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柜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404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柜体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体框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柜体大多是采用横梁和立柱焊接组装的形式,组装好的柜体虽然结构坚固,但会对运输等造成极大的不便,在运输中还存在对框架结构造成破坏的可能性。组装型材的好处是可以拆开运输,在使用场所进行安装,能够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但现有的组装式框架型材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现场组装连接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柜体框架,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连接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柜体框架,包括上横梁框架、下横梁框架和立柱型材,上横梁框架和下横梁框架各自包括八根横梁型材,八根横梁型材两两拼装形成四根横梁,这四根横梁首尾相连形成上横梁框架和下横梁框架,立柱型材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横梁框架和下横梁框架的四角,并通过连接件固定,立柱型材与横梁型材上具有外廓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位。

进一步地,横梁型材是多折横梁型材,立柱型材是多折立柱型材。

进一步地,该横梁型材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第一外板和横梁第二外板,横梁第一外板和横梁第二外板的一侧通过横梁第一折弯固定连接,横梁第一外板的另一侧通过横梁第二折弯连接横梁第三外板,横梁第二外板的另一侧通过横梁第三折弯连接横梁第四外板,横梁第三外板通过横梁第四折弯连接横梁第一内板,横梁第一内板通过横梁第五折弯连接横梁第二内板,横梁第二内板与横梁第四外板之间通过横梁第六折弯连接,横梁第一外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且向内凹进的横梁连接槽,横梁第二外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且向内凹进的横梁凹槽。

进一步地,横梁第一外板、横梁第二外板、横梁第三外板、横梁第四外板、横梁第一内板和横梁第二内板围成一个截面呈L形的型材。

进一步地,横梁第一内板和横梁第二内板上分别具有伸出于横梁第一外板、横梁第二外板、横梁第三外板和横梁第四外板两端的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耳的宽度,第一连接耳上设有第一连接孔,型材的其中一端还具有连接在横梁第三外板上的第三连接耳,第三连接耳上设有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耳的外侧边依次具有横梁第一直边、横梁第一斜边、横梁第二直边、横梁第三直边、横梁第四直边和横梁第五直边,横梁第一直边和横梁第一斜边之间、横梁第二直边和横梁第三直边之间以及横梁第四直边和横梁第五直边之间通过弧面连接,横梁第一直边与横梁第二直边平行,横梁第二直边与横梁第三直边垂直,横梁第三直边与横梁第四直边垂直,横梁第四直边与横梁第五直边垂直,横梁第一直边和横梁第二直边通过横梁第一斜边连接,横梁第五直边连接横梁第四外板,横梁第一直边、横梁第一斜边、横梁第二直边、横梁第三直边、横梁第四直边和横梁第五直边形成了第二连接耳的连接外廓。

进一步地,立柱型材包括立柱第一外板,立柱第一外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立柱第二外板和立柱第三外板,立柱第二外板和立柱第三外板的外表面与立柱第一外板外表面之间呈135°夹角,立柱第二外板通过立柱第一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四外板,立柱第三外板通过立柱第二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五外板,立柱第四外板通过立柱第三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六外板,立柱第五外板通过立柱第四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七外板,立柱第六外板通过立柱第五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八外板,立柱第七外板通过立柱第六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九外板,立柱第八外板通过立柱第七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一内板,立柱第九外板通过立柱第八折弯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二内板,立柱第一内板与立柱第二内板通过立柱第九折弯连接且相互垂直;立柱第一外板沿型材长度方向设有向内凹进的立柱连接槽,立柱第一内板和立柱第二内板上分别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的立柱凹槽。

进一步地,立柱第二外板、立柱第四外板、立柱第六外板和立柱第八外板形成第一W形外廓,立柱第三外板、立柱第五外板和立柱第七外板和立柱第九外板形成第二W形外廓,第一W形外廓和第二W形外廓与第二连接耳的连接外廓匹配且固定。

进一步地,立柱型材与两两拼装的横梁型材之间设有连接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横梁型材和立柱型材,通过对横梁型材和立柱型材的结构设计,提高了型材的结构强度和抗剪能力,并且型材可以拆开运输现场组装,横梁型材和立柱型材在现场组装时采用螺栓连接和焊接组合的连接方式,保证柜体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位放大图。

图3是横梁型材的透视图。

图4是横梁型材的截面图。

图5是横梁型材的侧视图。

图6是立柱型材的透视图。

图7是立柱型材的截面图。

图中标号:1-横梁第一外板,2-横梁第二外板,3-横梁第三外板,4-横梁第四外板,5-横梁第一折弯,6-横梁第二折弯,7-横梁第三折弯,8-横梁第四折弯,9-横梁第五折弯,10-横梁第六折弯,11-横梁第七折弯,12-横梁第八折弯,13-横梁第一内板,14-横梁第二内板,15-横梁连接槽,16-横梁凹槽,17-横梁方形孔,18-横梁圆形孔,19-横梁第一焊边,20-横梁第二焊边,21-第一连接耳,22-第二连接耳,23-横梁第一直边,24-横梁第一斜边,25-横梁第二直边,26-横梁第三直边,27-横梁第四直边,28-横梁第五直边,29-第一连接孔,30-第三连接耳,31-第二连接孔,32-连接件,33-第一连接板,35-立柱第一外板,36-立柱第二外板,37-立柱第三外板,38-立柱第四外板,39-立柱第五外板,40-立柱第六外板,41-立柱第七外板,42-立柱第八外板,43-立柱第九外板,44-立柱第一折弯,45-立柱第二折弯,46-立柱第三折弯,47-立柱第四折弯,48-立柱第五折弯,49-立柱第六折弯,50-立柱第七折弯,51-立柱第八折弯,52-立柱第九折弯,53-立柱第一内板,54-立柱第二内板,55-立柱连接槽,56-立柱凹槽,57-立柱第一焊边,58-立柱第二焊边,59-立柱第一折边,60-立柱第一折边,61-立柱方形孔,62-立柱圆形孔,63-第一安装孔,64-第二安装孔,65-第二连接板,66-上横梁框架,67-下横梁框架,68-横梁型材,69-立柱型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柜体框架,包括上横梁框架66、下横梁框架67和连接在上横梁框架66以及下横梁框架67四角的立柱型材69,上横梁框架66和下横梁框架67各自包括相互垂直的四根横梁型材68,八根横梁型材68两两拼装形成四根横梁,这两根横梁连接形成横梁框架的一个直角边,与另外两根横梁型材连接形成的另一个直角边拼装在一起,形成上横梁框架66和下横梁框架67,立柱型材69通过焊接和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上横梁框架66和下横梁框架67的四角,并通过连接件32固定,立柱型材67与横梁型材68上具有外廓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位,这个连接部位是指,立柱型材上的两个W形外廓和横梁型材上的连接片的外廓。

本实用新型的横梁型材68采用多折横梁型材,该横梁型材68包括相互垂直的横梁第一外板1和横梁第二外板2,横梁第一外板1和横梁第二外板2的一侧通过横梁第一折弯5固定连接,横梁第一外板1的另一侧通过横梁第二折弯6连接横梁第三外板4,横梁第一外板1和横梁第三外板3相互垂直,横梁第二外板2的另一侧通过横梁第三折弯7连接横梁第四外板4,横梁第二外板2和横梁第四外板4相互垂直,横梁第三外板3通过横梁第四折弯8连接横梁第一内板13,横梁第一内板13通过横梁第五折弯9连接横梁第二内板14,横梁第二内板14与横梁第四外板4之间通过横梁第六折弯10连接,横梁第一外板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且向内凹进的横梁连接槽15,横梁第二外板2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且向内凹进的横梁凹槽16。

型材挤压成型后,在横梁连接槽15的位置上以焊缝焊合形成闭口型材,由于横梁连接槽15是向内凹进的,因此焊接后焊缝不会超过型材的表面。

在横梁连接槽15所在的这一面上,横梁连接槽15将横梁第一外板1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横梁方形孔17和横梁圆形孔18,该横梁方形孔17和横梁圆形孔18沿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布置。

在横梁凹槽16所在的这一面上,横梁凹槽16将横梁第二外板2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多个横梁方形孔17和横梁圆形孔18,该横梁方形孔17和横梁圆形孔18沿型材的长度方向间隔地布置,横梁第一外板1和横梁第二外板2上横梁方形孔17和横梁圆形孔18的排列一致。

横梁连接槽15向内凹进的深度不小于型材的厚度,这样才能给焊接的接缝留出足够的空间,横梁连接槽15两侧分别设有与横梁连接槽15齐平的横梁第一焊边19和横梁第二焊边20,横梁第一焊边19和横梁第二焊边20分别通过横梁第七折弯11和横梁第八折弯12连接横梁第一外板1,横梁第一焊边19和横梁第二焊边20的宽度不小于横梁连接槽15的槽宽度,通过横梁第一焊边19、横梁第二焊边20以及用于连接的横梁第七折弯11和横梁第八折弯12,起到对焊接接缝的加强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型材中,横梁第一折弯5、横梁第二折弯6、横梁第三折弯7、横梁第四折弯8、横梁第五折弯9和横梁第六折弯10的弯折半径相同。

为了起到更好的增加强度和抗剪力的作用,横梁凹槽15设计成截面呈半圆形,该半圆形横梁凹槽的深度(即半圆形的内径)不超过的弯折半径长度。

当横梁连接槽15被焊上后,横梁第一外板1、横梁第二外板2、横梁第三外板3、横梁第四外板4、横梁第一内板13和横梁第二内板14围成一个截面呈L形的闭合空间,使得横梁型材68形成一个截面呈L形的闭口型材。

为了便于组装,横梁第一内板13和横梁第二内板14上分别具有伸出于横梁第一外板1、横梁第二外板1、横梁第三外板3和横梁第四外板4两端的第一连接耳21和第二连接耳22,第一连接耳21与第二连接耳22相互垂直,并且,第一连接耳21的宽度大于第二连接耳22的宽度,第一连接耳2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2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21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29,第一连接耳21起到主要的连接作用,第二连接耳22起到辅助连接以及定位的作用,出于组装和形状匹配的考虑,第二连接耳22的外侧边依次具有横梁第一直边23、横梁第一斜边24、横梁第二直边25、横梁第三直边26、横梁第四直边27和横梁第五直边28,横梁第一直边23和横梁第一斜边24之间、横梁第二直边25和横梁第三直边26之间以及横梁第四直边26和横梁第五直边27之间通过弧面连接,横梁第一直边23与横梁第二直边25平行,横梁第二直边25与横梁第三直边26垂直,横梁第三直边26与横梁第四直边27垂直,横梁第四直边27与横梁第五直边28垂直,横梁第一直边23和横梁第二直边25通过横梁第一斜边24连接,横梁第五直边28连接横梁第四外板4。

横梁型材的其中一端还具有连接在横梁第三外板3上的第三连接耳30,第三连接耳30上设有第三连接孔31,在组装时,先将四根横梁型材两两并排拼装在一起,形成两根横梁,这两根横梁与另外两根横梁拼装成上横梁框架和下横梁框架,并通过螺栓分别穿过两个第三连接耳30上的第二连接孔31固定连接,形成横梁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型材是多折立柱型材,包括立柱第一外板35,立柱第一外板35的两端分别连接立柱第二外板36和立柱第三外板37,立柱第二外板36和立柱第三外板37的外表面与立柱第一外板35外表面之间呈135°夹角,立柱第二外板36通过立柱第一折弯44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四外板38,立柱第三外板37通过立柱第二折弯45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五外板39,立柱第四外板38通过立柱第三折弯46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六外板40,立柱第五外板39通过立柱第四折弯47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七外板41,立柱第六外板41通过立柱第五折弯48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八外板42,立柱第七外板41通过立柱第六折弯49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九外板43,立柱第八外板42通过立柱第七折弯50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一内板53,立柱第九外板43通过第八立柱折弯51连接与其垂直的立柱第二内板54,立柱第一内板53与立柱第二内板54通过第九立柱折弯52连接且相互垂直。

立柱第二外板36与立柱第四外板38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立柱第四外板38与立柱第六外板40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立柱第六外板40与立柱第八外板42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立柱第八外板42与立柱第一内板53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立柱第三外板37与立柱第五外板39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立柱第五外板39与立柱第七外板41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外,立柱第七外板41与立柱第九外板43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立柱第九外板43与立柱第二内板54之间形成的夹角朝内。

立柱第三外板37和立柱第二外板36长度相同,立柱第四外板38、立柱第五外板39、立柱第六外板40和立柱第七外板41的长度相同且小于立柱第二外板36和立柱第三外板37的长度,立柱第八外板42和立柱第九外板43长度相同且大于立柱第二外板36和立柱第三外板37的长度。

由此形成了整体上呈三角形、两边具有对称的W形外廓的型材框架。

立柱第一外板35沿型材长度方向设有向内凹进的立柱连接槽55,立柱第一内板53和立柱第二内板54上分别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的立柱凹槽56。

立柱连接槽55向内凹进的深度不小于型材的厚度,立柱连接槽55两侧分别设有与立柱连接槽55齐平的立柱第一焊边57和立柱第二焊边58,立柱第一焊边57和立柱第二焊边58分别通过立柱第一折边59和立柱第二折边60连接立柱第一外板35。

立柱连接槽55为通槽,即,立柱连接槽55在长度方向上贯穿整个立柱第一外板35,且贯通立柱第一外板35的厚度,是一个开口槽,立柱连接槽55需要通过焊接合拢,使得立柱型材形成一个闭口型材。

立柱连接槽55位于立柱第一外板35的中部,立柱第二外板36、立柱第四外板38、立柱第六外板40和立柱第八外板42形成的第一W形外廓与立柱第三外板37、立柱第五外板39和立柱第七外板41和立柱第九外板43形成的第二W形外廓相对于立柱连接槽55对称。

立柱凹槽56分别设置在立柱第一内板53和立柱第二内板54上且向型材内部凹进。立柱凹槽56分别将立柱第一内板53和立柱第二内板54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均设有沿型材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立柱方形孔61和立柱圆形孔62。立柱凹槽56的截面呈半圆形,且立柱凹槽56向内凹进的深度不超过各个立柱折弯的弯折半径的长度。

为了便于组装,立柱第一外板35的两端设有第一安装孔63,立柱第一内板53和立柱第二内板54在靠近的部位(即立柱凹槽56以内的部位,如图6所示)分别设有第二安装孔64。

组装时,将立柱型材69竖直放置到横梁框架上,立柱型材69的头部安装连接件32并以螺栓固定,将横梁型材的横梁第二直边25、横梁第三直边26、横梁第四直边27以及横梁第五直边28焊接到立柱型材69的两个W形外廓上固定,在立柱型材69与单根横梁型材68的交接处设有三角形的第一连接板33起加固作用,两根拼合的横梁之间通过弯折的第二连接板65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形成柜体框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