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装配配电箱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864发布日期:2018-08-10 21:2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装配配电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箱在生产、组装时,通常是将配电箱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在配电箱内进行电器部件安装和连接,工人需站立弯腰进行安装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不利于配电箱的转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装配配电箱的装置,通过调节块上面定位孔和托盘上的安装孔的设计,使得托盘可以按不同角度固定于工作台上,实现工作人员能够坐在工作台前安装电器部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装配配电箱的装置,它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操作台和产品,所述的操作台两边设置有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操作台后面设置有背板,所述的背板与操作台之间设置有与调节块配合的托盘,所述的托盘底部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挡板,所述的托盘两侧开设有与定位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和定位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托盘上部与背板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挡板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卡位装置,所述的卡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挡板左边的夹紧块一和设置在挡板右边的夹紧块二,所述的夹紧块二上设置有与产品配合的夹紧气缸,所述的夹紧气缸连接到气泵。

进一步的,所述的托盘中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托盘通过铰链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座由角钢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调节块上面定位孔和托盘上的安装孔的设计,使得托盘可以按不同角度固定于工作台上,实现工作人员能够坐在工作台前安装电器部件,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卡位装置的设置,使得产品在托盘上更加稳定,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电器件是更加方便,稳定。

3、通过托盘中部支撑杆的设置,使得托盘能绕支撑杆旋转,可以改变托盘的的倾斜角度,方便工作人员调整到需要的角度进行工作,使工作台能够适应不同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提高生产效率。

4、通过将角钢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使得基座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装配配电箱的装置示意图。

图2为托盘正面示意图。

图中所述标注文字表示为:1、基座;2、操作台;3、调节块;301、定位孔;4、托盘;401、安装孔;402、挡板;5、铰链;6、支撑杆;7、背板;8、产品;9、夹紧块一;10、夹紧块二;11、夹紧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为:一种方便装配配电箱的装置,它包括基座1以及设置在基座1上的操作台2和产品8,所述的操作台2两边设置有调节块3,所述的调节块3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301,所述的操作台2后面设置有背板7,所述的背板7与操作台2之间设置有与调节块3配合的托盘4,所述的托盘4底部设置有与产品8配合的挡板402,所述的托盘4两侧开设有与定位孔301配合的安装孔401,所述的安装孔401和定位孔30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的托盘4上部与背板7接触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挡板402上设置有与产品8配合的卡位装置,所述的卡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挡板402左边的夹紧块一9和设置在挡板402右边的夹紧块二10,所述的夹紧块二10上设置有与产品8配合的夹紧气缸11,所述的夹紧气缸11连接到气泵。

优选的,所述的托盘4中部铰接有支撑杆6,所述的支撑杆6与托盘4通过铰链5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基座1由角钢焊接而成。

具体使用时,将基座1上安装孔401和定位孔301中的螺栓取下,滑动托盘4,使托盘4绕支撑杆6转动,当托盘4滑到适合操作人员适合的角度时,将安装孔401和定位孔301中的螺栓装上,然后进行配电箱的装配工作,将产品放在托盘4上,启动压紧气缸,使的压紧气缸压紧产品,同时挡板402防止产品8下滑,将产品固定在托盘4上,然后将产品内的元器件装入固定位置,装好后松开压紧气缸11,卸下安装好的产品,重新放上另一个空的产品,继续下一个安装,重复上述工序,完成整个装配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因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