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板固定组件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344发布日期:2018-07-07 11:4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板固定组件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环保节能的意识逐渐增强,太阳能、风能和潮汐能等清洁能源越来越受欢迎,并在近些年获得极大发展,特别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

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太阳能板是光伏系统的重要组件之一,太阳能板固定于支架上。传统施工中,将太阳能板的边框焊接于支架的结构梁等基座上。一方面,焊接过程复杂、费时,不便于快速安装,影响工程进度;另一方面,由于太阳能板的边框与结构梁焊接,边框与结构梁之间不可拆卸,后期需要对太阳能板进行拆卸和更换时,需要使用天然气切割系统等将太阳能板边框切割下来,十分浪费工时。同时,电焊和天然气切割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再者,电焊和天然气切割施工过程中还会浪费大量的电能、燃料和焊条等资源;这与光伏发电“环保”和“节能”的理念是相违背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板固定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太阳能板和结构梁实现快速拆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包括:基座、压盖和连接件,所述基座和所述压盖相对设置;

所述基座上设有凸台;

所述基座和所述凸台通过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压盖和所述基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件;

当所述压盖将太阳能板压在所述基座上时,所述凸台侧面与所述限位件侧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与所述基座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结构;

所述基座与所述压盖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压盖上的第一摩擦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摩擦部和所述压盖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摩擦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弯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第二摩擦部;

或者,所述第二防滑结构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摩擦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摩擦部弯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板固定组件还包括平衡支撑件,所述平衡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盖的一端、另一端抵在所述基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支撑件远离所述压盖的一端连接有弯折组件;

所述弯折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支撑件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构件的一端弯折连接,且所述第二构件弯向背离所述平衡支撑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由于基座和凸台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太阳能板设置于压盖和基座之间,通过操作连接件即可实现对压盖和基座对太阳能板的夹紧与分离,从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基座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太阳能板的安装与拆卸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需电焊与切割,无需浪费电能和天然气等能源,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太阳能板和结构梁实现快速拆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

所述的光伏系统与上述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标:1-基座;2-第一防滑结构;21-第一连接部;22-第一摩擦部;3-凸台;4-压盖;5-连接件;6-限位件;7-第二防滑结构;71-第二连接部;72-第二摩擦部;8-平衡支撑件;9-弯折组件;91-第一构件;92-第二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图5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包括:基座1、压盖4和连接件5,基座1和压盖4相对设置;基座1上设有凸台3;基座1和凸台3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太阳能板设置于压盖4和基座1之间。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基座1为截面呈方形的结构梁,凸台3设置在结构梁上侧面中部,压盖4设置在结构梁的正上方,连接件5可以是销钉、螺栓、挂钩或者卡扣组件等,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为螺栓,螺栓由上至下依次旋入凸台3中。在图1和图5中,可以将一块太阳能板放在压盖4左侧和基座1左侧之间,另一块太阳能板放在压盖4右侧和基座1右侧之间,再将螺栓拧紧,即压盖4与基座1将太阳能板夹紧,实现对太阳能板的固定;在图2中,可以将一块太阳能板放在压盖4左侧和基座1左侧之间,再将螺栓拧紧,压盖4与基座1将太阳能板夹紧,即实现对太阳能板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由于基座1和凸台3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太阳能板设置于压盖4和基座1之间,通过操作连接件5即可实现对压盖4和基座1对太阳能板的夹紧与分离,从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基座1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太阳能板的安装与拆卸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需电焊与切割,无需浪费电能和天然气等能源,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进一步地,压盖4与基座1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件6;当压盖4将太阳能板压在基座1上时,凸台3侧面与限位件6侧面接触。限位件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压盖4下侧设有两个限位件6,当压盖4向下压时,凸台3进入两个限位件6之间,两个限位件6可以防止压盖4向左或者向右移动;限位件6也可以是开口向下的管状结构,凸台3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与限位件6横截面的内轮廓吻合,凸台3进入管状的限位件6中时,限位件6可以防止压盖4沿平行于压盖4下侧面的各个方向移动。总之,限位件6可以防止压盖4被太阳能板带动而沿平行于压盖4面向基座1的侧面的方向移动,导致螺栓等连接件5被带偏,同时,压盖4发生倾斜,而导致压盖4与太阳能板之间发生松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另外,当压盖4和凸台3上都提前打好螺纹孔时,限位件6可以起导向定位的作用,使压盖4和凸台3上的螺纹孔更容易对齐。

进一步地,压盖4与基座1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防滑结构2;基座1与压盖4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结构7。第一防滑结构2用于增大压盖4和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力,第二防滑结构7用于增大太阳能板与基座1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太阳能板受外力而从压盖4与基座1之间脱落。

具体地,第一防滑结构2包括设置在压盖4上的第一摩擦部22。如图1所示,压盖4的下侧面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摩擦部22,如图2所示,压盖4的左端的下侧面设有第一摩擦部22,第一摩擦部22可以是表面设有橡胶或者金属凸块等的金属板。

进一步地,第一摩擦部22和压盖4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部21,第一摩擦部22和第一连接部21弯折连接。第一连接部21可以连接于第一摩擦部22的中部或者一端,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21的下端连接于第一摩擦部22的一端,即第一连接部21和第一摩擦部22形成弯折结构。将太阳能板放在第一摩擦部22和基座1之间,利用连接件5将压盖4向基座1的方向压紧,第一摩擦部22相对于第一连接部21会发生形变,第一摩擦部22会对太阳能板产生挤压力,使第一摩擦部22对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从而更有效地避免太阳能板从压盖4和基座1之间脱落出去。

进一步地,每个第一防滑结构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21,每个第一连接部21远离压盖4的一端均弯折连接有一个第一摩擦部22,从而在保证第一摩擦部22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第一防滑结构2与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面积,进而增加第一防滑结构2与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地,每个第一防滑结构2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21,两个第一连接部21远离压盖4的一端各连接有一个第一摩擦部22,两个第一摩擦部22均弯折向对应的两个第一连接部21之间。如图6所示,压盖4的右端下侧设有两个第一连接部21,其中,左侧的第一连接部21下端连接有弯向右侧的第一摩擦部22,右侧的第一连接部21下端连接有弯向左侧的第一摩擦部22。

进一步地,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设置在基座1上的第二摩擦部72。第二摩擦部72可以是表面设有橡胶或者金属凸块等的金属板。

或者,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第二连接部71和第二摩擦部72,第二连接部71的一端与基座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摩擦部72弯折连接。第二连接部71可以连接于第二摩擦部72的中部或者一端,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71的上端连接于第二摩擦部72的一端,即第二连接部71和第二摩擦部72形成弯折结构。将太阳能板放在第二摩擦部72和压盖4之间,利用连接件5将压盖4向基座1的方向压紧,第二摩擦部72相对于第二连接部71会发生形变,第二摩擦部72会对太阳能板产生挤压力,使第二摩擦部72对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大,从而更有效地避免太阳能板从压盖4和基座1之间脱落出去。

进一步地,每个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71,每个第二连接部71远离基座1的一端均弯折连接有一个第二摩擦部72,从而在保证第二摩擦部72弹性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加第二防滑结构7与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面积,进而增加第二防滑结构7与太阳能板之间的摩擦力。

具体地,每个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71,两个第二连接部71远离基座1的一端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摩擦部72,两个第二摩擦部72均弯折向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部71之间。如图3所示,基座1的右端上侧设有两个第二连接部71,其中,左侧的第二连接部71上端连接有弯向右侧的第二摩擦部72,右侧的第二连接部71上端连接有弯向左侧的第二摩擦部72。

进一步地,太阳能板固定组件还包括平衡支撑件8,平衡支撑件8的一端连接于压盖4的一端、另一端抵在基座1上。如图2所示,平衡支撑件8的上端与压盖4的右端连接,太阳能板设置于压盖4的左端和基座1之间,连接件5将压盖4的中部和凸台3可拆卸连接;当压盖4被连接件5向下牵引时,平衡支撑件8的下端与基座1的上侧面接触。当压盖4的一端压紧太阳能板时,若与该端相对的另一端没有支撑,则压盖4压有太阳能板的一端会翘起,与该端相对的没有支撑的一端向基座1一侧倾斜,一方面,压盖4会因为弯折而易损坏,连接件5会被翘起,另一方面,太阳能板容易从压盖4和基座1之间脱落,而在压盖4没有设置太阳能板的一端设置平衡支撑件8,特别是在与压盖4设置有太阳能板的一端的相对端设置平衡支撑件8,可以有效避免连接件5被太阳能板翘起,而导致压盖4易弯折损坏和太阳能板易从压盖4和基座1之间脱落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平衡支撑件8远离压盖4的一端连接有弯折组件9;弯折组件9包括第一构件91和第二构件92,第一构件91的一端与平衡支撑件8弯折连接,第一构件91的另一端与第二构件92的一端弯折连接,且第二构件92弯向背离平衡支撑件8的一侧。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构件91水平设置,第二构件92竖直设置,第一构件91的右端与平衡支撑件8的下端连接,第一构件91的右端左端与第二构件92的上端连接。当压盖4在连接件5的牵引下向下移动时,第一构件91在第二构件92的反作用力下会与第二构件92和平衡支撑件8之间均产生形变,从而第二构件92和第一构件91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平衡支撑件8发生过大形变而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当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第二连接部71和第二摩擦部72,第二连接部71的一端与基座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摩擦部72弯折连接,压盖4将太阳能板压在基座1上时,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贴合。此时,由于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支架接触面积较大,可以避免平衡支撑件8底端与基座1发生相对滑动,而导致压盖4与太阳能板接触的一端翘起。为了增加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接触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成粗糙的摩擦面,例如橡胶或者摩擦凸块等。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当每个第二防滑结构7包括两个第二连接部71,两个第二连接部71远离基座1的一端各连接有一个第二摩擦部72,两个第二摩擦部72均弯折向对应的两个第二连接部71之间时,第一构件91第二摩擦部72贴合,第二构件92置于两个对应的第二摩擦部72之间,第二构件92被限制在对应的两个第二摩擦部72之间,进一步避免平衡支撑件8发生倾斜,从而保障平衡支撑件8的支撑作用。为了增加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构件91与第二摩擦部72接触的一侧也可以设置成粗糙的摩擦面,例如橡胶或者摩擦凸块等。

进一步地,连接件5为螺栓。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螺栓由上往下依次旋入压盖4和凸台3中,并最终将压盖4固定于凸台3上。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系统,由于其包含的太阳能板固定组件的基座1和凸台3通过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太阳能板设置于压盖4和基座1之间,通过操作连接件5即可实现对压盖4和基座1对太阳能板的夹紧与分离,从而实现太阳能板与基座1的快速安装与拆卸,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太阳能板的安装与拆卸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无需电焊与切割,无需浪费电能和天然气等能源,同时,不会产生任何环境污染,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绿色理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