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火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07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火桥架,属于供配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架作为供配电领域用于固定线缆的装置,其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目前的桥架一般无防火功能,而线缆起火火势蔓延速度快,处理不当易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若没有及时处理火灾发展严重则会造成人员损失,故现有的桥架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目前的桥架结构一般为由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的槽型结构,该结构是一体成型结构,在横向尺寸上宽度固定,无法满足实际安装中不同线缆的宽度要求。另外,现有的桥架结构形状一般为固定式,无法变形,在运输中无法通过变形减少占用空间,从而无法实现便捷以及更大量地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一旦发生警情可立即灭火,把火情和危害控制在最小的桥架;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向尺寸可调,可根据实际安装中不同线缆的宽度要求进行宽度调整的防火桥架;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通过形变减小占用空间,运输量大,并且变形后运输中更易保存,不易发生由于磕碰导致的变形、破损的防火桥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火桥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的底端设置有向内的下翻边,所述侧板的顶端设置有向内的上翻边,所述上翻边的下表面设置有N级阶梯状凸起,所述阶梯状凸起靠近所述侧板处为第一级台阶,所述阶梯状凸起远离所述侧板处为第N级台阶,两所述下翻边之间由若干横担相连;所述阶梯状凸起内填充有细砂,所述第N级台阶的底面为活动门,所述活动门的一边与所述第N级台阶相铰接,所述活动门的另一边与所述第N级台阶之间通过电磁开关相连,所述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设置于所述侧板上的火警报警器相连。

所述横担为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内杆和分别外包所述内杆两端的两个外杆,所述外杆与内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外杆的末端与下翻边相连。

所述滑动连接包括滑轨滑道式连接。

N为≥3的自然数。

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与所述下翻边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孔,螺钉穿过两所述圆孔后由螺母固定,所述螺钉的杆部的直径较所述圆孔的直径小3~6mm,所述螺钉的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的直径。

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或CPU。

所述火警报警器包括感温报警器和/或感烟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火桥架,阶梯状凸起内填充的细砂、活动门、电磁开关、控制器与火警报警器的组合设置,一旦发生线缆着火,火警报警器检测到后,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打开活动门,细砂靠重力快速落至线缆上,实现快速灭火,进而把火情和危害控制在最小;伸缩杆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尺寸可调,可根据实际安装中不同线缆的宽度要求进行宽度调整,通用性强,灵活性强;阶梯状凸起的设置,有效避免线缆从线槽滑脱,并且避免划伤线缆;伸缩杆的两端与下翻边之间通过螺钉活动连接的设置,通过调整两侧板之间的前后距离,伸缩杆即可呈斜向,使两下翻边和/或两上翻边的侧面可相接触,即使本桥架可发生变形,变形后的桥架宽度变小,所占空间变小,在固定的运输空间内可有效增加桥架的运输量,并且变形后,两下翻边和/或两上翻边的侧面相接触后,承重空间变小,桥架的内部被完全保护起来,故运输过程中更易保存,不易发生由于磕碰导致的变形、破损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火桥架,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侧板1,所述侧板1的底端设置有向内的下翻边2,所述侧板1的顶端设置有向内的上翻边3,所述上翻边3的下表面设置有N级阶梯状凸起4,所述阶梯状凸起4靠近所述侧板1处为第一级台阶,所述阶梯状凸起4远离所述侧板1处为第N级台阶,两所述下翻边2之间由若干横担5相连;所述阶梯状凸起4内填充有细砂,所述第N级台阶的底面为活动门10,所述活动门10的一边与所述第N级台阶相铰接,所述活动门10的另一边与所述第N级台阶之间通过电磁开关相连,所述电磁开关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设置于所述侧板1上的火警报警器相连。

所述横担5为伸缩杆。

所述伸缩杆包括位于中间的内杆6和分别外包所述内杆6两端的两个外杆7,所述外杆7与内杆6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外杆7的末端与下翻边2相连。

所述滑动连接包括滑轨滑道式连接。

N为≥3的自然数。

所述伸缩杆的两端与所述下翻边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圆孔8,螺钉9穿过两所述圆孔8后由螺母固定,所述螺钉9的杆部的直径较所述圆孔8的直径小3~6mm,所述螺钉9的头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孔8的直径。

所述控制器包括MCU或CPU。

所述火警报警器包括感温报警器和/或感烟报警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