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804发布日期:2018-08-14 18:1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充电装置大多存在充电插口少,无法同时为多个移动终端充电的问题。而且必须要用数据线连接手机与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的现有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使手机充电更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充电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由四个面围成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充电接口;手机固定槽,所述手机固定槽设置于所述上表面,所述手机固定槽用于收容手机,所述手机固定槽具有底部,所述底部上设有顶部充电接口,所述顶部充电接口可以与手机充电接口直接电连接;以及电池,所述电池位于所述壳体内部。

其中,还包括外接充电口,所述外接充电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侧壁的每个壁面上还设置有拿取部,所述拿取部向所述壳体方向凹陷并且连接至所述上表面。

其中,所述手机固定槽深2cm。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充电装置,通过手机固定槽固定手机,并通过手机固定槽底部的顶部充电接口,可以实现手机与多功能充电装置直接电连接,为充电提供了便利,无需额外的充电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功能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功能充电装置1可以包括壳体110、手机固定槽11以及电池(图未示)。多功能充电装置1可以为移动终端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0呈方块状,便于携带。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0包括上表面10、下表面30以及由四个面围成的侧壁20。上表面10与下表面30平行。侧壁20上设置有若干充电接口21,充电接口21可以连接数据线,从而为外接的移动终端充电。在本实施方式中,充电接口21的数量为8个,每个侧壁20上设置有2个充电接口21。充电接口21并列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机固定槽11设置于上表面10。具体而言,手机固定槽11沉于壳体110的表面,并具有特定的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机固定槽11深2cm。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固定槽11刚好可以收容手机,并可使手机固定于所述手机固定槽11中,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加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手机受手机固定槽11支撑,可以保持直立状态,用户不需要手持手机即可使用,确保了手机在充电状态下也可以方便用户使用。手机固定槽11具有侧壁12和底部,底部上设有顶部充电接口111。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部充电接口111可以与手机充电接口直接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插入手机固定槽11,抵持于侧壁12,并使手机的充电接口与顶部充电接口111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多功能充电装置1直接为手机充电,因此可以省略数据线。

在一些示例中,手机固定槽11大体呈椭圆形。在这种情况下,便于手机放入手机固定槽11,简化了整体结构,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布置于壳体110的内部。电池为充电电池。

在一些示例中,多功能充电装置1还包括外借充电接口(图未示)。外接充电接口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多功能充电装置1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壳体110上还设置有指示灯80。指示灯80设置于上表面10。指示灯80点亮表示多功能充电装置1自身正在充电。

在一些示例中,侧壁20的每个壁面上还设置有拿取部70。拿取部70向壳体110方向凹陷并且连接至上表面10。在这种情况下,便于拿取多功能充电装置1。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更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