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0696发布日期:2018-06-30 06:4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产品中,对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通常对输入电源端采用变压器做隔离电源,以满足系统可靠性的要求。在实际设计应用过程中,在做EMI骚扰功率时测试时,本底噪声高,造成骚扰功率超标,浪涌测试过程中,系统有重启和死机的现象,影响正常的电源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电路,用于降低EMI骚扰功率的本底噪声;抑制外部的浪涌,提高电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避免浪涌造成重启和死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电路,包括市电输入端、整流电路、变压器、主控电路和电源输出端,所述市电输入端用于市电输入,所述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电路的输入端、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RC电路,所述RC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EMI抑制电路,所述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EMI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EMI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EMI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磁珠和/或第二磁珠和/或第三磁珠,所述市电的零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一磁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磁珠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市电的火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二磁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磁珠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市电的地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三磁珠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磁珠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雷击浪涌抑制电路,所述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雷击浪涌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雷击浪涌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雷击浪涌抑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和/或第二压敏电阻和/或放电管,所述第一压敏电阻设置在市电的零线与火线之间,所述市电的零线与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敏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市电的零线与放电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放电管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共模干扰抑制电路,所述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共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共模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第四电容,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市电的零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电感的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市电的火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电感的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市电的火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市电的零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二电容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第三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差模干扰抑制电路,所述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所述市电的零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五电容的一端、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第六电容的一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市电的火线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六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RC电路包括第七电容、第八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电路,其通过电源输出端为其他电路供电,并通过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设置一个RC电路,用于降低EMI骚扰功率的本底噪声;有效抑制外部的浪涌,提高电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避免浪涌造成重启和死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一种电源电路,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结构框图,电源电路包括市电输入端、整流电路、变压器、主控电路和电源输出端,市电输入端用于市电输入,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主控电路的输入端、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与电源输出端连接;电源电路还包括RC电路,RC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通过电源输出端为其他电路供电,并通过在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设置一个RC电路,用于降低EMI骚扰功率的本底噪声;有效抑制外部的浪涌,提高电源电路的抗浪涌能力,避免浪涌造成重启和死机。

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电路原理图,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市电输入端即接口JP4输入市电,本实用新型中,市电电压为220V,整流电路为整流桥DP7,主控电路为电源开关芯片UP1及其外围电路,其具体型号为FSL137MRIN;另外,本实施例中,RC电路包括第七电容CP42、第八电容CP17和第一电阻RP57,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与第七电容CP42的一端连接,第七电容CP42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P17的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P17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P57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P57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连接。具体地,第七电容CP42、第八电容CP17为高压瓷片电容(2.2nF3KV),第一电阻RP57为金属氧化膜电阻RP57(100欧姆),第七电容CP42、第八电容CP17在隔离电源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之间提供一个电荷泄放路径,在EMI骚扰功率测试中能降低20dB的本底噪声;同时,设置第七电容CP42、第八电容CP17两个高压瓷片电容,提供冗余能力,当其中一个被烧坏短路时,依旧能继续保持隔离变压器初级和次级之间的电气隔离,可靠性高;金属氧化膜电阻(即第一电阻RP57)取合适的数值,对从初级串扰进去的干扰信号进行衰减,抑制外部的浪涌,提高电路的抗浪涌能力,避免浪涌造成重启和死机。

另外,参考图2,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为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从次级线圈输出的信号经过滤波之后输出给其他电路供电,本实施例中,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有3个,3个次级线圈的匝数不同,可以输出3个电压不同的电源电压信号,可供不同电路使用。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和图2,电源电路还包括EMI抑制电路,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EMI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EMI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EMI抑制电路包括第一磁珠FBP1、第二磁珠FBP2和第三磁珠FBP3,市电的零线N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一磁珠FBP1的一端连接,第一磁珠FBP1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的火线L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二磁珠FBP2的一端连接,第二磁珠FBP2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的地线N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三磁珠FBP3的一端连接,第三磁珠FBP3的另一端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磁珠FBP1、第二磁珠FBP2和第三磁珠FBP3为六孔磁珠(BL02RN1R2M2B),利用磁珠的高频高阻特性,有效抑制电源电路的EMI干扰对外辐射。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和图2,电源电路还包括雷击浪涌抑制电路,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雷击浪涌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雷击浪涌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雷击浪涌抑制电路包括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压敏电阻VR2和放电管DSA1,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接入电源电路,第一压敏电阻VR1设置在市电的零线N与火线L之间,市电的零线N与第二压敏电阻VR2的一端连接,第二压敏电阻VR2的一端接地,市电的零线N与放电管DSA1的一端连接,放电管DSA1的另一端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敏电阻VR1(14D621K)是620V的压敏电阻,最大钳位电压1025V,当电压超过压敏电阻的钳位电压时,压敏电阻动作,能有效抑制火线L与零线N之间的雷击浪涌干扰;第二压敏电阻VR2(14D621K)是620V的压敏电阻,最大钳位电压1025V;放电管DSA1为陶瓷放电管(2R8X6-1000ML,1000V);第一压敏电阻VR1、第二电阻VR2和放电管DSA1的组合能有效抑制火线L、零线N与大地(地线)之间的雷击浪涌干扰。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和图2,电源电路还包括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共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UU9.8 30mH)、第一电容CP20、第二电容CP21、第三电容CP22和第四电容CP24,第一电容CP20、第二电容CP21、第三电容CP22和第四电容CP24的容值为4.7nF,共模电感L1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市电的零线N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第一线圈的一端连接,市电的火线L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共模电感L1的第二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一线圈的另一端、第二线圈的另一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的火线L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P20的一端、第三电容CP22的一端连接,市电的零线N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二电容CP21的一端、第四电容CP23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P20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P2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P22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P23的另一端接地。本实施例中,设置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利用共模电感L1、前级Y电容(即第一电容CP20和第二电容CP21)与后级Y电容(即第三电容CP22和第四电容CP24)的组合能有效抑制共模干扰信号,提升电源电路的EMI性能。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参考图1和图2,电源电路还包括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市电通过市电输入端与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模干扰抑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P15(275V,0.22uF)和第六电容CP1(275V,0.22uF)6,市电的零线N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五电容CP15的一端、第六电容CP16的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P15的一端与第六电容CP16的一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市电的火线L通过市电输入端与第五电容CP1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P16的另一端连接,第五电容CP15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P16的另一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共模电感L1设置在第五电容CP15和第六电容CP16中间,共模电感L1的前级X电容(即第五电容CP15)和后级X电容(即第六电容CP16)能够有效抑制差模信号,提升电源电路的EMI性能。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电路还包括瞬态电流浪涌抑制电路,瞬态电流浪涌抑制电路为一颗NTC热敏电阻NTC1(10D-13),利用NTC热敏电阻的特性在电路上电时抑制瞬态浪涌电流,保护后级元器件,提高电路的稳定性。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