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700发布日期:2018-06-30 06:46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锁设备,具体是指一种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智能门锁以及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从此出门无需再携带钥匙,也不用害怕丢钥匙或忘记拿钥匙造成的不便,可以通过密码或指纹等方式开锁,但是,电子元件容易受到干扰而导致开锁失效,或者采用磁体的磁化导致门锁无法开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该电路稳压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稳压、抗干扰能力,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电源E,所述电源E的正极接有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开关SB1的一端,开关SB1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与Rp1的P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还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还接有三极管Q1的B端,三极管Q1的C端接三极管Q2的B端,三极管Q1的E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二极管Q2的E端与二极管Q1的E端连接,二极管Q2的B端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三极管Q2的C端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

作为优选,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晶闸管SCR1的G极,所述晶闸管SCR1的K极接电源E的负极,所述晶闸管SCR1的A 极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B端,三极管Q3的E端接电源E的正极端,三极管Q3的C端经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 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C端,三极管Q3的C端还接有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Q3的C端接开关SB1的其中一个触点,三极管Q3的E端接开关SB1的第二个触点。

作为优选,开关SB1的第三触点接有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p2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接电阻R9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2的p端接三极管Q4的B端,三极管Q4的E端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开关SB1的第三触点,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C端,三极管Q4的C端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 1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端。

作为优选,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11 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阻R12 的一端,电阻R 12的一端还接有晶闸管SCR3的G极,晶闸管SCR3的K极接三极管Q4的C端,晶闸管SCR3的A极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晶闸管SCR2的G极,晶闸管SCR2的K极接电阻R12 的另一端,晶闸管SCR2的A极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晶闸管SCR2的G极。

作为优选,晶闸管SCR2的A极还接有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5的负极端接开关SB1的第三触点,电容C5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还接有电容C6的正极端,电容C6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6的负极端接地,电容C6的正极端为电源输出端。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该电路稳压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稳压、抗干扰能力,使用效果好,经过试验,该电路可适应电源电压的范围为1.5V-48V,使用范围广,能够抵抗磁力等于220V交流电动机转动产生的磁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做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智能门锁抗干扰稳压控制电路,包括电源E,所述电源E的正极接有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开关SB1的一端,开关SB1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与Rp1的P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还接有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还接有三极管Q1的B端,三极管Q1的C端接三极管Q2的B端,三极管Q1的E端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二极管Q2的E端与二极管Q1的E端连接,二极管Q2的B端接有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三极管Q2的C端接有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Q2的C端还接有晶闸管SCR1的G极,所述晶闸管SCR1的K极接电源E的负极,所述晶闸管SCR1的A 极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正极,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B端,三极管Q3的E端接电源E的正极端,三极管Q3的C端经电阻R20的一端,电阻R20 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2的C端,三极管Q3的C端还接有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三极管Q3的C端接开关SB1的其中一个触点,三极管Q3的E端接开关SB1的第二个触点;开关SB1的第三触点接有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p2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接电阻R9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p2的p端接三极管Q4的B端,三极管Q4的E端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负极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接开关SB1的第三触点,电阻R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C端,三极管Q4的C端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13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 12的另一端接电源E的负极端;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11 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电阻R12 的一端,电阻R 12的一端还接有晶闸管SCR3的G极,晶闸管SCR3的K极接三极管Q4的C端,晶闸管SCR3的A极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晶闸管SCR2的G极,晶闸管SCR2的K极接电阻R12 的另一端,晶闸管SCR2的A极接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6的另一端接晶闸管SCR2的G极;晶闸管SCR2的A极还接有电阻R17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接电容C5的正极端,电容C5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5的负极端接开关SB1的第三触点,电容C5的正极端还接有电阻R18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p2的另一端还接有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15的另一端还接有电容C6的正极端,电容C6为有极性电容,电容C6的负极端接地,电容C6的正极端为电源输出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