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829发布日期:2018-08-07 11:30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方式之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等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因此,深入研究和利用太阳能资源,对缓解资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太阳能组件也与时俱进。然而,该太阳能组件在制作过程中会存在很多的质量问题,这就需要技术部和质量部通力合作,并把各种问题汇总起来,进而对出现频率最高的几项进行重点分析,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组件制作的成本。

其中,双面双玻边框组件是一种常见的太阳能组件。而为了保证背板电池不被边框遮挡,现有的边框组件增大了留白区域,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现场作业较为复杂,不利于现场快速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满足工程需要,提出一种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通过使用模块化安装方式,能快速安全的完成大量双玻组件的现场安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包括边框长边以及边框短边,所述边框长边和所述边框短边通过卡扣装置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且所述边框长边和所述边框短边的结合处套设有护角;所述边框长边以及所述边框短边与所述太阳能双玻组件之间的空隙均通过硅胶填充,所述边框长边以及所述边框短边与所述护角之间的空隙均通过硅胶填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一卡扣结构,所述边框短边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尾端连接在一起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上卡爪与所述下卡爪上下相对设置,将所述边框短边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扣装置包括第二卡扣结构以及第三卡扣结构,所述边框长边通过所述第二卡扣结构或第三卡扣结构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卡扣端以及第一抱扣端,所述第三卡扣结构包括卡扣端以及第二抱扣端;所述卡扣端包括一端部以及沿所述端部的一侧延伸的上卡爪与下卡爪,所述上卡爪与所述下卡爪上下相对设置,将所述边框长边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所述第一抱扣端包括沿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抱扣端包括沿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为相互匹配的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连接头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连接片与第一下连接片,所述第一上连接片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第一上连接片的自由端与第一下连接片的自由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上连接片的第一端与第一下连接片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母连接头包括一尾端以及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连接片与第二下连接片,第二上连接片与第二下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尾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端部连接,且所述尾端的竖直长度大于所述端部的竖直长度;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匹配时,所述公连接头的第一上连接片与第一下连接片卡在所述母连接头的端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多个太阳能双玻组件连接时,相邻两太阳能双玻组件中的一太阳能双玻组件的一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另一太阳能双玻组件的一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三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的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三卡扣结构的第二连接头匹配连接;且最外侧的太阳能双玻组件的外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连接,且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第一抱扣端与一支架匹配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卡口,所述卡口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第一抱扣端匹配,所述第一抱扣端卡入所述卡口内实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角的两边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边框长边和所述边框短边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长边、边框短边以及所述护角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通过卡扣装置将边框长边和边框短边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可方便现场快速安装,减少安装成本。

2)通过在边框长边和边框短边的结合处套设有护角,从而增加了太阳能双玻组件的机械强度。

3)通过对边框长边以及边框短边与太阳能双玻组件之间的空隙填充硅胶,且边框长边以及边框短边与护角之间的空隙均填充硅胶,从而解决了双玻双面组件的边框阴影遮挡问题,可减小双玻双面组件的留白区域,有效降低组件成本;而传统的边框双玻双面组件在设计初考虑到边框阴影遮挡,在常规组件的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边框双玻双面组件的边缘留白区域,使组件成本有了一定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安装结构的总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中其边框短边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对应图1中其边框长边的第一种形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对应图1中其边框长边的第二种形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对应图1中加强护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对应图1中支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组件连接中相邻两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连接关系局部放大图;

图8为太阳能双玻组件与支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边框长边,2-卡扣装置,3-短边,4-护角,5-第一卡扣结构,6-第二卡扣结构,61、71-卡扣端,62-第一抱扣端,7-第三卡扣结构,72-第二抱扣端,8-双玻组件,9-支架,10-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考图1至图8,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包括边框长边1以及边框短边3,所述边框长边1和所述边框短边3通过卡扣装置2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边缘上,且所述边框长边1和所述边框短边3的结合处套设有护角4;所述边框长边1以及所述边框短边3与所述太阳能双玻组件8之间的空隙均通过硅胶填充,所述边框长边1以及所述边框短边3与所述护角4之间的空隙均通过硅胶填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双玻组件边框结构,通过卡扣装置将边框长边和边框短边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的边缘上,可方便现场快速安装,减少安装成本。通过在边框长边和边框短边的结合处套设有护角,从而增加了太阳能双玻组件的机械强度。通过对边框长边以及边框短边与太阳能双玻组件之间的空隙填充硅胶,且边框长边以及边框短边与护角之间的空隙均填充硅胶,从而解决了双玻双面组件的边框阴影遮挡问题,可减小双玻双面组件的留白区域,有效降低组件成本;而传统的边框双玻双面组件在设计初考虑到边框阴影遮挡,在常规组件的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边框双玻双面组件的边缘留白区域,使组件成本有了一定提高。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装置2包括第一卡扣结构5,所述边框短边3通过第一卡扣结构5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边缘上,所述第一卡扣结构5包括尾端连接在一起的上卡爪以及下卡爪,所述上卡爪与所述下卡爪上下相对设置,将所述边框短边3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边缘上,如图2所示。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级图4所示,所述卡扣装置2包括第二卡扣结构6以及第三卡扣结构7,所述边框长边1通过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或第三卡扣结构7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边缘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包括卡扣端61以及第一抱扣端62,所述第三卡扣结构7包括卡扣端71以及第二抱扣端72;所述卡扣端61、71包括一端部以及沿所述端部的一侧延伸的上卡爪与下卡爪,所述上卡爪与所述下卡爪上下相对设置,将所述边框长边1卡接于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边缘上;所述第一抱扣端62包括沿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抱扣端72包括沿所述端部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为相互匹配的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

其中,所述公连接头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上连接片与第一下连接片,所述第一上连接片与所述第一下连接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端部连接,其另一端为自由端,且第一上连接片的自由端与第一下连接片的自由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第一上连接片的第一端与第一下连接片的第一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母连接头包括一尾端以及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上连接片与第二下连接片,第二上连接片与第二下连接片的一端与所述尾端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端部连接,且所述尾端的竖直长度大于所述端部的竖直长度;公连接头与母连接头匹配时,所述公连接头的第一上连接片与第一下连接片卡在所述母连接头的端部上。

当多个太阳能双玻组件连接时,相邻两太阳能双玻组件中的一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一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6连接,另一太阳能双玻组件8的一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三卡扣结构7连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的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三卡扣结构7的第二连接头匹配连接,如图7所示;且最外侧的太阳能双玻组件的外侧的边框长边通过第二卡扣结构6连接,且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第一抱扣端与一支架9匹配连接,如图8所示。其中,如图6及图8所示,所述支架9包括边框,所述边框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置有一卡口10,所述卡口10与所述第二卡扣结构6第一抱扣端匹配,所述第一抱扣端卡入所述卡口10内实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角4的两边通过螺栓分别与所述边框长边1和所述边框短边3固定,护角4的立体结构如图5所示。其中,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边框长边1、边框短边3以及所述护角4的材质均为铝合金。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