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客户停电主动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4372发布日期:2018-08-14 18:1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客户停电主动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路,电力客户家中发生停电时,无法立即获取断电信息及原因,特别是家中无人时,当回家得知停电时可能已经对需要一直用电的电器造成损失,另外工作人员来回奔波,非常劳累,而且工作效率低;而且户外电表箱,结构简陋,很多箱锁丢失或生锈,任何人可以随意打开电表箱,安全系数低,容易对箱内设备造成破坏,而且极不安全,因此需要一种监控系统来对电力客户的电力状况以及电表箱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力客户停电主动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RTU会实时对电表内的电压进行监控,当电表内的电压发生变化时,RTU会将报警信息传递给DTU,DTU会及时报警,并通过无线传给服务器,工作人员得之报警信息后可以及时与用户进行确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远程控制RTU,RTU会命令总开关进行合闸抢修,如果无效,工作人员再到现场进行检修,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的劳累,挺高了工作效率;另外RTU也可以对电表进行抄表,并将抄表数据通过DTU传给集中器,集中器再进行上传,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跑抄表的劳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密码器输入密码打开箱锁,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RTU来开启箱锁,让使用更加安全,箱锁设置箱内,避免了生锈和人为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客户停电主动监控系统,包括箱门、箱体、箱盖、箱锁、检测控制系统、电表,所述箱门与箱体连接,箱门上设有观察窗,还包括备用电池,所述箱体与箱盖连接,所述箱盖包括上连接板、盖板、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上设有螺丝孔Ⅳ,上连接板设于盖板的上端,下连接板设于盖板的下端,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设于盖板的同侧;所述箱锁包括锁杆、连接盒、箱锁电机、锁扣,所述锁扣设于箱门内侧,所述箱锁电机与盖板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盒设于箱锁电机上端,连接盒与盖板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与箱锁电机连接,所述锁杆的尾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杆锁的锁头部位与盖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备用电池设于箱体内;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总开关、表前开关、表后开关、RTU、DTU、集中器、密码器,备用电池分别与RTU、DTU、集中器、箱锁电机电连接,所述RTU分别与箱锁电机、总开关、电表、密码器电连接,所述总开关与表前开关电连接,所述电表分别与表前开关、表后开关电连接,所述DTU通过无线分别与RTU、集中器连接。

所述箱体包括侧箱板、上箱板Ⅰ、后箱板Ⅰ、隔板Ⅰ、下箱板Ⅰ、固定板,所述侧箱板与后箱板Ⅰ垂直连接,上箱板Ⅰ分别与侧箱板和后箱板Ⅰ的上端连接,上箱板Ⅰ的一侧设有上插口Ⅰ,上箱板Ⅰ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Ⅰ,所述下箱板Ⅰ分别与侧箱板和后箱板Ⅰ的下端连接,下箱板Ⅰ的上端设有电池盒,备用电池设于电池盒内,电池盒与下箱板Ⅰ之间设有下插口Ⅰ,电池盒与后箱板Ⅰ之间设有接线孔,所述隔板Ⅰ设于上箱板Ⅰ与下箱板Ⅰ之间,隔板Ⅰ上设有连接孔Ⅰ,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隔板Ⅰ与上箱板Ⅰ之间、隔板Ⅰ与下箱板Ⅰ之间,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

所述总开关为塑壳断路器,且数量为一个,所述表前开关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数量为一个,所述表后开关为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的数量为一个。

隔板Ⅰ与上箱板Ⅰ之间的固定板上设有电表,所述总开关、表前开关、表后开关、RTU、DTU、集中器分别设于隔板Ⅰ与下箱板Ⅰ之间的固定板上,所述密码器设于观察窗的外侧下端。

所述箱门的宽度尺寸是箱体宽度尺寸与箱盖宽度尺寸之和。

所述上连接板与上插口Ⅰ配合,且螺丝孔Ⅰ与螺丝孔Ⅳ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固定,下连接板与下插口Ⅰ配合。

所述箱体包括侧箱板、上箱板Ⅰ、后箱板Ⅰ、隔板Ⅰ、下箱板Ⅰ、固定板、插接盒,所述侧箱板与后箱板Ⅰ垂直连接,上箱板Ⅰ分别与侧箱板和后箱板Ⅰ的上端连接,上箱板Ⅰ的一侧设有上插口Ⅰ,上箱板Ⅰ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Ⅰ,所述下箱板Ⅰ分别与侧箱板和后箱板Ⅰ的下端连接,下箱板Ⅰ的上端设有电池盒,备用电池设于电池盒内,电池盒与下箱板Ⅰ之间设有下插口Ⅰ,电池盒与后箱板Ⅰ之间设有接线孔,所述隔板Ⅰ设于上箱板Ⅰ与下箱板Ⅰ之间,隔板Ⅰ上设有连接孔Ⅰ;所述插接盒包括上插板、下插板、上箱板Ⅱ、后箱板Ⅱ、隔板Ⅱ、下箱板Ⅱ,所述上箱板Ⅱ与后箱板Ⅱ一侧的上端连接,所述下箱板Ⅱ与后箱板Ⅱ一侧的下端连接,且上箱板Ⅱ与下箱板Ⅱ设在同侧,上插板与上箱板Ⅱ的一侧连接,上插板上设有螺丝孔Ⅱ,上插板与上插口Ⅰ配合,螺丝孔Ⅰ和螺丝孔Ⅱ位置对应,并通过螺栓固定,上箱板Ⅱ的另一侧设有上插口Ⅱ,上箱板Ⅱ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Ⅲ,下插板与下箱板Ⅱ的一侧连接,下插板与下插口Ⅰ配合,下箱板Ⅱ的另一侧设有下插口Ⅱ,下箱板Ⅱ靠近后箱板Ⅱ的一侧设有接线孔Ⅱ,所述隔板Ⅱ设于上箱板Ⅱ与下箱板Ⅱ之间,并与后箱板Ⅱ连接,隔板Ⅱ上设有连接孔Ⅱ,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固定孔,固定板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于上箱板Ⅰ与隔板之间、下箱板Ⅰ与隔板之间、上箱板Ⅱ与隔板Ⅱ之间、下箱板Ⅱ与隔板Ⅱ之间。

所述插接盒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上连接板与插接口Ⅱ配合,且螺丝孔Ⅲ与螺丝孔Ⅳ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下连接板与下插口Ⅱ配合。

所述插接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接盒组成插接盒组,相邻插接盒之间分别通过上插板与上插接口Ⅱ配合,下插板与下插口Ⅱ配合,所述插接盒组端部的插接盒上的上插接口Ⅱ与上连接板配合,下插接口Ⅱ与下连接板配合。

一个插接盒内最多安装两个电表,所述总开关为塑壳断路器,且数量为一个,所述表前开关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总开关、对应的电表连接,所述表后开关为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分别与对应的电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RTU会实时对电表内的电压进行监控,当电表内的电压发生变化时,RTU会将报警信息传递给DTU,DTU会及时报警,并通过无线传给服务器,工作人员得之报警信息后可以及时与用户进行确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远程控制RTU,RTU会命令总开关进行合闸抢修,如果无效,工作人员再到现场进行检修,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的劳累,挺高了工作效率;另外RTU也可以对电表进行抄表,并将抄表数据通过DTU传给集中器,集中器再进行上传,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跑抄表的劳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密码器输入密码打开箱锁,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RTU来开启箱锁,让使用更加安全,箱锁设置箱内,避免了生锈和人为损坏。

2.RTU、DTU、集中器之间通过无线来传输数据,无线代替了有线避免了下雨天打雷对电表的破坏,防止了雷击,传输更加方便,省去了有线连接,减少了电表箱内的线路,让电表箱内更加条理,便于检修,DTU、集中器也是通过无线将数据上传服务器,上距离的数据输送用无线代替有线,节省了成本。

3.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电表箱设计成可插接式,通过螺丝在内部进行固定,组装简单、安全,可以根据实际电表使用数量来通过插接盒进行拼接组装,增加箱体空间,满足用户使用需求,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电表箱过大或过小问题,而且过大的电表箱不便于运输,此实用新型的电表箱可以到达实际使用现场后再进行组装,而且组装简单快捷,便于运输与携带。

4.本实用新型在电表箱内设计了隔板与固定板,让线路布置更加条理有序,通过固定板上的固定孔,让箱内设备的安装固定更加简单方便,而且提高了散热效果,防止箱内温度过高对箱内设备造成损坏。

5.本实用新型为电表箱增加了备用电池,保证了在电路断电后,检测控制系统能正常持续工作,箱锁在断电后也能持续对电表箱进行锁闭保护,增加了电表箱的安全系数,特殊情况下,工作人员也可通过远程控制为用户打开箱锁,避免了工作人员的奔走,提高了工作效率。

6.本实用新型箱门的高度固定,根据电表箱上增加插接盒的数量制造不同的宽度的箱门,只是宽度尺寸的变动,加工制作简单,成本低,观察窗为用户提供窗口,可以通过观察窗来对电表进行读数,让用电量公开、透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电表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箱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R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电表箱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工作原理框架图;

图8为插接盒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插接盒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11为实施例三的正视图。

图中,1-箱门;11-观察窗;2-箱体;21-侧箱板;22-上箱板Ⅰ;221-上插口Ⅰ;222-螺丝孔Ⅰ;23-后箱板Ⅰ;24-固定板;241-固定孔;25-隔板Ⅰ;251-连接孔Ⅰ;26-下箱板Ⅰ;261-电池盒;262-下插口Ⅰ;263-接线孔Ⅰ;3-插接盒;31-上插板;311-螺丝孔Ⅱ;32-上箱板Ⅱ;321-上插口Ⅱ;322-螺丝孔Ⅲ;33-后箱板Ⅱ;34-隔板Ⅱ;341-连接孔Ⅱ;35-下箱板Ⅱ;351-接线孔Ⅱ;352-下插口Ⅱ;36-下插板;4-箱盖;41-上连接板;411-螺丝孔Ⅳ;42-盖板;43-下连接板;5-箱锁;51-锁杆;511-间隙;52-连接盒;53-箱锁电机;54-锁扣;6-备用电池;7-检测控制系统;71-总开关;72-表前开关;73-表后开关;74-RTU;75-DTU;76-集中器;77-密码器;8-电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7所示,一种电力客户停电主动监控系统,包括箱门1、箱体2、箱盖4、箱锁5、检测控制系统7、电表8,所述箱门1与箱体2连接,箱门1上设有观察窗11,用户可以通过观察窗11来查看电表读数,让用电量公开,还包括备用电池6,所述箱体2与箱盖4连接,所述箱盖4包括上连接板41、盖板42、下连接板43,所述上连接板41上设有螺丝孔Ⅳ411,用于安装固定,上连接板41设于盖板42的上端,下连接板43设于盖板42的下端,上连接板41与下连接板43设于盖板42的同侧;所述箱锁5包括锁杆51、连接盒52、箱锁电机53、锁扣54,所述锁扣54设于箱门1内侧,更加安全保险,同时还防止生锈,所述箱锁电机53与盖板42内壁连接,所述连接盒52设于箱锁电机53上端,连接盒52与盖板42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与箱锁电机53连接,所述锁杆51的尾端与转轴连接,所述杆锁的锁头部位与盖板42之间设有间隙511,该间隙511可以让锁头与锁扣54配合,所述备用电池6设于箱体2内;所述检测控制系统7包括总开关71、表前开关72、表后开关73、RTU74、DTU75、集中器76、密码器77,备用电池6分别与RTU74、DTU75、集中器76、箱锁电机53电连接,当电路中发生停电时,备用电池可以持续为检测控制系统7以及箱锁电机53供电,保证检测控制系统7继续对电压、电量进行检测,同时箱锁5也不会因为停电而失灵,保证不会因为停电而影响箱锁5的关闭与打开,从而保证了箱内设备的安全;所述RTU74分别与箱锁电机53、总开关71、电表8、密码器77电连接,用密码器77控制箱锁来代替传统箱锁5,防止了他人随意,使用更加安全,而且通过RTU实现了远程操控,在工作人员知道并允许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为用户远程打开箱锁,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跑的劳累,让使用更加方便快捷,开启所述总开关71与表前开关72电连接,所述电表8分别与表前开关72、表后开关73电连接,所述DTU75通过无线分别与RTU74、集中器76连接,无线取代有线可以避免线路的繁琐,而且还可以防止雷击。

所述箱体2包括侧箱板21、上箱板Ⅰ22、后箱板Ⅰ23、隔板Ⅰ25、下箱板Ⅰ26、固定板24,所述侧箱板21与后箱板Ⅰ23垂直连接,上箱板Ⅰ22分别与侧箱板21和后箱板Ⅰ23的上端连接,上箱板Ⅰ22的一侧设有上插口Ⅰ221,用于插接组合,上箱板Ⅰ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Ⅰ222,用于插接固定,所述下箱板Ⅰ26分别与侧箱板21和后箱板Ⅰ23的下端连接,下箱板Ⅰ26的上端设有电池盒261,备用电池6设于电池盒261内,电池盒261对备用电池6具有保护作用,电池盒261与下箱板Ⅰ26之间设有下插口Ⅰ262,用于插接组合,电池盒261与后箱板Ⅰ23之间设有接线孔,用于电路的接入与接出,所述隔板Ⅰ25设于上箱板Ⅰ22与下箱板Ⅰ26之间,隔板Ⅰ25上设有连接孔Ⅰ251,隔板Ⅰ22可以将上、下设备分开,便于安装与检修,让箱内设备的安装更加条理,箱内线路通过接线孔I251的固定,让线路更加条理,方便后续的检修工作,所述固定板24的数量为两个,用于安装固定箱内设备,分别设于隔板Ⅰ25与上箱板Ⅰ22之间、隔板Ⅰ25与下箱板Ⅰ26之间,固定板24上设有固定孔241,固定孔241方便对箱内设备的固定,可以根据情况随意选择安装位置,使用更加方便,而且固定孔241还能起到散热功能,防止箱体2内设备因温度过高而损害。

所述总开关71为塑壳断路器,且数量为一个,可以对电表8以及表前开关72和表后开关73进行断电,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在RTU74的控制下完成自动合闸功能,所述表前开关72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数量为一个,可以在更换电表8时对电表进行断电,保护人身安全,所述表后开关73为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的数量为一个,当用户电路超负载时能够跳闸对电表8进行保护,防止电表的损坏。

隔板Ⅰ25与上箱板Ⅰ22之间的固定板24上设有电表8,所述总开关71、表前开关72、表后开关73、RTU74、DTU75、集中器76分别设于隔板Ⅰ25与下箱板Ⅰ26之间的固定板24上,让箱体2内的布置更加条理,所述密码器77设于观察窗11的外侧下端。

所述箱门1的宽度尺寸是箱体2宽度尺寸与箱盖4宽度尺寸之和。

所述上连接板41与上插口Ⅰ221配合,且螺丝孔Ⅰ222与螺丝孔Ⅳ411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固定,下连接板43与下插口Ⅰ262配合,将箱体2与箱盖4组成一个完成的电表箱,此时只能放置一个电表,而且体积较小,标语移动和安装,适合在农村中为一个用户使用,防止了用户较少时大表箱造成空间的浪费。

使用时,RTU74会实时对电表8内的电压进行监控,当电表8内的电压发生变化时,RTU74会将报警信息传递给DTU75,DTU75会及时报警,并通过无线传给服务器,工作人员得之报警信息后可以及时与用户进行确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无线远程控制RTU74,RTU74会命令总开关71进行合闸抢修,如果无效,工作人员再到现场进行检修,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波的劳累,挺高了工作效率;另外RTU74也可以对电表8进行抄表,并将抄表数据通过DTU75传给集中器76,集中器76再进行上传,避免了工作人员来回奔跑抄表的劳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密码器77输入密码打开箱锁5,也可以通过远程操控RTU74来开启箱锁5,让使用更加安全。

实施例二:

如图8-10所示,所述箱体2包括侧箱板21、上箱板Ⅰ22、后箱板Ⅰ23、隔板Ⅰ25、下箱板Ⅰ26、固定板24、插接盒3,所述侧箱板21与后箱板Ⅰ23垂直连接,上箱板Ⅰ22分别与侧箱板21和后箱板Ⅰ23的上端连接,上箱板Ⅰ22的一侧设有上插口Ⅰ221,上箱板Ⅰ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Ⅰ222,所述下箱板Ⅰ26分别与侧箱板21和后箱板Ⅰ23的下端连接,下箱板Ⅰ26的上端设有电池盒261,备用电池6设于电池盒261内,电池盒261与下箱板Ⅰ26之间设有下插口Ⅰ262,电池盒261与后箱板Ⅰ23之间设有接线孔,所述隔板Ⅰ25设于上箱板Ⅰ22与下箱板Ⅰ26之间,隔板Ⅰ25上设有连接孔Ⅰ251;所述插接盒3包括上插板31、下插板36、上箱板Ⅱ32、后箱板Ⅱ33、隔板Ⅱ34、下箱板Ⅱ35,所述上箱板Ⅱ32与后箱板Ⅱ33一侧的上端连接,所述下箱板Ⅱ35与后箱板Ⅱ33一侧的下端连接,且上箱板Ⅱ32与下箱板Ⅱ35设在同侧,上插板31与上箱板Ⅱ32的一侧连接,上插板31用来进行插接组合,上插板31上设有螺丝孔Ⅱ311,用来进行插接固定,上插板31与上插口Ⅰ221配合,螺丝孔Ⅰ222和螺丝孔Ⅱ311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固定,上箱板Ⅱ32的另一侧设有上插口Ⅱ321,用来进行拼接组装,上箱板Ⅱ32的下端面上设有螺丝孔Ⅲ322,用来拼接固定,下插板36与下箱板Ⅱ35的一侧连接,下插板36与下插口Ⅰ262配合,下箱板Ⅱ35的另一侧设有下插口Ⅱ352,下箱板Ⅱ35靠近后箱板Ⅱ33的一侧设有接线孔Ⅱ351,用来外接线路的接入和接出,所述隔板Ⅱ34设于上箱板Ⅱ32与下箱板Ⅱ35之间,通过隔板Ⅱ34将插接盒3的空间进行分割,让设备分层布置,让布置更加条理,便于检修,隔板Ⅱ34与后箱板Ⅱ33连接,隔板Ⅱ34上设有连接孔Ⅱ341,用于上下设备的连接,所述固定板24上设有固定孔241,固定板24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于上箱板Ⅰ22与隔板之间、下箱板Ⅰ26与隔板之间、上箱板Ⅱ32与隔板Ⅱ34之间、下箱板Ⅱ35与隔板Ⅱ34之间,便于安装与散热。

所述插接盒3的数量为一个,所述上连接板41与插接口Ⅱ配合,且螺丝孔Ⅲ322与螺丝孔Ⅳ411位置对应,并通过螺丝固定,所述下连接板43与下插口Ⅱ352配合,插接盒增加了箱体的宽度与空间,与箱盖拼接组合,组成完成的电表箱。

一个插接盒3内最多安装两个电表8,此实施例中,插接盒内安装两个电表,所以箱体内共安装三个电表,所述总开关71为塑壳断路器,且数量为一个,所述表前开关72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与总开关71、对应的电表8连接,所述表后开关73为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与对应的电表8连接。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

所述插接盒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插接盒3组成插接盒组,相邻插接盒3之间分别通过上插板31与上插接口Ⅱ配合,下插板36与下插口Ⅱ352配合,所述插接盒3组端部的插接盒上的上插接口Ⅱ与上连接板41配合,下插接口Ⅱ与下连接板43配合,根据用户数量拼接多个插接盒3增加箱体2空间,来安装更多的电表,满足更多用户需求。

所述总开关71为塑壳断路器,且数量为一个,所述表前开关72为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与电表的数量箱对应,且分别与总开关71、对应的电表8连接,所述表后开关73为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与电表的数量箱对应,且分别与对应的电表8连接。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二相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