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84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电机,具体是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的主要动力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公共设施、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特种电机指为了满足各类机械设备对其拖动电机性能要求的不同,而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的机械设备特殊需要而单独设计、制造的特殊专用电机,国民经济的增长为特种电机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电机在工作时,其内部容易产生大量热量,若不及时进行散热容易对生产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包括底座、固定脚板、减震缓冲组件和电机本体,所述底座两侧设有固定脚板,固定脚板为直角弯板,固定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一体成型式,增加固定脚板的强度且加工方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固定板侧面设有滑块,底座侧面开设有与滑块适配的滑轨,第一固定板通过滑块与滑轨的配合连接在底座上,第二固定板与底座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底座上方阵列设有减震缓冲组件,减震缓冲组件上方设有连接板;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套筒内,套筒中心设有铁芯,铁芯上端通过连接螺母与连接板连接,底座上开设有与套筒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弹簧内设置有橡胶柱体,橡胶柱体内均布设置导磁颗粒和磁靴,套筒内部底端还设置有电磁线圈,橡胶柱体上设置覆盖顶部和侧面的覆盖盘;所述连接板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本体,电机本体的机壳的顶部和侧面均布设有切斜设置的散热翅片,散热翅片与电机本体的机壳形成的凹槽内绕设有散热管。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卸荷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与螺纹孔孔径一致的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散热管为呈“S"形盘绕在电机本体的机壳的顶部和侧面上的水冷盘管。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的底面为紧贴电机本体的机壳的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的顶部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能增加固定脚板的强度,开设卸荷槽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通过这种结构,当底座安装在地面或者安装面上时,底座的下表面与固定脚板的第二固定板同时与电线杆上的安装部接触,底座的重量不会集中到固定脚板上,提高了固定脚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底座与地面或者安装面上的安装部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小了安全隐患;滑轨与滑块的配合以及螺纹孔和连接孔与螺栓或螺钉的配合,使固定脚板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当固定脚板现损坏时可更换新的,保证底座安装后的稳定性;减震缓冲组件根据电流产生不同的震动频率,配合机械振动传感反馈电路,达到自动调整的减震系统的性能,第二弹簧将系统受到的一次大能量冲击,转换为小能量的多次冲击,橡胶柱体将小能量的多次冲击次数减少,并减弱冲击的能量,达到了减震的目的,克服了传统的减震系统减震性能差的缺点,能实现自动实时调整弹簧减震系统的弹力,进而调整减震性能,其系统的结构设计简单实用;由于散热管倾斜绕设在散热翅片与电机本体的机壳形成的凹槽内,故散热管内气体的循环性较好,能够对散热管内低温气体的充分利用,散热管的底面为紧贴电机本体的机壳的弧形面,将散热管的底面为水平面,从而增大了散热管与电机本体的机壳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散热管的顶部为弧形,散热管内流动的低温气体能够将散热翅片以及电机本体的机壳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强散热特种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强散热特种电机中固定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强散热特种电机中减震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强散热特种电机,包括底座1、固定脚板2、减震缓冲组件3和电机本体5,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固定脚板2,固定脚板2为直角弯板,固定脚板2包括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2,且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2为一体成型式,增加固定脚板2的强度且加工方便,第一固定板21和第二固定板22之间设有加强筋24,加强筋24上开设有卸荷槽,加强筋24能增加固定脚板2的强度,开设卸荷槽能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固定板21侧面设有滑块25,底座1侧面开设有与滑块25适配的滑轨,第一固定板21通过滑块25与滑轨的配合连接在底座1上,第二固定板22与底座1的下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1上设有螺纹孔23,底座1上设有与螺纹孔23孔径一致的连接孔,可在螺纹孔23与连接孔内拧上螺栓或者螺钉,加以紧固,所述第二固定板22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拧进与安装孔适配的螺钉或螺栓,使底座1通过固定脚板2连接在地面或者安装面上,通过这种结构,当底座1安装在地面或者安装面上时,底座1的下表面与固定脚板2的第二固定板22同时与电线杆上的安装部接触,底座1的重量不会集中到固定脚板2上,提高了固定脚板2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底座1与地面或者安装面上的安装部的连接强度从而减小了安全隐患;滑轨与滑块25的配合以及螺纹孔23和连接孔与螺栓或螺钉的配合,使固定脚板2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当固定脚板2现损坏时可更换新的,保证底座1安装后的稳定性;所述底座1上方阵列设有减震缓冲组件3,减震缓冲组件3上方设有连接板4;所述减震缓冲组件3包括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套在套筒32内,套筒32中心设有铁芯38,铁芯38上端通过连接螺母39与连接板4连接,底座1上设有与套筒32适配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弹簧31内设置有橡胶柱体33,橡胶柱体33内均布设置导磁颗粒34和磁靴35,套筒32内部底端还设置有电磁线圈36,橡胶柱体33上设置覆盖顶部和侧面的覆盖盘37;减震缓冲组件3根据电流产生不同的震动频率,配合机械振动传感反馈电路,达到自动调整的减震系统的性能,第二弹簧31将系统受到的一次大能量冲击,转换为小能量的多次冲击,橡胶柱体将小能量的多次冲击次数减少,并减弱冲击的能量,达到了减震的目的,克服了传统的减震系统减震性能差的缺点,能实现自动实时调整弹簧减震系统的弹力,进而调整减震性能,其系统的结构设计简单实用;所述连接板4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本体5,电机本体5的机壳的顶部和侧面均布设有切斜设置的散热翅片7,散热翅片7与电机本体5的机壳形成的凹槽内绕设有散热管6,散热管6为呈“S"形盘绕在电机本体5的机壳的顶部和侧面上的水冷盘管,由于散热管6倾斜绕设在散热翅片7与电机本体5的机壳形成的凹槽内,故散热管6内气体的循环性较好,能够对散热管6内低温气体的充分利用,散热管6的底面为紧贴电机本体5的机壳的弧形面,将散热管6的底面为水平面,从而增大了散热管6与电机本体5的机壳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散热管6的顶部为弧形,散热管6内流动的低温气体能够将散热翅片7以及电机本体5的机壳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