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压的K线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315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K线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过压的K线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带有ECU的发动机在出厂前必须要经过ECU检测,其中部分设备间的通信,需要通过K线通讯装置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K线通讯没有设计防过压功能,这就使得在使用时,容易造成K线通讯装置烧坏,而影响生产,在K线通讯装置被损坏并且还能够进行检测时,K线通讯装置容易使传输的数据出现错误,从而使得ECU检测结果出现偏差,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甚至使得在使用时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过压的K线通讯装置,可以有效提高防过压能力,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一种防过压的K线通讯装置,包括用于与ECU进行连接的K线端、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端和用于与硬件接口连接的接收端和发送端,还包括用于对通信导通控制的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用于对K线端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第四电阻与K线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接收端连接并且还通过一用于稳定接收端输出电位的第五电阻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一用于对第一三极管输入电源进行稳定的第二电阻与电源端连接,从而形成接收防过压电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一用于限流的第八电阻与发送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K线端连接并且还通过一用于对第二三极管输入电源进行稳定的第七电阻与电源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从而形成发送防过压电路。

优选地,所述电源端依次通过用于对输入电源进行限流的第一电阻和用于对电源端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定电压值的第一二极管进行串联后与地线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的连接端与第二电阻和第七电阻,形成限流和稳压的输入电源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为90KΩ-150KΩ,所述第二电阻为100Ω-300Ω,所述第七电阻为300Ω-600Ω。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两端的稳定输入电压为直流24V。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并联有用于确保第一三极管的放大电位差的第三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阻和第二二极管并联连接并且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电阻为150KΩ-250KΩ。

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一用于确保第二三极管基极输入电压稳定的第三二极管与地线连接,其中,第三二极管的正极与地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还依次通过与一用于限流的第六电阻和一用于对接收信号时进行发光显示的发光二极管串联后与地线连接,从而形成接收指示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四电阻为2.5KΩ-3KΩ,第八电阻为8KΩ-12KΩ。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第一三极管的和第二三极管,通过各稳压限流结构,可以有效提高防过压能力,防过电压对K线通讯装置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成本低,从而以较小的成本解决防过压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能够使电源端稳定工作电压为24V,并且电流不会对元件造成损坏,形成稳压保护电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接收端设置发光二极管,能够对接收信号的过程进行提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过压的K线通讯装置,包括用于与 ECU进行连接的K线端2、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端1和用于与硬件接口连接的接收端3和发送端4,还包括用于对通信导通控制的第一三极管X1和第二三极管X2;第一三极管X1的基极通过一用于对K线端2输入信号进行降压的第四电阻R4与K线端2连接,第一三极管X1的集电极与接收端3连接并且还通过一用于稳定接收端3输出电位的第五电阻R5与地线连接,第一三极管X1的发射极通过一用于对第一三极管X1输入电源进行稳定的第二电阻R2与电源端1 连接,从而形成接收防过压电路;第二三极管X2的基极通过一用于限流的第八电阻R8与发送端4,第二三极管X2的集电极与K线端2连接并且还通过一用于对第二三极管X2输入电源进行稳定的第七电阻R7与电源端1连接,第二三级管X2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从而形成发送防过压电路。

电源端1依次通过用于对输入电源进行限流的第一电阻R1和用于对电源端 1输入电压稳定在设定电压值的第一二极管D1进行串联后与地线连接,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的连接端与第二电阻R2和第七电阻R7,形成限流和稳压的输入电源电路。第一二极管D1两端的稳定输入电压为直流24V。

第一电阻R1为100KΩ,第二电阻R2为200Ω,第七电阻R7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7KΩ,第八电阻R8为10KΩ。

此外,第一电阻R1还可以为90KΩ或120KΩ或150KΩ,所述第二电阻 R2还可以为100Ω或300Ω,所述第七电阻R7还可以为300Ω或400Ω或600Ω,第四电阻R4还可以为2.5KΩ或3KΩ,第八电阻R8为8KΩ或11KΩ或12KΩ。

在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X1和第二三极管X2选择小功率三极管,接收端3 和发送端4设置为异步传输标准接口RS-232的两个端口,K线端2接ECU的K 线通讯线,可进行读写ECU的数据,电源端1接直流+24V电源,地线接直流-24V 电源。第五电阻R5设置为1KΩ。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电阻R2和第七电阻R7阻值的选择使得,第一三极管X1和第二三极管X2的能够在稳定的电源下工作,使得接发的信号电压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D1的选择,形成稳压保护电路,能够使电源端稳定工作电压为24V,并且电流不会对元件造成损坏,从而使得接发的信号电压稳定。

第一三极管X1的发射极和基极间并联有用于确保第一三极管X1的放大电位差的第三电阻R3和第二二极管D2,第三电阻R3和第二二极管D2并联连接并且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一三极管X1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为200KΩ。此外,第三电阻R3还可以为150KΩ或180KΩ或220KΩ或250KΩ。

第二三极管X2的基极还通过一用于确保第二三极管X2基极输入电压稳定的第三二极管D3与地线连接,其中,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与地线连接。

接收端3还依次通过与一用于限流的第六电阻R6和一用于对接收信号时进行发光显示的发光二极管D4串联后与地线连接,从而形成接收指示电路。此外,发送端4也可以设置发光二极管进行发送信息提示,并且接收端3和发送端4 通过选择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进行区分。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电阻R6设置为1KΩ,并且各电阻都是根据一般工作时使用的直流24V电源进行选择的,以使本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能佳。

在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在需要检测时,将本装置的K线端2与ECU的K线通讯线连接,电源端1接直流24V电源,接收端3和发送端4分别与采用的DB-9 接口的2号引脚和3号引脚连接;在接收来自ECU的信号时,信号通过K线端2 进入,通过第四电阻R4降压后,触发第一三极管X1的通断,电源端1的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降压与限流后,通过第一三极管X1到接收端 3,使得K线端2输入信号转换成设定电压的信号输出,并通过发光二极管D4 进行提示;在向ECU发送信号时,发送的信号通过第八电阻R8进行限流后,触发第二三极管X2的通断,电源端1的电压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降压与限流后,通过第二三极管X2形成回路,K线端2输出信号的电压大小为第二三极管X2集电极的电压大小并且稳定。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提高防过压能力,防过电压对K线通讯装置的损坏,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