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514发布日期:2018-06-30 06:44阅读:1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但是一般的电机不具备润滑机构,不能够对转轴进行实时润滑,就算有,也是通过进油口往内部进行输油,进行润滑,但是步骤太过复杂,还需要外接储油箱,同时一般的电机不具备减震机构,往往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因此,针对这种缺陷,设计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包括底座、转轴、外壳、固定槽、减震机构、润滑机构、定子和风扇,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转轴,且转轴穿过外壳一侧与外壳内部空气接触,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润滑机构,所述转轴上套接有定子,且定子位于外壳的内部,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风扇,且风扇位于外壳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由摩擦片、连接板、复位弹簧、橡胶套、空气垫和透气孔组成,所述固定槽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且连接板的顶部与外壳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中心处通过空气垫与固定槽的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与固定槽的底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外侧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机构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凹形固定盒、毛刷、连接杆和吸油纸组成,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凹形固定盒,所述凹形固定盒的一侧安装有吸油纸,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位于凹形固定盒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毛刷,且毛刷与吸油纸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凹形固定盒通过焊接与外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通过轴承与外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机,当转轴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转动,使毛刷转动,凹形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固体润滑油,吸油纸吸附润滑油,由于毛刷与吸油纸相接触,毛刷转动与转轴接触,使转轴在运动时进行实时润滑;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外壳对连接板进行加压,当连接板向下移动时,由于摩擦片的设置,使其具有良好的摩擦性,抵消部分下滑力,再通过复位弹簧、橡胶套和空气垫的缓冲作用,抵消下滑力,防止设备由于振动产生位移,同时由于透气孔的设置,提高橡胶套的缓冲性能,有利于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凹形固定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转轴;3-外壳;4-摩擦片;5-连接板;6-复位弹簧;7-橡胶套;8-空气垫;9-透气孔;10-固定槽;11-减震机构;12-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4-凹形固定盒;15-毛刷;16-连接杆;17-吸油纸;18-润滑机构;19-定子;2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直线导轨的电机,包括底座1、转轴2、外壳3、固定槽10、减震机构11、润滑机构18、定子19和风扇20,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0,固定槽10的内部安装有减震机构11,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外壳3,外壳3的一侧中心处安装有转轴2,且转轴2穿过外壳3一侧与外壳3内部空气接触,外壳3内部安装有润滑机构18,转轴2上套接有定子19,且定子19位于外壳3的内部,转轴2的一端安装有风扇20,且风扇20位于外壳3的内部。

进一步的,减震机构11由摩擦片4、连接板5、复位弹簧6、橡胶套7、空气垫8和透气孔9组成,固定槽10的对应两侧均安装有摩擦片4,摩擦片4之间通过连接板5连接,且连接板5的顶部与外壳3底部连接,连接板5的底部中心处通过空气垫8与固定槽10的底部连接,连接板5的底部对应两侧均通过复位弹簧6与固定槽10的底部连接,复位弹簧6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7,橡胶套7的外侧开设有透气孔9,有利于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润滑机构18由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凹形固定盒14、毛刷15、连接杆16和吸油纸17组成,外壳3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凹形固定盒14,凹形固定盒14的一侧安装有吸油纸17,外壳3的一侧内壁位于凹形固定盒14下方位置处安装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上安装有第二齿轮13,转轴2上安装有第一齿轮12,且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3相互啮合,连接杆16的外侧套接有毛刷15,且毛刷15与吸油纸17相接触,有利于进行润滑。

进一步的,凹形固定盒14通过焊接与外壳3连接,使连接更牢靠。

进一步的,连接杆16通过轴承与外壳3连接,便于连接杆16转动。

工作原理:当转轴2转动时,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与第二齿轮13相互啮合,带动第二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杆16转动,使毛刷15转动,凹形固定盒14的内部设置有固体润滑油,吸油纸17吸附润滑油,由于毛刷15与吸油纸17相接触,毛刷15转动与转轴2接触,使转轴2在运动时进行实时润滑;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外壳3对连接板5进行加压,当连接板5向下移动时,由于摩擦片4的设置,使其具有良好的摩擦性,抵消部分下滑力,再通过复位弹簧6、橡胶套7和空气垫8的缓冲作用,抵消下滑力,防止设备由于振动产生位移,同时由于透气孔9的设置,提高橡胶套7的缓冲性能,有利于进行减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