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5137发布日期:2018-07-07 11:3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电源适配器是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一般由外壳、变压器、电感、电容、控制IC、PCB板等元器件组成,可由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输出,但是目前的电源适配器大多数是一体式结构,其使用的电线损坏之后需要拆卸才能修复更换,维修起来费事费力,给使用者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中空结构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所述外壳包括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通过卡槽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一端设有半圆导线孔一,另一端设有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所述上壳体包括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一端设有半圆导线孔二,另一端与翻折壳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翻折壳体远离固定壳体的一端设有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当所述翻折壳体与下壳体卡接时,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可形成中空导线容纳管;

所述电路板设于下壳体内部底面上,所述电路板靠近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的一端设有两个输入接线柱,所述输入接线柱与电路板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入接线柱可与输入导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线。

作为改进,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外部设有螺纹,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外通过螺纹与固定套可拆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套顶面设有导线孔三。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套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之间还套接有固定环。

作为改进,所述翻折壳体与固定壳体的连接处设有防尘防水层,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条。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输入导线接入输入接线柱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上壳体包括固定壳体和翻折壳体,可以在不拆卸外壳的情况下进行导线的拆卸与更换,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适配器的拆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适配器使用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上壳体,101、固定壳体,101a、半圆导线孔二,102、翻折壳体,102a、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2、下壳体,201、半圆导线孔一,202、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3、电路板,301、输入接线柱,4、固定套,5、固定环,6、输出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一种电源适配器,包括中空结构的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3,所述外壳包括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通过卡槽与下壳体2可拆卸连接,所述下壳体2一端设有半圆导线孔一201,另一端设有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所述上壳体1包括固定壳体101,所述固定壳体101一端设有半圆导线孔二101a,另一端与翻折壳体102可转动连接,所述翻折壳体102远离固定壳体101的一端设有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102a,当所述翻折壳体102与下壳体2卡接时,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102a可形成中空导线容纳管;

所述电路板3设于下壳体2内部底面上,所述电路板3靠近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的一端设有两个输入接线柱301,所述输入接线柱301与电路板3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入接线柱301可与输入导线可拆卸连接,所述电路板3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线6。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102a外部设有螺纹,所述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102a外通过螺纹与固定套4可拆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固定套4顶面设有导线孔三。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固定套4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二102之间还套接有固定环5。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翻折壳体102与固定壳体101的连接处设有防尘防水层,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条。

需要使用时,可将固定套4旋下,取下固定环5,将翻折壳体102向上翻折,即可露出输入接线柱301,将输入导线端口接入输入接线柱301上,并将输入导线放置于半圆弧导线容纳管一202内,将将翻折壳体102向下翻折,套上固定环5,并旋上固定套4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