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752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电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箱。



背景技术:

电箱作为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箱中一般布置着电路元件、气路元件和油路元件,要求具有防水能力强,散热效果好,各种元件布局合理美观,安装方便。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数控设备随着3C产业的迅速发展,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小型数控设备本身结构的限制,要求电箱尺寸不能太大,因而现有的小型数控设备的电箱中只包含电路元件,气路和油路元件单独再找地方进行布置,造成元件分散,走线繁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箱,旨在实现电线的合理布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腔划分为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第四安装区,以及第五安装区;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区位于所述箱体上部,用于安装电路元件;

所述第二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一侧,用于安装气路元件;

所述第三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下方,用于安装防干扰元件;

所述第四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的一侧,且所述第四安装区与所述第三安装区具有相同的高度,用于安装Y轴电机;

所述第五安装区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区远离所述第三安装区的一侧,且所述第五安装区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安装区的高度,用于安装油路元件。

可选的,所述电路元件包括驱动器、继电器,以及IO板。

可选的,所述气路元件包括过滤器、减压阀,以及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防干扰元件包括变频器。

可选的,所述油路元件包括油排。

可选的,所述箱体包括背板、与所述背板相对设置的面板、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于所述背板与所述面板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安装区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面板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区的位置设有百叶窗;对应所述第四安装区的位置设有检修口与盖板;对应所述第五安装区的位置设有进线管口。

可选的,所述背板对应第二安装区的位置设有出线管口。

可选的,所述顶板设有吊环。

可选的,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箱内部进行区域划分,以规划各元件的安装位置,进而实现了各元件的合理布局,有效降低了元件之间的干扰,提升了电箱的散热效果;同时使得电箱内部结构较为整洁与紧凑,方便走线的同时,可以减小电箱的整体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箱。

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布局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对安装区的划分,并不代表实体结构);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箱一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箱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的内腔划分为第一安装区110、第二安装区120、第三安装区130、第四安装区140,以及第五安装区150。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区110位于所述箱体100上部,用于安装电路元件(包括驱动器、继电器,以及IO板等)。所述第二安装区12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0的一侧,用于安装气路元件(包括过滤器、减压阀,以及电磁阀等)。所述第三安装区130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0下方,用于安装防干扰元件(包括变频器等)。所述第四安装区140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130的一侧,且所述第四安装区140与所述第三安装区130具有相同的高度,用于安装Y轴电机。所述第五安装区150位于所述第四安装区140远离所述第三安装区130的一侧,且所述第五安装区15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四安装区140的高度,用于安装油路元件(包括油排等)。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00包括背板101、与所述背板101相对设置的面板102、设于所述背板101与所述面板10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顶板103与底板104,以及设于所述背板101与所述面板102之间,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05与第二侧板106;所述第一安装区110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05与所述顶板10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安装区120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06与所述顶板103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安装区130位于所述第一侧板105与所述底板104的连接处。所述第五安装区150位于所述第二侧板106与所述底板104的连接处。所述第四侧板位于所述第三安装区130与所述第五安装区150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板105靠近所述底板104的一端(也即,对应所述第三安装区130的位置)设有风扇152;所述面板102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区110的位置设有百叶窗121;所述风扇152用于将外部空气抽入所述箱体100内,抽入箱体100内的外部空气依次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区130、与第一安装区110,对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区130内的防干扰元件,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区110内的电路元件进行降温后,由所述百叶窗121排出所述箱体100外。

进一步的,所述面板102对应所述第四安装区140的位置设有检修口(未图示)与盖板122,所述盖板122与所述面板102可拆卸连接(比如,螺钉锁合连接等),并覆盖于所述检修口,以方便打开所述检修口,实现对所述箱体100的各元件的检修,同时避免灰尘等由所述检修口进入所述箱体100内。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101对应第二安装区120的位置设有出线管口112;所述面板102对应所述第五安装区150的位置设有进线管口124。所述进线管口124用于将所述箱体100内的各元件的线缆(包括电缆、气管、油管等)引入所述箱体100。所述出线管口112用于将连接所述箱体100内的各元件的线缆(包括电缆、气管、油管等)引出所述箱体100,并引向机台。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103设有吊环,以方便对所述电箱的搬运。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箱内部进行区域划分,以规划各元件的安装位置,进而实现了各元件的合理布局,有效降低了元件之间的干扰,提升了电箱的散热效果;同时使得电箱内部结构较为整洁与紧凑,方便走线的同时,可以减小电箱的整体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