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255发布日期:2018-06-30 06:4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源在供电使用中防水性能太差,很难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源,并且电源在长时间使用后温度过高,不能快速散热,影响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电源不能预防静电、预防酸解腐蚀和防爆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包括电源本体、底座和防护外壳,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电量显示屏,所述防护外壳的内表层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顶部设置有湿度控制器和电子除湿器,所述电子除湿器的一端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防护外壳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的外表层设置有防静电膜层,所述防静电膜层的外表层设置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外表层设置有防水层,所述电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柱,且接线柱的外围设置有保护盖,所述接线柱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控制器与电子除湿器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电量显示屏、电子除湿器和半导体制冷片与电源本体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便携式防水电源,通过提手和可制动万向轮使整体装置便于移动,通过减震层使电源本体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有效的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当防护外壳内的湿气较大时,且超过了湿度控制器的设定值时,湿度控制器就会自动控制电子除湿器除湿,使防护外壳内保持干燥,通过防水层进一步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湿气进入电源本体内损坏电源本体,通过防腐层可以防止酸碱气体和溶液进入电源本体内,损坏电源本体,通过防静电膜层可以消除静电,避免产生安全隐患,通过防爆层可以减轻电源本体异常爆炸所带来的伤害,通过电量显示屏便于查看电源本体的电量情况,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长时间工作的电源本体进行散热,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防水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湿度控制器;2、电子除湿器;3、提手;4、半导体制冷片;5、电源本体;6、保护盖;7、防爆层;8、接线柱;9、防水层;10、防腐层;11、防静电膜层;12、充电接口;13、底座;14、减震层;15、可制动万向轮;16、电量显示屏;17、防护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包括电源本体5、底座13和防护外壳17,所述底座13的顶部设置有防护外壳17,所述防护外壳17的一侧设置有电量显示屏16,所述防护外壳17的内表层设置有防爆层7,所述防护外壳17的内顶部设置有湿度控制器1和电子除湿器2,所述电子除湿器2的一端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4,所述防护外壳17内底部设置有减震层14,所述减震层1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电源本体5,所述电源本体5的外表层设置有防静电膜层11,所述防静电膜层11的外表层设置有防腐层10,所述防腐层10的外表层设置有防水层9,所述电源本体5的一端设置有接线柱8,且接线柱8的外围设置有保护盖6,所述接线柱8的下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2。

其中,所述防护外壳17的顶部设置有提手3,便于人工用手提取。

其中,所述底座13的底部设置有可制动万向轮15,使整体装置便于移动。

其中,所述湿度控制器1与电子除湿器2电性相连,湿度控制器1会自动控制电子除湿器2除湿,使防护外壳17内保持干燥。

其中,所述电量显示屏16、电子除湿器2和半导体制冷片4与电源本体5电性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携式防水电源,工作时,将外部用电设备接在接线柱8上,为外部用电设备供电使用,当电量显示屏16上显示电源本体5的电量不足时,将充电器插在充电接口12上充电即可,人工手握提手3使整体装置便于移动,减震层14使电源本体5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有效的起到缓冲消能的作用,当防护外壳17内的湿气较大时,且超过了湿度控制器1的设定值时,湿度控制器1就会自动控制电子除湿器2除湿,使防护外壳17内保持干燥,防水层9进一步起到防水的作用,避免湿气进入电源本体5内损坏电源本体5,防腐层10可以防止酸碱气体和溶液进入电源本体5内,损坏电源本体5,防静电膜层11可以消除静电,避免产生安全隐患,防爆层7可以减轻电源本体5异常爆炸所带来的伤害,半导体制冷片4可以对长时间工作的电源本体5进行散热,提高其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