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节锂离子电池线性充电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392发布日期:2018-08-08 00:2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单节锂离子电池线性充电器电路。



背景技术:

锂电池充电管理IC 广泛应用与电子消费类产品,作为电子产品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有的锂电池充电管理IC电压,主要以线性控制为主,电流精度差比较大、没有过流、过温保护、待机损耗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流精度高、有过流、过温保护、待机损耗低的单节锂离子电池线性充电器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一种单节锂离子电池线性充电器电路,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USB接口J1,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4脚接USB接口J1的1脚,所述USB接口J1的4脚接地;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5脚经电阻R2后接地,2脚接地,3脚接电源BAT1的正极,电源BAT1的负极接地,电源BAT1并联有电容C2;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1脚接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K端,所述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R端顺序串接电阻R3和电容C1后接地,该电阻R3后经电阻R1与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1脚相连;所述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G端经电阻R4后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流精度高、有过流、过温保护、待机损耗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节锂离子电池线性充电器电路,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双色发光二极管LED1以及USB接口J1,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4脚接USB接口J1的1脚,所述USB接口J1的4脚接地;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5脚经电阻R2后接地,2脚接地,3脚接电源BAT1的正极,电源BAT1的负极接地,电源BAT1并联有电容C2;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1脚接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K端,所述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R端顺序串接电阻R3和电容C1后接地,该电阻R3后经电阻R1与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1脚相连;所述双色光敏二极管LED1的G端经电阻R4后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充电管理IC U1的型号为4054,其由于采用了内部PMOSFET 架构,加上防倒充电路,所以不需要外部检测电阻器和隔离二极管。热反馈可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以便在大功率操作或高环境温度条件下对芯片温度加以限制。充电电压固定于4.2V,而充电电流可通过一个电阻器进行外部设置。当充电电流在达到最终浮充电压之后降至设定值1/10 时,4054 将自动终止充电循环。当输入电压(交流适配器或USB 电源)被拿掉时,4054 自动进入一个低电流状态,将电池漏电流降至2uA 以下。也可将4054 置于停机模式,以而将供电电流降至45uA。4054 的其他特点包括充电电流监控器、欠压闭锁、自动再充电和一个用于指示充电结束和输入电压接入的状态引脚。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PMOSFET防倒充电路,热反馈可对充电电流进行调节、自动终止充电循环及待机功耗、安全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