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电机机壳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2022发布日期:2018-07-04 08:0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液冷电机机壳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冷电机机壳及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运行时会产生热量,若不及时将热量散出将会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因此大多在电机上设有循环冷却水或油对电机进行冷却。市场上采用循环水冷却的电机包括一个专用的置于电机外部的水箱,水箱通过多个水管与电机的不同部位连接从而实现电机的不同部位的降温。这种采用冷却管道进行电机冷却的方式,循环水通过管道与电机机壳进行热交换,存在热交换不充分和结构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电机机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冷却水与电机之间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液冷电机机壳的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液冷电机机壳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所述外层壳体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设置在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由壳体围成冷却液通道,壳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冷却液流过环形腔体,直接与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进行热交换,充分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液与电机的热交换充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冷却水与电机之间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块,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通过连接块焊接固定。通过焊接固定可稳定的将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液出口处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冷却液进口处设有冷却液进口接头。通过接头方便进行冷却液管道的连接。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位置的设置可保证环形腔体内均由冷却液流过,散热均匀。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均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中间位置。电机中间位置的热量最不易散出,将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均设置在壳体的中间位置可保证壳体的充分冷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转子,所述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所述外层壳体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块,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通过连接块焊接固定。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设有连接块,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的端部通过连接块焊接固定。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上侧和下侧。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均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两层壳体本身构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不需要额外在壳体上加工冷却液通道,壳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流过环形腔体的冷却液直接与壳体进行热交换,可充分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液与电机的热交换充分。进一步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设置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设置在壳体中间位置,可保证冷却液流过环形腔体的各部位,充分对电机进行散热。进一步的,冷却液出口接头和冷却液进口接头的设计方便冷却液管道与电机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层壳体,2-外层壳体,3-定子,4-冷却液进口,5-冷却液出口,6-环形腔体,10-内层壳体,20-外层壳体,40-冷却液进口,50-冷却液出口, 60-环形腔体,41-冷却液进口,51-冷却液出口,42-冷却液进口,52-冷却液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电机包括液冷电机机壳和设置在液冷电机机壳内部的定子3、转子,液冷电机机壳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层壳体1和外层壳体2,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的端部固定连接围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6。另外,在外层壳体2上间隔设有用于连通环形腔体6与外界的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为保证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的连接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之间设有连接块,内层壳体1与外层壳体2之间通过连接块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层壳体与外层壳体之间可通过粘接固定。为方便冷却液管道与壳体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冷却液进口4处设有冷却液进口接头,冷却液出口5处设有冷却液出口接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直接将冷却液管道与外层壳体上设置的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连接。为保证电机运行时冷却液充满环形腔体6,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出口5和冷却液进口4分别设置在外层壳体2的上侧和下侧。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可分别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上侧和下侧;冷却液进口与冷却液出口也可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上侧与下侧之间。考虑到电机圆形时中间位置产生的热量最不易散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进口4和冷却液出口5均设置在外层壳体2的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为冷却水,在其他实施例中冷却液可为冷却油等其他冷却介质,在电机运行时,冷却水通过外层壳体2下侧的冷却液进口4流进环形腔体6内,冷却水内由下而上流过环形腔体6,同时与电机内层壳体1和外层壳体2进行热交换,最后冷却液由外层壳体2上侧的冷却液出口5流出,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液冷电机机壳由外层壳体和内层壳体构成供冷却液通过的环形腔体,不需要额外在壳体上加工冷却液通道,壳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冷却液直接与壳体进行热交换,可充分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冷却液与电机的热交换充分。另外,冷却液出口和冷却液进口分别设置在壳体上侧和下侧,且设置在壳体中间位置,可保证冷却液流过环形腔体的各部位,充分对电机进行散热。冷却液出口接头和冷却液进口接头的设计方便冷却液管道与电机的连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冷却装置结构复杂,冷却水与电机之间热交换不充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二,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仅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外层壳体20和内层壳体10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围成环形腔体60。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三,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仅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冷却液进口40和冷却液出口50沿外层壳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不同端。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四,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仅在于:如图4所示,冷却液进口41和冷却液出口51处均未设置接头,冷却液管道直接与外层壳体上的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五,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相比,区别仅在于:如图5所示,冷却液进口42设置在外层壳体的中间位置,冷却液出口52设置在外层壳体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液冷电机机壳的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液冷电机机壳与上述电机的具体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五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液冷电机机壳结构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