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0213发布日期:2018-08-14 13:2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电电机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压电电机的支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短柱双转子弯曲振动压电电机的支架。



背景技术:

常见的柱体压电电机中,电机柱体部分都不可能独立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支撑结构相配合。因此,最常见的柱体压电电机是一段固定支撑的单转子结构或者是以牺牲空间占用率来保证支撑的的长柱型压电电机。但对于要求有较大转矩且应用于空间结构受限的短柱型双转子压电电机,目前却仍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能使电机的两端转子完全自由转动。特别是在实验室进行压电电机的运行试验时,无法对压电电机进行夹持,影响试验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短柱型双转子压电电机缺乏一种能使电机的两端转子完全自由转动的支撑体,实验室进行压电电机的运行试验时,由于无法对压电电机进行夹持,影响试验进展等不足,提出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在不影响压电电机谐振的前提下,可对压电电机进行有效固定,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刚度,便于电机两端转子完全自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包括由轴、上下转子、上下定子、以及设置在上下定子之间的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构成的压电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电机支架与所述压电电机连接固定,所述压电电机支架由夹持板、电机支撑板、防滑层和紧固螺栓构成,所述电机支撑板由矩形板和圆形板构成,所述圆形板与矩形板之间相切过渡连接,所述圆形板的中心处设有中心通孔,所述夹持板设置在矩形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所述夹持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所述上、下防滑层通过紧固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夹持板上,所述电机支撑板通过所述中心通孔套置在压电电机的轴上,所述电机支撑板被固定夹持在所述上压电陶瓷片和下压电陶瓷片之间。

所述电机支撑板中圆形板的直径与压电陶瓷片的直径相同。

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略大于压电电机中轴的直径,中心通孔与轴形成间隙不大于0.5mm的间隙配合。

所述夹持板与电机支撑板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坡角。

所述上防滑层和下防滑层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层。

所述紧固螺栓为内六角螺栓,紧固螺栓的上表面低于防滑层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结构上由夹持板、电机支撑板、防滑层和紧固螺栓连接构成,电机支撑板处于压电电机的正中间,即压紧安装在两两陶瓷片之间,在不影响压电电机谐振的前提下,对压电电机进行了有效固定,保证了一定的弹性和刚度,便于电机两端转子完全自由转动,满足了实验室试验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架与电机连接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压电电机1、上压电陶瓷片2、下压电陶瓷片3、夹持板4、上防滑层5、电机支撑板6、紧固螺栓7、下防滑层8、坡角9、中心通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包括由轴、上下转子、上下定子、以及设置在上下定子之间的上压电陶瓷片2和下压电陶瓷片3构成的压电电机1;压电电机支架与压电电机1连接固定,压电电机支架由夹持板4、电机支撑板6、防滑层和紧固螺栓7构成,电机支撑板6由矩形板和圆形板构成,圆形板与矩形板之间相切过渡连接,圆形板的中心处设有中心通孔10,夹持板4设置在矩形板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上,夹持板4的外侧分别设有上防滑层5和下防滑层8,上、下防滑层通过紧固螺栓7连接固定在夹持板4上,电机支撑板6通过中心通孔10套置在压电电机1的轴上,电机支撑板6被固定夹持在上压电陶瓷片2和下压电陶瓷片3之间。

如图1-2所示,一种实验室用压电电机支架,电机支撑板6中圆形板的直径与压电陶瓷片的直径相同;中心通孔10的孔径略大于压电电机1中轴的直径,中心通孔10与轴形成间隙不大于0.5mm的间隙配合;夹持板4与电机支撑板6之间设有光滑过渡的坡角9;上防滑层5和下防滑层8为具有弹性的橡胶层;紧固螺栓7为内六角螺栓,紧固螺栓7的上表面低于防滑层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工作原理清晰,电机支撑板处于压电电机的正中间,即压紧安装在两两陶瓷片之间,在不影响压电电机谐振的前提下,对压电电机进行了有效固定,保证了一定的弹性和刚度,便于电机两端转子完全自由转动,满足了实验室试验的顺利进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