起22通过穿设在通孔中的转轴3铰接在一起。具体的,第一夹板1上的凸起12和第二夹板2上的凸起22通常相对设置。这样由于凸起具有一定高度,所以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通过凸起设置转轴3时,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可以用于容纳第二夹板2上的固定槽21等连接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转轴3也可以通过其它结构连接于第一夹板1以及第二夹板2上,例如在第一夹板1或者第二夹板2的端部边缘设置转轴3,或者其它本领域常见的转轴连接结构等,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由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通过转轴3实现可转动的连接,并通过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开合完成在移动终端支架上的安装与固定。这样,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需要牢固地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才能完成支架附件与移动终端支架之间的固定连接。为了保证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绕转轴3转动后,能够锁定在完成夹持时的固定角度,支架附件上还包括有用于保持第一夹板1与第二夹板2之间相对位置的结构。具体的,支架附件上通常还可以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用于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挡板上时,锁定第二夹板2与第一夹板1之间的相对位置,阻止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因自行转动而从挡板上脱离。

其中,锁定机构可以为多种结构或样式,例如可以是在第一夹板1以及第二夹板2上所设置的可相互锁合的卡扣或锁扣结构,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相对旋转至夹持挡板的位置时,卡扣结构即可实现卡接和锁合。或者,锁定机构也可以通过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部件来锁定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这样,该部件所存储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随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相对角度而变化,并完成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位置锁定。

具体的,当锁定机构通过可产生弹性形变的部件来锁定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时,锁定机构可以包括弹性件4,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和第一夹板1以及第二夹板2连接,以通过弹性件4的弹力保持第二夹板2与第一夹板1之间的相对位置。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呈夹持挡板的位置时,弹性件4的弹性势能最小;而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角度变大,呈张开状态时,弹性件4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并阻碍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保证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维持夹紧状态。

其中,可选的,弹性件4可以包括扭簧、拉向弹簧、弹片等可发生弹性形变,以维持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相对角度的元件。例如,当弹性件4包括扭簧41时,扭簧41的第一端扭臂固定在第一夹板1上,扭簧41的第二端扭臂固定在第二夹板2上。这样如果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角度发生改变,例如用于夹持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的夹持端张开时,扭簧41的两端扭臂带动扭簧41的本体产生了扭转,扭簧41即可在自身弹性作用下施加反向的作用力,维持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的相对角度。由于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之间通过转轴3实现相对转动,所以扭簧41的主体可以套设在转轴3上,以节约锁定机构所占用的空间。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支架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支架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当锁定机构通过卡扣或锁扣机构实现锁定时,锁定机构可包括锁扣42,锁扣42包括可相互扣合的第一锁合部421和第二锁合部422,第一锁合部421位于第一夹板1上,第二锁合部422位于第二夹板2上,且当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绕转轴3转动至可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挡板上时,第一锁合部421和第二锁合部422相互匹配扣合。其中,第一锁合部421和第二锁合部422可以为常用的卡扣结构,例如第一锁合部421为卡槽,第二锁合部422为可卡入卡槽中的卡笋或卡扣,或者第一锁合部421为卡笋或卡扣,而第二锁合部422为卡槽等,本实施例中以第一锁合部421为卡笋,地二锁合部422为卡槽进行说明。其锁扣的具体结构可以采取本领域常用的结构或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在配合移动终端支架的远离支架附件的一端的挡板工作,以固定移动终端时,第一夹板1上的夹持结构11通常设置在第一夹板1的远离第二夹板2的一侧。这样夹持结构11和移动终端支架上的远离支架附件的一端的挡板均位于第一夹板1的相同一侧,从而对称夹持在移动终端的相对两侧边上,避免出现因夹持结构11和挡板相互错位而造成无法夹持的现象。

而为了实现夹持结构11对移动终端的牢固固定,夹持结构11可以包括凸出于第一夹板1的表面的连接部111和位于连接部111顶端,且朝向第一夹板1一端凸出的卡持部112,连接部111、卡持部112和第一夹板1共同形成了可夹持移动终端的卡槽a。这样连接部111可以作为卡槽a的槽底部分,而卡持部112与第一夹板1的表面共同组成卡槽a的两侧相对的槽壁。在对移动终端进行夹持时,因为移动终端的厚度通常较薄,所以侧边可以插入卡槽a之中,且卡槽a的槽底能够对移动终端的屏幕侧边进行定位,而两侧槽壁能够完成对垂直于移动终端的屏幕所在平面的方向对移动终端实现定位。此外,由于移动终端支架可以从另一侧对移动终端的沿屏幕侧边的方向实现定位,因而可以配合完成对移动终端在各个方向上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的,为了适应较大尺寸的移动终端,卡槽a可一直延伸至第一夹板1的边缘,即卡槽a的长度与第一夹板1在该方向的宽度相等。这样移动终端卡入卡槽a中时,由于卡槽a提供了较长的夹持部位,因而可以对较大尺寸的移动终端实现较为稳固的夹持。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终端支架在夹持移动终端时的稳固性,在第一夹板1的背离第二夹板2的面上可以设置有防滑结构。因为第一夹板1的背离第二夹板2的面为用于放置移动终端的承载面,所以该面上可设置凸点或者是防滑花纹等防滑结构,以避免移动终端在夹持不牢时,从第一夹板1上滑下。同样的,第一夹板1的承载面上也可以设置有防滑材料,例如橡胶等软质或表面较为粗糙的材料,以增强和移动终端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当支架附件应用在移动终端支架上,以辅助进行移动终端的夹持时,为了提高支架附件的外观美观度,第一夹板1的边缘形状可以形成拟物造型,例如是音符形状、“X”形状或者动物形状中的一种。其中,第一夹板1形成音符形状时,音符的符头和符干可以用于支撑移动终端,而符尾可以用于设置夹持结构等;而第一夹板1的边缘形状构成字母“X”形状时,“X”的四条边可以用于支撑在移动终端的背面,且“X”形状的边的端部可用于设置夹持结构。

本实施例中,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转轴,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夹板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并使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具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这样支架附件上的夹持结构与对侧挡板之间的距离较原先移动终端支架的挡板距离相对增加,构成了一个沿原夹持方向向外延伸的夹持结构,从而使支架附件成为了移动终端支架的延伸段,能够对尺寸更大的移动终端进行夹持。

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支架附件,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支架上,以和原先的移动终端支架共同构成新的支架结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支架组件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组件200,包括移动终端支架201和支架附件100,支架附件100中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其中一端的挡板2011上。其中,支架附件100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移动终端支架201和现有的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支架类似,且一般至少包括有分别位于移动终端支架201两端的两个挡板2011和2012,两个挡板2011和2012可以分别从移动终端的相对两个侧边对移动终端进行夹持和固定。一般的,为了保证移动终端支架201的结构稳定性,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通常为固定的,或者只能进行较短的距离调整,以适应屏幕尺寸有差异的手机等移动终端。

为了增强支架组件200对于移动终端的尺寸适应性,当需要夹持屏幕尺寸较大的移动终端时,可以将支架附件100固定在移动终端支架201的一端的挡板2011上,支架附件100上的第一夹板1和第二夹板2夹持在挡板2011上后,第一夹板1可以与移动终端支架201的另一端的挡板2012配合使用以进行夹持。由于第一夹板1自身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作为移动终端支架201的延伸段,所以第一夹板1与移动终端支架201的另一端的挡板2012配合后,能够将尺寸较大的移动终端夹持在其中。而将支架附件100从移动终端支架201上拆下后,移动终端支架201仍可对尺寸较小的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固定。

可选的,为了适应尺寸差异较小的不同移动终端的夹持,移动终端支架201具有可伸缩的主体,可伸缩的主体用于改变移动终端支架201两端的挡板2011和2012之间的距离。这样移动终端支架201在夹持尺寸较小的移动终端时,可以直接通过调整可伸缩的主体的伸缩长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的夹持,而不需要使用支架附件100。同样的,当支架组件200在夹持尺寸较大的移动终端时,如果移动终端的尺寸和支架组件200的夹持尺寸存在差异,也可以通过调整可伸缩的主体的伸缩长度,来改变支架附件100所形成的挡板与移动终端支架201的另一端的挡板2011之间的距离,直至距离调整至适合夹持。可伸缩的主体可以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实现主体的伸缩以及长度改变,也可以采取滑动连接等方式,实现主体的伸缩。

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包括移动终端支架和支架附件,支架附件中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其中一端的挡板上;其中,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转轴,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夹板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并使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具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这样支架组件既可以只通过移动终端支架对较小的移动终端进行夹持,也可以使支架附件构成移动终端支架的延伸段,从而对尺寸更大的移动终端进行夹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遥控器300,包括遥控器主体301和支架组件200,支架组件200设置在遥控器主体301上。其中,支架组件200的具体结构、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均已在前述实施例二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遥控器300的遥控器主体301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和被遥控的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组件以及用于输入用户操作的摇杆或按钮等输入组件。而支架组件200设置在遥控器主体301的一侧,且用户握持遥控器300时,支架组件200通常位于面向用户的一侧。这样移动终端被固定在支架组件200上后,用户可以在操控遥控器300的同时,通过移动终端的屏幕进行观察和辅助操作。

可选的,为了便于运输和存放,遥控器主体301和支架组件200之间一般为可拆卸连接。例如支架组件200中的移动终端支架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接等方式设置在遥控器主体301上,而不用时,可以将移动终端支架从遥控器主体301上拆下。此外,可以理解的是,遥控器主体301和支架组件200之间也可以为固定连接,以提高支架组件200和遥控器主体301的结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遥控器300,包括遥控器主体301和支架组件200,支架组件200设置在遥控器主体301的一侧;其中,支架组件包括移动终端支架和支架附件,支架附件中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其中一端的挡板上;支架附件能够应用于两端均具有挡板的移动终端支架上,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转轴,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通过转轴铰接;第一夹板通过转轴相对于第二夹板转动,并使支架附件在夹持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切换,以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共同夹持在移动终端支架的一端的挡板上,第一夹板具有夹持结构,夹持结构用于与移动终端支架的另一端的挡板相配合以夹持移动终端。这样遥控器通过支架组件,可以对大小不同的移动终端进行固定夹持,从而可以利用大小不同的多种移动终端配合遥控器进行遥控操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