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0762发布日期:2018-07-20 22:10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心结构。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是一种高性能驱动设备,具有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纺织、石油、运输等行业。

一般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在转子铁心制作过程中,先将硅钢片冲剪成圆形的转子冲片,然后叠压成转子铁心,接下来用车床切削转子铁心外表面,形成电机的气隙。这种通过车床切削形成气隙的方式操作简便,但加工出的气隙为均匀气隙,而电机为正弦波磁场设备,提高电机磁密的正弦性有利于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提高电机效率、减少电机的振动和噪声。

为了提高气隙磁密的正弦性,将转子每个磁极表面设计成非整圆结构,在这方面许多学者都做了多种设计尝试:在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正弦型气隙磁密的永磁无刷电动机”(专利号:2010105990705)和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式正弦型面永磁电机转子”(专利号:CN102857000A)中采用了偏心圆的设计方案;在实用新型“一种正弦波电流自起动三相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专利号:CN201478968U)中,对转子表面进行了分段设计;在发明专利“电机和具有该电机的压缩机”(专利号:CN103516165A)中,采用了阶梯形转子铁心表面设计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隙磁阻更接近正弦的转子铁心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心结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本体外围沿周向设有起动笼,起动笼为凸型槽结构,在本体中部设有永磁体槽,永磁体槽位于起动笼的内部,本体最大处的半径为r1,本体最小处的半径为r2,本体任意位置与x轴的夹角为θ,则本体任意位置处的半径r=r2+(r1-r2)*sin(θ*p),2*p为本体的电机极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隙磁阻更接近正弦的转子铁心结构,通过提高气隙的正弦性,达到提高电机气隙磁密正弦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均匀气隙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结构;

图2为正弦气隙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铁心结构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选择内嵌方式安装磁钢,若转子有起动笼1,则起动笼1处于转子外表面区域,采用凸型槽结构,永磁体槽2则位于起动笼的下方;

步骤2、令电机极数为2*p,以一个极距为一个周期,将转子铁心分隔成2*p个对称单元;

步骤3、设外圆最大处的半径为r1,最小处的半径为r2,θ为任意位置与x轴的夹角,则转子上任意位置处的半径为r=r2+(r1-r2)*sin(θ*p);

步骤4、根据角度和半径的轨迹,对已经铸铝完毕的圆柱形转子铁心进行铣刀加工。

下面选用H160-6规格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铁心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步骤1、初选H160-6规格电机转子槽数为48,起动笼1处于转子外表面区域,磁钢槽2位于起动笼的内部,为凸型槽,如图1所示;

步骤2、由于电机为6极,故p=3,电机转子铁心沿圆周表面分为6个对称单元,如图2中的θ角为60°;

步骤3、取冲片的最大半径r1为89.2mm,取冲片最小半径r2为86.7mm,则电机转子铁心外表面的极坐标方程为r=86.7+2.5*sin(3*60);

步骤4、根据极坐标方程对转子铁心表面进行铣刀加工,使转子铁心达到需要的尺寸参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