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稳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3599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稳定器。



背景技术:

输油泵在长时间的运转下,定子磨损,输油时率下降,就要更换定子,而更换一个定子需要拆泵头、拉杆、定子等配件,一般采油站用泵为QGB380.3D、QGB380.2、QGB750.3三种泵型。

然而,泵出口短弯的重量在50千克以上,定子加转子重量的在100千克以上,每次更换一个定子最少需要4人,花费了时间和人力,员工体力消耗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稳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更换定子时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稳定器,其中,包括:底架;用于支撑待拆装定子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上,以支撑定子。

进一步地,定子稳定器还包括:抬升组件,抬升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与底架之间,以使支撑组件通过抬升组件可升降地安装在底架上。

进一步地,抬升组件包括: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第一抬升杆的第一端与底架铰接,第一抬升杆的第二端与第二抬升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抬升杆的第二端与支撑组件铰接;其中,第一抬升杆与第二抬升杆之间的夹角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改变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之间的夹角使支撑组件升降。

进一步地,第一抬升杆与第二抬升杆之间设置有铰接环,第一抬升杆的第二端和第二抬升杆的第一端均与铰接环可转动地连接,以在铰接环沿水平方向移动时使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之间的夹角张大或缩小。

进一步地,定子稳定器还包括操作杆,操作杆穿设在铰接环内并与铰接环螺纹连接,以在操作杆转动时使铰接环沿操作杆移动。

进一步地,操作杆上设置有摇动把手。

进一步地,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成对设置,抬升组件包括两对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两对第一抬升杆和第二抬升杆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抬升杆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第二抬升杆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齿,两个第一抬升杆通过各自的第一啮合齿相啮合,两个第二抬升杆通过各自的第二啮合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台;支撑轴承,支撑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支撑台上,支撑轴承的外圈用于与定子接触。

进一步地,支撑轴承为两个,两个支撑轴承相对设置,两个支撑轴承和支撑台之间形成定子支撑槽。

进一步地,底架包括底架本体和设置在底架本体上的移动轮。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稳定器通过设置底架和用于支撑待拆装定子的支撑组件,可以用于安装更换输油泵中的定子。其中,支撑组件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上,以使在更换定子时支撑定子。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将此定子稳定器放在定子下方,调节定子稳定器,以使定子稳定器中的支撑组件20与定子接触,对定子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更换定子时定子不能很好的进行定位的问题,进而使得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稳定器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底架;11、底架本体;12、移动轮;20、支撑组件;21、支撑台;22、支撑轴承;23、定子支撑槽;30、抬升组件;31、第一抬升杆;311、第一啮合齿;32、第二抬升杆;321、第二啮合齿;33、铰接环;40、操作杆;41、摇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子稳定器,请参考图1,包括:底架10;用于支撑待拆装定子的支撑组件20,支撑组件20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10上,以支撑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稳定器通过设置底架10和用于支撑待拆装定子的支撑组件20,可以用于安装更换输油泵中的定子。其中,支撑组件20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10上,以使在更换定子时支撑定子。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将此定子稳定器放在定子下方,调节定子稳定器,以使定子稳定器中的支撑组件20与定子接触,对定子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更换定子时定子不能很好的进行定位的问题,进而使得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省了人力。

为了实现定子稳定器的高度调节,定子稳定器还包括:抬升组件30,抬升组件30设置在支撑组件20与底架10之间,以使支撑组件20通过抬升组件30可升降地安装在底架10上。

在本实施例中,抬升组件30包括: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第一抬升杆31的第一端与底架10铰接,第一抬升杆31的第二端与第二抬升杆32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抬升杆32的第二端与支撑组件20铰接;其中,第一抬升杆31与第二抬升杆32之间的夹角大小可调节地设置,以通过改变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之间的夹角使支撑组件20升降。

可见,抬升组件30不仅可以使支撑组件20升降地安装在底架10上,还可以在不使用时收回抬升组件,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灵活好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第一抬升杆31与第二抬升杆32之间设置有铰接环33,第一抬升杆31的第二端和第二抬升杆32的第一端均与铰接环33可转动地连接,以在铰接环33沿水平方向移动时使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之间的夹角张大或缩小,以使支撑组件20左右移动,实现定子的准确定位,避免损伤定子两头的密封胶皮。

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稳定器还包括操作杆40,操作杆40穿设在铰接环33内并与铰接环33螺纹连接,以在操作杆40转动时使铰接环33沿操作杆40移动。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操作杆40上设置有摇动把手41,通过摇动把手41手动调节抬升组件30,这样的设置使得对操作杆40的操作更加方便。

为了使抬升组件30能够承受支撑组件20和定子的重量,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成对设置,抬升组件30包括两对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两对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相对设置。

为了使成对设置的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可靠连接并相对运动,第一抬升杆31上设置有第一啮合齿311,第二抬升杆32上设置有第二啮合齿321,两个第一抬升杆31通过各自的第一啮合齿311相啮合,两个第二抬升杆32通过各自的第二啮合齿321相啮合。这样,当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转动时,两个第一啮合齿311和两个第二啮合齿321便可以啮合转动,进而保证第一抬升杆31和第二抬升杆32的运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0包括:支撑台21;支撑轴承22,支撑轴承22的内圈套设在支撑台21上,支撑轴承22的外圈用于与定子接触。

优选地,支撑轴承22为两个,两个支撑轴承22相对设置,两个支撑轴承22和支撑台21之间形成定子支撑槽23,这样的设置使得定子能够固定在定子稳定器上。

为了实现定子稳定器的底架10包括底架本体11和设置在底架本体11上的移动轮12。通过在底架本体11上设置移动轮12,可以便于移动该定子稳定器,以便于对不同位置的定子进行拆卸。

优选地,移动轮12为四个,通过移动轮12实现定子稳定器的前后移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稳定器通过设置底架10和用于支撑待拆装定子的支撑组件20,可以用于安装更换输油泵中的定子。其中,支撑组件20可升降地设置在底架10上,以使在更换定子时支撑定子。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将此定子稳定器放在定子下方,调节定子稳定器,以使定子稳定器中的支撑组件20与定子接触,对定子起到支撑作用,解决了更换定子时定子不能很好的进行定位的问题,进而使得在更换定子的过程中减少了维修时间,节省了人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