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79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多个供电刷与换向器的多个换向片滑接的结构的电动机中具备阳极及阴极中的至少一方的多个供电刷。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动机具备阳极的多个供电刷和阴极的多个供电刷,并构成为同极的多个供电刷离开换向片的时间不同。进一步地,同极的多个供电刷构成为:在同极的多个供电刷中,离开换向片的时间晚的供电刷的电阻比其他的供电刷的电阻高。在这样的电动机中,在同极的多个供电刷中仅从离开换向片的时间晚的供电刷产生离开该换向片时的火花。并且,离开换向片的时间晚的供电刷的电阻值比其他的供电刷的电阻值高,因此与在其他的供电刷(即电阻值低的供电刷)中产生火花的情况相比,产生的火花被抑制得较小。因此,能减轻供电刷由于火花磨损导致的寿命缩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488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供电刷与沿换向器的旋转方向排列的多个换向片滑接,因此有时由于换向片之间的摩擦等而在换向器的旋转方向晃动。另外,有可能当供电刷在换向器的旋转方向晃动时,供电刷中与换向片滑接的顶端部破缺。在这些情况下,有可能出现电阻值低的供电刷比设定成离开换向片的时间晚的电阻值高的供电刷后离开换向片。并且,当电阻值低的供电刷比电阻值高的供电刷后离开换向片时,有可能导致电阻值低的供电刷产生大的火花。当电阻值低的供电刷产生大的火花时,有可能因该火花使得电阻值低的供电刷较大地磨损,从而有可能导致该供电刷的寿命缩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抑制多个供电刷中电阻值低的供电刷的寿命缩短的电动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电动机包括:换向器,其具有多个换向片及使成为相同电位的所述换向片彼此短路的短路构件,所述换向器沿圆周方向旋转,多个所述换向片沿圆周方向排列并分别连接有多个线圈;以及多个供电刷,其与多个所述换向片依次滑接。所述多个供电刷是多个阳极侧供电刷及多个阴极侧供电刷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多个供电刷中的至少一个供电刷是电阻值在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变化的第1供电刷。剩余的供电刷是电阻值在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恒定的第2供电刷。所述第1供电刷具有高电阻部和低电阻部,该高电阻部设置于所述第1供电刷中的包括位于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该低电阻部与所述高电阻部沿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排列且电阻值比所述高电阻部的电阻值低。所述第2供电刷的电阻值比所述低电阻部的电阻值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式的电动机包括:换向器,其具有多个换向片及使成为相同电位的所述换向片彼此短路的短路构件,所述换向器沿圆周方向旋转,多个所述换向片沿圆周方向排列且分别连接有多个线圈;多个供电刷,其顶端部与多个所述换向片依次滑接;刷握,其具有在内侧分别保持所述多个供电刷的多个刷保持部;以及多个施力构件,其分别对所述多个供电刷的后端面朝向所述换向器施力。所述多个供电刷是多个阳极侧供电刷及多个阴极侧供电刷中的至少一方。同极的所述多个供电刷中的至少一个供电刷是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为低电阻部的第1供电刷。剩余的供电刷是电阻值比所述低电阻部的电阻值高的第2供电刷。同极的所述第1供电刷和所述第2供电刷离开所述换向片的时间相同,或者所述第2供电刷离开所述换向片的时间比所述第1供电刷离开所述换向片的时间晚。所述第2供电刷的后端面以使所述施力构件的施力的矢量朝向所述换向器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的示意图,图2(b)是该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附近的放大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刷握的主视图。

图4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5是将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6是将第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7是将第3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8是将第4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9是将第5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0是将第6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1是将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2是将其他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3是将其他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4(a)及图14(b)是其他方式的供电刷的剖视图。

图15是将其他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6是将其他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7是将其他方式的电动机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18(a)是第8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的示意图,图18(b)是该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附近的放大图。

图19是第8实施方式中的刷握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将第8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21是第8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供电刷附近的示意图。

图22是将第9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23是第9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供电刷附近的示意图。

图24是将第10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25是将第1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26是第11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供电刷附近的示意图。

图27是将第1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换向器部分展开为平面状的示意图。

图28是第1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的供电刷附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电动机31具备定子34,定子34具有有底筒状的壳体32和固定于该壳体32的内周面的磁石33(参照图4)。壳体32的开口部由大致圆板状的端框架35闭塞。另外,磁石33(参照图4)以N极和S极在圆周方向交替地配置的方式固定于壳体32的内周面。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1的磁石33的磁极数成为“4”。

另外,如图1及图4所示,电动机31具有配置于磁石33的内侧的电枢41。电枢41具备:相对于定子34能旋转地设置的旋转轴42;固定于旋转轴42的电枢芯43;卷绕于电枢芯43的多个线圈44;以及固定于旋转轴42的换向器45。

如图1、图2(a)及图4所示,电枢芯43在壳体32的内部与磁石33在径向对置,并且具有从其中心部呈放射状延伸并在圆周方向排列的16个齿46。在圆周方向相邻的齿46之间的空间成为用于收纳卷绕于齿46上的线圈44的齿槽47。电枢芯43由于具有16个齿46,从而具有16个齿槽47。此外,针对各齿槽47,如图2(a)所示,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赋予“1”~“16”的齿槽号码。

如图1所示,换向器45以能与该旋转轴42一体旋转的方式固定于旋转轴42中比电枢芯43靠近壳体32的开口部的位置,并与电枢芯43一起收纳于壳体32的内部。如图2(b)所示,换向器45在其外周面具有16个换向片48。16个换向片48在换向器45的旋转方向R(以下仅设为旋转方向R)的宽度全都相等,并且在旋转方向R配置成等角度间隔。另外,在旋转方向R相邻的换向片48彼此在旋转方向R分开。此外,针对各换向片48,如图2(b)所示,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赋予“1”~“16”的换向片号码。以下,“换向片号码”及“齿槽号码”均省略地记载为“号码”。

如图4所示,各线圈44由卷绕于所述齿46的导线49构成。导线49横跨在圆周方向连续地排列的三个齿46而卷绕,用所谓的分布缠绕方式进行卷绕。具体地,导线49从号码“2”的换向片48向号码“11”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11”的齿槽47与号码“8”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1”的换向片48连接。接着,导线49从号码“1”的换向片48向号码“10”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10”的齿槽47与号码“7”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16”的换向片48连接。接着,导线49从号码“16”的换向片48向号码“9”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9”的齿槽47和号码“6”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15”的换向片48连接。通过以同样的方式将导线49卷绕于所有的换向片48及所有的齿槽47,从而形成有16个线圈44。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1的线圈44的数量成为“16”。

另外,换向器45具备短路构件51,短路构件51使成为相同电位的规定的换向片48彼此短路。具体地,号码“1”的换向片48和号码“9”的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另外,号码“2”的换向片48和号码“10”的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进一步地,号码“3”的换向片48和号码“11”的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同样,其他的换向片48也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即,相互具有180°的间隔的换向片48彼此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

另外,如图1所示,电动机31具有配置于壳体32的开口部的刷握61。刷握61具备形成为与端框架35大致相等的大小的大致圆板状的基座构件62、以及固定于端框架35的四个刷保持部63。基座构件62以与端框架35在轴方向相邻的方式配置于壳体32的开口部。

四个刷保持部63配置于基座构件62的朝向壳体32的内侧(底部侧)的侧面并固定。各刷保持部63例如由黄铜板材形成。如图3所示,四个刷保持部63在基座构件62上设置于沿圆周方向(沿旋转方向R相同地)分开的四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刷保持部63沿圆周方向设置成等角度间隔(即90°间隔)。另外,各刷保持部63向径向延伸,并且与径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形成朝向基座构件62开口的大致コ形状。

在各刷保持部63的内部分别插入有供电刷64。此外,各刷保持部63的内部空间比插入到内侧的供电刷64稍大,以使得能允许供电刷64的尺寸误差、伴随该供电刷64的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膨胀。即,各刷保持部63的内周面比所插入的供电刷64的外周面稍大。因此,在刷保持部63的内周面与供电刷64的外周面之间设定有一些间隙。各供电刷64形成为在径向长的大致长方体状(四角柱状)。如图1及图3所示,各供电刷64的径向内侧的顶端部从各自所被收容的刷保持部63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且与换向器45的外周面(即换向片48)能滑接地接触。另外,各供电刷64的径向外侧的后端部被收容于各刷保持部63的作为施力构件的压缩螺旋弹簧65向径向内侧(朝向换向器45)施力。并且,各供电刷64被各自所插入的刷保持部63限制旋转方向R的移动,并且从各供电刷64的后端朝向顶端的方向的移动由刷保持部63引导。

另外,在基座构件62的与刷保持部63相反的一侧的侧面设置有一对供电用端子66、67。进一步地,在基座构件62的固定有四个刷保持部63的侧面设置有防止噪音用的两个扼流线圈68、69及电容器71。并且,从四个供电刷64中成为同极的两个供电刷64延伸的软辫线(pigtail)72经由一方扼流线圈68与一方供电用端子66电连接。另外,从成为同极的剩余的两个供电刷64延伸的软辫线73经由另一方扼流线圈69与另一方供电用端子67电连接。此外,电容器71与一对供电用端子66、67电连接。并且,供电用端子66、67与未图示的外部的电源装置连接。从供电用端子66、67经由扼流线圈68、69及软辫线72、73供给到供电刷64的电流经由换向器45供给到线圈44。于是,电枢41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1中,电枢41仅向一个方向旋转。并且,伴随电枢41(换向器45)的旋转,各供电刷64依次与换向器45的多个换向片48滑接。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供电刷64详细说明。

如图3及图5所示,四个供电刷64分别由所述刷保持部63保持,从而沿旋转方向R配置成角度θ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供电刷64沿旋转方向R配置成90°间隔。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四个供电刷64的外形形状全都形成相同形状。进一步地,各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1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相等。

如图5所示,四个供电刷64中两个供电刷64是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另外,剩余的两个供电刷64是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并且,四个供电刷64沿旋转方向R按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顺序排列。

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构成为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详细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由高电阻部91和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构成,高电阻部91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图5中为右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低电阻部92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中的高电阻部91以外的部分。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由高电阻部91和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构成,高电阻部91设置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低电阻部92设置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高电阻部91以外的部分。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各自中,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沿旋转方向R排列。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即是层积刷)。另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各自中,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形成得相等。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二分之一。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顶端面,高电阻部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一半区域,低电阻部92占据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一半区域。进一步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径向恒定,在该截面中,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均形成相同大小的长方形。另外,高电阻部91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低电阻部92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

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在旋转方向R上电阻值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电阻值比低电阻部92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高电阻部91相等。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与高电阻部91同样,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

另外,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例如,如图5所示,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的中央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并且,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另外,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即,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与换向片48重新接触的时机相同。

接着,记载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上的作用和其优点。

(1)一般,供电刷在开始与换向片接触时和离开换向片时产生火花。特别是,在供电刷离开换向片时产生大的火花,由于此时的火花,供电刷较大地磨损。另外,在电动机31中,无论在哪个供电刷64中,在离开旋转的换向器45的换向片48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火花都在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产生。并且,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9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即,无论在哪个供电刷81~84中,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的电阻值都比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各供电刷64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

另外,有可能因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中的与换向片48滑接的部分破损或者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82晃动,从而使得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相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变晚。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是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91,所以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整体是与低电阻部92相同的电阻值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产生大的火花,从而减少由于火花导致的磨损。同样,有可能因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中的与换向片48滑接的部分破损或者该第2阴极侧供电刷84晃动,从而使得与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相比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变晚。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是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91,所以与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整体是与低电阻部92相同的电阻值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产生大的火花,从而减少由于火花导致的磨损。

由此,能抑制具有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相比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寿命缩短。

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电阻值低。因此,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电损失增大。因此,与所有的供电刷64由高电阻的供电刷构成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电动机31的输出降低。

另外,并非所有的供电刷64都是如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那样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的供电刷。因此,与所有的供电刷是电阻值在换向器的旋转方向变化的供电刷的情况相比,能抑制供电刷64的制造变得繁琐以及供电刷64的制造成本升高。

(2)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形成为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多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因此,能容易地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并且,能容易地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设置电阻值比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91。

(3)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另外,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因此,能将用于制造阳极及阴极这两极的多个供电刷64的成形模具设为一种。因此,能减少用于制造供电刷64的设备费。

(4)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另外,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即,阳极及阴极的多个供电刷64在滑接的换向片48切换时,与新滑接的换向片48接触的时机相同。一般,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的供电刷为多个的电动机构成为:在这些供电刷滑接的换向片切换时,这些供电刷与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的相邻位置的换向片同时接触。因此,即使对这样的已有的电动机不变更保持供电刷的刷握等,也能适用以供电刷的长寿命化为目的的本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并且,通过将这些供电刷81~84适用于这样的已有的电动机,从而在该已有的结构的电动机中能抑制各供电刷中的大的火花的产生。

(5)第1阳极侧供电刷81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二分之一。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二分之一。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的电损失变大,并且能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由火花导致的磨损减少。因此,能抑制电动机31的输出降低,并且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寿命缩短。

(6)对于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并且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因此,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同样,对于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84,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并且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因此,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并且,具有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在离开换向片48的一侧的端部、即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具有电阻值比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91。因此,可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因此,即使设为具有低电阻部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和电阻值比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在相同时机离开换向片48的结构,也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由火花磨损导致的寿命缩短。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而具备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并且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而具备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的外形形状及配置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外形形状及配置位置相同。

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由设置于各供电刷101、10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图6中为右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91、和设置于比高电阻部91靠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低电阻部92构成,且构成为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各自中,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在旋转方向R排列。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即是层积刷)。

另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各自中,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比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各自中,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是各供电刷101、10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一的宽度,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的宽度成为各供电刷101、10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三的宽度。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四分之一。进一步地,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的顶端面处,高电阻部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约四分之一的区域,低电阻部92占剩余的区域。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径向成为恒定。并且,在该截面中,高电阻部91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01、10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一的宽度的四方形,低电阻部92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01、10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三的宽度的四方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4)、(6)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之外,还能得到以下的作用和其优点。

(7)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四分之一。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四分之一。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中的电损失变大,并且能减少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的由火花导致的磨损。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电动机的输出降低,并且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的寿命缩短。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第1阴极侧供电刷83配置于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82配置于从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α)的位置、即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的位置。进一步地,第2阴极侧供电刷84配置于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即从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的位置。并且,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和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在旋转方向R错开角度(θ-α)。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为90°。另外,角度α为预先设定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相当于各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一半的角度。

因此,例如在如图7所示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仅与号码“10”的换向片48接触的情况下,第1阳极侧供电刷81横跨和号码“10”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2”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号码“1”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中,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低电阻部92与号码“1”的换向片48接触,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高电阻部91与号码“2”的换向片48接触。另外,在该情况下,在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仅与号码“14”的换向片48接触的情况下,第1阴极侧供电刷83横跨和号码“14”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6”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号码“5”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并且,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中,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低电阻部92与号码“5”的换向片48接触,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高电阻部91与号码“6”的换向片48接触。

这样,当使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配置位置错开角度α时,则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换向结束时间(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换向结束时间晚规定时间。此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因此,各供电刷81~84将同一线圈44换向。并且,相对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换向结束时间晚规定时间,因此离开各换向片48时的火花仅在高电阻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中产生。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3)、(5)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之外,还能得到以下作用和其优点。

(8)第2阳极侧供电刷82配置成: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与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同样,第2阴极侧供电刷84配置成: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与该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因此,仅在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中产生离开该换向片48时的火花。因此,可抑制在具有低电阻部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与换向片48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寿命缩短。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因此,即使是仅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中产生离开换向片48时的火花的结构,也能抑制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由火花磨损导致的寿命缩短。

<第4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具备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全都形成相同的外形形状,并且在旋转方向R配置成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间隔)。另外,在旋转方向R按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的顺序排列。

各供电刷111~11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3(代表性地仅对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进行图示)比换向片48(任意一个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宽,且比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的两倍的宽度窄。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供电刷111~11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3成为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的约1.5倍的宽度。

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由设置于各供电刷111、11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图8中为右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91、和位于比高电阻部91靠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低电阻部92构成,且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各自中,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在旋转方向R排列。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即是层积刷)。

另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各自中,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比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的宽度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各自中,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是各供电刷111、1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三分之一的宽度,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成为各供电刷111、1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三分之二的宽度。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三分之一。进一步地,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的顶端面,高电阻部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约三分之一的区域,低电阻部92占据剩余的区域。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径向成为恒定。并且,在该截面中,高电阻部91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11、1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三分之一的宽度的四方形,低电阻部92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11、1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三分之二的宽度的四方形。

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同样,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的电阻值比低电阻部92高,在本实施方式中与高电阻部91相等。

这样的话,例如在如图8所示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的情况下,第2阳极侧供电刷112横跨号码“10”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两侧的号码“9”、“11”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并且,对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其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与号码“10”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并横跨号码“2”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2”的换向片48的两侧的号码“1”、“3”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另外,在该情况下,对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114,其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且横跨号码“14”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两侧的号码“13”、“15”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并且,对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其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与号码“14”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且横跨号码“6”的换向片48及位于该号码“6”的换向片48的两侧的号码“5”、“7”的换向片48而与它们接触。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4)、(6)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之外,还能得到以下作用和其优点。

(9)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三分之一。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三分之一。因此,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中的电损失变大,并且能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的由火花导致的磨损减少。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电动机的输出降低,并且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13的寿命缩短。

(10)各供电刷111~11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3比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宽。即,各供电刷111~114的圆周方向的宽度比换向片48的圆周方向的宽度宽。因此,同圆周方向的宽度与换向片的圆周方向的宽度相等的供电刷相比,各供电刷111~114的体积变大。因此,能更加抑制各供电刷111~114的由火花磨损导致的寿命缩短。

<第5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而具备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并且取代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而具备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外形形状及配置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外形形状及配置位置相同。因此,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121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同极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2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123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同极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4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的中央。

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在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两端部分别具有高电阻部91。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各自中,两个高电阻部91之间的部分成为低电阻部92。这样,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各自通过在旋转方向R排列有两个高电阻部91和一个低电阻部92,从而构成为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即是层积刷)。

另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各自中,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比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各自中,各高电阻部91的旋转方向的宽度成为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一的宽度。另外,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的宽度成为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二的宽度。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各自中的两个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约四分之二。而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顶端面,一方的高电阻部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约四分之一的区域,并且另一方的高电阻部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约四分之一的区域,低电阻部92占剩余的区域。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径向成为恒定。并且,在该截面中,各高电阻部91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一的宽度的四方形,低电阻部92形成具有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约四分之二的宽度的四方形。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6)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作用和其优点。

(11)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121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同极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2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123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同极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4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的中央。因此,能将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设为双向旋转的电动机。

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在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两端部具有高电阻部91。因此,无论换向器45向圆周方向的哪个方向旋转,都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中的换向器45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端部存在高电阻部91。因此,无论换向器45向哪个方向旋转,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都在高电阻部91产生火花。因此,即使在双向旋转的电动机中,也能抑制具有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相比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寿命缩短。

<第6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10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31的磁石33的磁极数成为”6”。另外,电动机131具备的电枢132的电枢芯133通过具有在圆周方向排列的26个齿46,从而具备24个齿槽47。此外,针对各齿槽47,如图10所示,沿旋转方向R依次赋予“1”~“24”的齿槽号码。

另外,电枢132的换向器134具有在其外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成等角度间隔的24个换向片48。此外,针对各换向片48,如图10所示,沿旋转方向R依次赋予“1”~“24”的换向片号码。

在所述电枢芯133上通过卷绕导线49而卷装有多个线圈135。导线49横跨在圆周方向连续地排列的三个齿46而卷绕,用所谓的分布缠绕方式进行卷绕。具体地,导线49从号码“24”的换向片48向号码“1”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1”的齿槽47和号码“4”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1”的换向片48连接。接着,导线49从号码“1”的换向片48向号码“2”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2”的齿槽47与号码”5”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3”的换向片48连接。接着,导线49从号码“3”的换向片48向号码“4”的齿槽47延伸,在该号码“4”的齿槽47与号码“7”的齿槽47之间的三个齿46上卷绕多圈后,与号码“4”的换向片48连接。同样,通过在所有的换向片48及所有的齿槽47卷装有导线49,从而形成有24个线圈135。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31的线圈135的数量成为“24”。

另外,换向器134具备短路构件51,短路构件51使成为相同电位的规定的换向片48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配置成120°间隔的换向片48彼此短路。具体地,号码“1”、“9”、“17”这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另外,号码“2”、“10”、“18”这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进一步地,号码“3”、“11”、“19”这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同样,其他的换向片48也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

另外,电动机131具备与换向器134的外周面滑接的六个供电刷64。本实施方式的六个供电刷64沿换向器134的旋转方向R配置成60°间隔。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六个供电刷64形成外形形状全都相同的形状,各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

六个供电刷6中三个供电刷64是阳极的供电刷,是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141b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另外,剩余的两个供电刷64是阴极的供电刷,是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143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并且,六个供电刷64沿旋转方向R按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b、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b、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的顺序排列。

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143b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同样的结构,分别具有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是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同样的结构。

另外,阳极的三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141b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阴极的三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143b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例如,如图10所示,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b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8”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b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2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另外,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即,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重新与换向片48接触的时机相等。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6)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

<第7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及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1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51的磁石33的磁极数成为“6”。另外,电动机151具备的电枢152的电枢芯153通过具有在圆周方向排列的九个齿46,从而具备九个齿槽47。此外,针对各齿槽47,如图11所示,沿旋转方向R依次赋予“1”~“9”的齿槽号码。

另外,电枢152的换向器154具有在其外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成等角度间隔的九个换向片48。此外,针对各换向片48,如图11所示,沿旋转方向R依次赋予“1”~“9”的换向片号码。

在所述电枢芯153上通过卷绕导线49而卷装有多个线圈155。导线49用集中卷绕的方式卷绕于各齿46。具体地,导线49从号码“1”的换向片48向号码“1”的齿槽47延伸,通过在号码“1”的齿槽47与号码“2”的齿槽47之间的齿46上卷绕多圈,从而构成一个线圈155,并与号码“2”的换向片48连接。另外,导线49从号码“2”的换向片48向号码“2”的齿槽47延伸,通过在号码“2”的齿槽47与号码“3”的齿槽47之间的齿46上卷绕多圈,从而构成一个线圈155,并与号码“3”的换向片48连接。另外,导线49从号码“3”的换向片48向号码”3”的齿槽47延伸,通过在号码”3”的齿槽47与号码”4”的齿槽47之间的齿46上卷绕多圈,从而构成一个线圈155,并与号码“4”的换向片48连接。同样,通过在所有的换向片48及所有的齿槽47卷绕导线49,从而形成有九个线圈155。即,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51的线圈155的数量成为“9”。

另外,换向器154具备短路构件51,短路构件51使成为相同电位的规定的换向片48彼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配置成120°间隔的换向片48彼此短路。具体地,号码“1”、“4”、”7”的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另外,号码“2”、“5”、“8”的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进一步地,号码“3”、“6”、“9”这三个换向片48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

另外,电动机151具备与换向器154的外周面滑接的六个供电刷64。本实施方式的六个供电刷64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同样,是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141b、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143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供电刷141a、141b、142、143a、143b、144的配置位置与上述第6实施方式相同,但是各供电刷141a、141b、142、143a、143b、14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成为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的二分之一的宽度。

并且,在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141b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阳极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另外,在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143b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阴极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

在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6)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变更。

·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各自中的高电阻部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比例,也可以适当变更。

·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以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宽度,也可以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得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的多个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关于该例子,参照图12详细说明。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设为“T1”,将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设为“T2”,将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设为“T3”,将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设为“T4”。并且,也可以使得满足下面的条件1~4中的任一个。

条件1:T1=T3

条件2:T2=T4

条件3:T1=T3、T2=T4

条件4:T1=T2=T3=T4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针对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的多个供电刷64的各线圈44的换向开始时间及换向结束时间相同。关于该例子,参照图13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将作为阳极的供电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与同样作为阳极的供电刷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之间的错开角度设为“θ1”。进一步地,将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与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之间的错开角度设为“θ2”。此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各自中,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是在滑接的换向片48切换时与新滑接的换向片48开始接触的端部,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是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另外,将作为阳极的供电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接触的两个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设为“θ3”,将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设为“θ4”。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接触的两个换向片48是由短路构件51短路的两个换向片48,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是号码“2”、“10”的换向片48。并且,构成为满足“θ1=θ3、θ2=θ4”。通过这样,从而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从滑接中的换向片48开始与相邻的换向片48接触的时间和结束接触的时间相同。即,利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换向器45对各线圈44的换向开始时间及换向结束时间和利用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和换向器45对各线圈44的换向开始时间及换向结束时间相同。

并且,作为阴极的供电刷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也同样地构成。即,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后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和这些供电刷83、84接触的两个换向片(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两个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后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相等。并且,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前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和这些供电刷83、84接触的两个换向片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的错开角度(前方侧的端部之间的角度)相等。

此外,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构成为针对阳极及阴极的双方的各两个供电刷64的各线圈44的换向开始时间及换向结束时间相同。但是,也可以仅阳极的供电刷64(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或者仅阴极的供电刷64(即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如图13所示的例子那样构成。

即使如上述各例那样形成,也能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进一步地,仅仅将供电刷变更,供电刷以外的部件就能使用已有的电动机(例如具备电阻值相等的多个供电刷的电动机)的部件。因此,能使电动机的制造成本减少。此外,关于第2至第7实施方式也与上述的各例同样地构成,从而能得到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同时离开换向片48。但是,第1阳极侧供电刷81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接触的时间(时机)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接触的时间(时机)也可以不必相同。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82也可以不必同时离开换向片48。关于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84也同样。另外,关于第2、4~7实施方式也同样。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1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该供电刷81同极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2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的中央。同样,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3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与该供电刷83同极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该供电刷84滑接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的中央。但是,各供电刷81~83也可以不必这样配置。此外,这在第2、4~7实施方式中也同样。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和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相等。但是,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和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也可以不同。例如,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也可以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的电阻值高。在该情况下,例如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和高电阻部91也可以通过使烧制时间不同而将电阻值设为不同的值。这样的话,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的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因此,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和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相等的情况相比,也能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中流过电流。同时,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中能抑制大电流流过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的寿命缩短。另外,即使在该情况下,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的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离开换向片48时在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中产生大的火花。

·在上述第1~4、6、7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43a、143b形成为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这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两层的层积结构。另外,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形成两个高电阻部91和一个低电阻部92这三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三层的层积结构。但是,构成各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83、103、113、123、143a、143b的刷层的数量不限于此。各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83、103、113、123、143a、143b只要使电阻值不同的多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层积即可。例如,在各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83、103、113、123、143a、143b中,也可以将低电阻部92设为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多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层积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是形成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层积结构的层积刷。但是,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也可以不必形成层积结构。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只要是如下构成即可:以在各供电刷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具有高电阻部91、且具有和高电阻部91在旋转方向R排列、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的方式使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例如,第1阳极侧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也可以构成为电阻值随着沿着旋转方向R从各供电刷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朝向前方侧的端部逐渐升高。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形成为:在与径向正交的截面中,高电阻部91形成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四方形,低电阻部92形成位于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且与高电阻部91同样的长方形。但是,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只要具有设置于各供电刷81、8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91和与高电阻部91在旋转方向R排列且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92,并且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即可。这对于第2~7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01、111、121、141a、14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03、113、123、143a、143b也是同样。

例如,如图14(a)所示,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也可以为:在与径向正交的截面中,高电阻部91形成占据比对角线L1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部分的三角形,低电阻部92形成占据比对角线L1靠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部分的三角形。此外,在图14(a)中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省略。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在径向上截面形状成为恒定。进一步地,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两个刷层(即高电阻部91和低电阻部92)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

另外,例如也可以将第5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如图14(b)所示那样构成。此外,在图14(b)中,将表示截面的剖面线省略。在图14(b)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中,低电阻部92在各供电刷121、12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部形成三角形。另外,在该截面中,两个高电阻部91形成包括该截面中的旋转方向R的两端且占据低电阻部92的旋转方向R的两侧区域的三角形。顺便说一下,在该截面中,低电阻部92形成以该截面中的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的一边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两个高电阻部91形成以呈等腰三角形的低电阻部92的长度相等的两个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此外,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的截面形状在径向上恒定。进一步地,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低电阻部92和两个高电阻部91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当这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23配备于双向旋转的电动机时,电动机向哪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都能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1)同样的作用和其优点。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1具备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和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即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共计4个供电刷。但是,电动机31具备的供电刷64的数量不限于此,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只要是多个即可。

例如,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电动机设为具备第1阳极侧供电刷81、第1阴极侧供电刷83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共计三个供电刷的结构。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各供电刷81~83的配置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另外,例如,如图16所示,也可以将电动机设为具备第1阴极侧供电刷83、第2阳极侧供电刷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共计三个供电刷的结构。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各供电刷82~83的配置位置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配置位置相同。此外,在第2~5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变更供电刷64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的电动机131中,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b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b省略。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在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141a向旋转方向R离开60°的位置配置有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在从第1阴极侧供电刷143a向旋转方向R离开60°的位置配置有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进一步地,在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142向旋转方向R离开60°的位置配置有第2阴极侧供电刷144。此外,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也可以同样地以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的供电刷64的数量成为多个的方式变更供电刷64的数量。

并且,当设为如上述的例子那样时,供电刷64的数量减少,因此能减少电动机的制造成本。另外,因为部件个数减少,所以供电刷64的组装变得容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高电阻部91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低电阻部92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但是,构成高电阻部91的材料及构成低电阻部92的材料不限于此。高电阻部91及低电阻部92只要形成为低电阻部92的电阻值比高电阻部91的电阻值低即可。此外,低电阻部92形成为其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的电阻值低。

·多个供电刷64的配置位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配置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换向片48的数量、线圈44、135、155的数量、以及磁石33的磁极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

<第8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对本实施方式的供电刷64详细说明。如图3及图18~图20所示,分别由所述刷保持部63保持的四个供电刷64在旋转方向R分开地配置。

如图20所示,四个供电刷64中两个供电刷64是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另外,剩余的两个供电刷64是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并且,四个供电刷64沿旋转方向R按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的顺序排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形成相同的外形形状,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形成相同的外形形状。

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在旋转方向R上电阻值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在旋转方向R上电阻值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电阻值高。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整体成为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例如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例如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

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1比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1成为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的二分之一。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3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相等。

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配置于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另外,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配置于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α1)的位置、即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1)的位置。进一步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配置于从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即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1)的位置。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沿旋转方向R错开角度(θ+α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为90°。另外,角度α1是预先设定的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相当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1的一半的角度。

另外,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同样,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例如,如图20所示,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并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仅与号码“10”的换向片48接触的情况下,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仅与和号码“10”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2”的换向片48接触。另外,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并且,在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仅与号码“14”的换向片48接触的情况下,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仅与和号码“14”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6”的换向片48接触。这样,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即,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重新与换向片48接触的时机相同。

通过四个供电刷64的旋转方向R的配置位置及宽度如上述那样构成,从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换向结束时间(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换向结束时间晚规定时间。此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因此,各供电刷181~184将同一线圈44换向。

另外,如图19及图20所示,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182a的相反侧的端面)、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184a的相反侧的端面)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此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以下仅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形状进行说明,将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形状的说明省略。

如图21所示,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两侧面182c、182d相互平行。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配置成:从旋转轴42(参照图1)的轴方向观看,该两侧面182c、182d与换向器45的径向平行。此外,在将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保持于内侧的刷保持部63中,在旋转方向R对置的一对内侧面63a、63b的相互之间的间隔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宽一些。进一步地,该一对内侧面63a、63b从旋转轴42(参照图1)的轴方向观看与换向器45的径向平行。并且,在刷保持部63的内侧,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侧面182c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a在旋转方向R对置,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侧面182d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b在旋转方向R对置。

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形成以随着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182c朝向后方侧的侧面182d而接近换向器45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的平面状。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朝向换向器45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朝向换向器45施力。通过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这样的后端面182b朝向换向器45施力,从而该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即,施力F的矢量朝向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通过并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直线L1更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一般,供电刷在开始与换向片接触时和离开换向片时产生火花。特别是在供电刷离开换向片时产生大的火花,由于此时的火花,供电刷较大地磨损。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对于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离开相同电位的换向片48的时间晚。另外,对于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相同电位的换向片48的时间晚。因此,仅在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产生离开该换向片48时的火花。即,仅在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电阻值高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产生离开换向片48时的火花。并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旋转的换向器45的换向片48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火花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产生。

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如图21所示,当施力构件65朝向换向器45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施力时,沿着旋转方向R产生将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的分力Fa。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由于被该分力Fa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从而成为将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182c按压到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的状态。此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能一边被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引导,并一边向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朝向顶端的方向)移动。另外,因为施力构件65的施力F也产生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的分力Fb,所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被该分力Fb按压到换向器45的外周面(换向片48)。由此,能使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稳定地与换向片48接触。

此外,因为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外形形状相同,所以关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也得到同样的作用。

接着,记载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上的优点。

(12)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从旋转的换向器45的换向片48离开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火花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产生。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分力Fa)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由此,可抑制在换向器45旋转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晃动。因此,能抑制如下:由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晃动的原因,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晚离开换向片48。另外,能抑制如下:由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晃动的原因,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晚离开换向片48。其结果,能抑制在多个供电刷64中、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中产生火花。并且,进而能抑制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寿命缩短。

(13)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旋转方向R的全部是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恒定。因此,这些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制造容易。并且,即使是具备这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电动机31,也可抑制如下:由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晃动的原因,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比该供电刷182晚离开换向片48,以及由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晃动的原因,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比该供电刷184晚离开换向片48。因此,可抑制在整体上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中产生火花。因此,即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整体是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结构,也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寿命缩短。

(14)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配置成: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与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同样,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配置成: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与该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因此,仅在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产生离开该换向片48时的火花。因此,可抑制在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与换向片48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寿命缩短。另外,由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因此,即使是仅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产生离开换向片48时的火花的结构,也能抑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由火花磨损导致的寿命缩短。

<第9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22所示,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取代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而配备于电动机。另外,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取代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而配置于电动机。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形成相同的外形形状,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形成相同的外形形状。另外,所有的供电刷201~20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4相等。图22代表性地仅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图示出旋转方向R的宽度D4。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供电刷201~20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4成为比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窄、且比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D2的一半宽度宽的值。

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成为恒定(即电阻值没有变化的结构)。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电阻值高。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整体成为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

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配置于从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另外,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配置于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α2)的位置、即从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2)的位置。进一步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配置于从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θ的位置、即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向旋转方向R偏移角度(2θ-α2)的位置。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沿旋转方向R错开角度(θ+α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角度θ为90°。另外,角度α2是预先设定的角度。

另外,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同样,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位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例如,如图22所示,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并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仅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接触的情况下,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仅与号码“10”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2”的换向片48接触。另外,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并且,在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仅与号码“14”的换向片48接触的情况下,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仅与和号码“14”的换向片48短路的号码“6”的换向片48接触。

通过四个供电刷201~204的旋转方向R的配置位置及宽度如上述那样构成,从而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换向结束时间(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的换向结束时间晚规定时间。此外,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分别与利用短路构件51短路的换向片48接触。因此,各供电刷201~204将同一线圈44换向。并且,因为相对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20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03而言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换向结束时间晚规定时间,所以离开各换向片48时的火花仅在高电阻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中产生。

另外,如图22及图23所示,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面202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202a的相反侧的端面)、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后端面204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204a的相反侧的端面)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此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以下仅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形状进行说明,将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形状的说明省略。

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两侧面202c、202d相互平行。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配置成:从旋转轴42(参照图1)的轴方向观看,该两侧面202c、202d与换向器45的径向平行。此外,在将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保持于内侧的刷保持部63中,在旋转方向R对置的一对内侧面63a、63b的相互之间的间隔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宽一些。并且,在刷保持部63的内侧,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侧面202c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a在旋转方向R对置,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侧面202d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b在旋转方向R对置。

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面202b形成以随着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202c朝向后方侧的侧面202d而接近换向器45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的平面状。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朝向换向器45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面202b朝向换向器45施力。通过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这样的后端面202b朝向换向器45施力,从而该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即,施力F的矢量朝向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通过并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直线L2更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面20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后端面204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如图23所示,当施力构件65朝向换向器45对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面202b施力时,沿着旋转方向R产生将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的分力Fa。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由于被该分力Fa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从而成为将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202c按压到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的状态。此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能一边被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引导,一边向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从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后端朝向顶端的方向)移动。另外,因为施力构件65的施力F也产生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的分力Fb,所以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被该分力Fb按压到换向器45的外周面(换向片48)。由此,能使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稳定地与换向片48接触。

此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202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关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204也得到同样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12)~(14)同样的优点。

<第10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10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2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取代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而具备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并且取代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而具备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有的供电刷182、184、211、213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成为与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的宽度。另外,这些供电刷182、184、211、213沿旋转方向R配置成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间隔)。

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构成为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详细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由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图24中为左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191和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的高电阻部191以外的部分且电阻值比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构成。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由设置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191和设置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高电阻部191以外的部分且电阻值比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构成。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191在本实施方式中电阻值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相等。

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各自中,高电阻部191和低电阻部192在旋转方向R排列。另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形成电阻值不同的高电阻部191及低电阻部192(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多层结构(即是层积刷)。另外,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各自中,高电阻部191及低电阻部192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形成得相等。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1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为二分之一。并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顶端面,高电阻部191占据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一半区域,低电阻部192占据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一半区域。进一步地,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与径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在径向成为恒定,在该截面中,高电阻部191及低电阻部192均形成相同大小的四方形。另外,高电阻部191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低电阻部192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

另外,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同样,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配置成:当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例如,如图24所示,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2”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旋转方向的中央位于号码“10”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并且,在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6”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时,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位于号码“14”的换向片48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另外,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即,所有的供电刷64配置成重新与换向片48接触的时机相同。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除与关于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的作用同样的作用之外,还起到以下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离开相同电位的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进一步地,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相同电位的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因此,有可能在所有的供电刷182、184、211、213中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火花。在供电刷182、184、211、213在离开旋转的换向器45的换向片48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火花在供电刷182、184、211、21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产生。

并且,设置于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中的包括位于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在内的部分的高电阻部19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高。即,无论在哪个供电刷182、184、211、213中,都是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的电阻值比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各供电刷182、184、211、213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

另外,有可能因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中的与换向片48滑接的部分破损或者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晃动,从而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晚。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是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191,所以与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的整体为与低电阻部192相同的电阻值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产生大的火花,从而可减少由火花导致的磨损。同样,有可能因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的与换向片48滑接的部分破损或者该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晃动,从而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换向片48的时机晚。即使在该情况下,因为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是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191,所以与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整体是与低电阻部192相同的电阻值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产生大的火花,从而可减少由于火花导致的磨损。

接着,记载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上的优点。

(15)在各供电刷182、184、211、213从旋转的换向器45的换向片48离开时产生火花的情况下,火花在各供电刷182、184、211、21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产生。并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分力Fa)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由此,可抑制在换向器45旋转时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晃动。因此,能抑制如下:由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晃动的原因,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晚离开换向片48。另外,能抑制如下:由于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晃动的原因,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晚离开换向片48。其结果,能抑制在多个供电刷64中、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具有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产生火花。并且,进而能抑制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具有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寿命缩短。

(16)关于阳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并且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因此,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同样,关于阴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旋转方向R的宽度相等,并且与滑接中的换向片48的相邻的换向片48同时接触。因此,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并且,具有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在离开换向片48的一侧的端部即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具有电阻值比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高的高电阻部191。因此,可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在离开换向片48时产生大的火花。因此,即使设为具有低电阻部192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和电阻值比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高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在相同时机离开换向片48的结构,也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由于火花磨损而导致的寿命缩短。

(17)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因此,能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中的电损失增大。因此,与所有的供电刷64由高电阻的供电刷构成的情况相比,能抑制电动机的输出降低。

(18)并非所有的供电刷64都是如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那样电阻值在旋转方向R变化的供电刷。因此,与所有的供电刷是电阻值在换向器的旋转方向变化的供电刷的情况相比,能抑制供电刷64的制造变得繁琐以及供电刷64的制造成本升高。

<第11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1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2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是使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的后端部的形状变更而得到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是使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的后端部的形状变更而得到的。

如图25及图26所示,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221a的相反侧的端面)、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后端面223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额顶端面223a的相反侧的端面)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以下仅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形状进行说明,将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形状的说明省略。

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两侧面221c、221d相互平行。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配置成:从旋转轴42(参照图1)的轴方向观看,该两侧面221c、221d与换向器45的径向平行。此外,在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保持于内侧的刷保持部63中,在旋转方向R对置的一对内侧面63a、63b的相互之间的间隔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宽度宽一些。并且,在刷保持部63的内侧,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侧面221c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a在旋转方向R对置,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侧面221d和刷保持部63的内侧面63b在旋转方向R对置。

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形成以随着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221c朝向后方侧的侧面221d而接近换向器45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的平面状。并且,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朝向换向器45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朝向换向器45施力。通过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这样的后端面221b朝向换向器45施力,从而该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即,施力F的矢量朝向比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通过且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直线L3更靠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之外,还起到以下作用。

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后端面223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如图26所示,当施力构件65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朝向换向器45施力时,沿着旋转方向R产生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的分力Fa。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通过被该分力Fa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从而成为将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侧面221c按压到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的状态。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能一边被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内侧面63a引导,一边向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朝向顶端的方向)移动。另外,施力构件65的施力F还产生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的分力Fb,所以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被该分力Fb按压到换向器45的外周面(换向片48)。由此,能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稳定地与换向片48接触。

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对关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也得到同样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12)~(14)同样的优点之外,还能得到以下优点。

(19)所有的供电刷64的后端面、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后端面223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分别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所有的供电刷182、184、221、223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因此,可抑制在换向器45旋转时所有的供电刷182、184、221、223晃动。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晚离开换向片48、以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晚离开换向片48。其结果,能抑制在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中产生火花。另外,能抑制由于各供电刷182、184、221、223晃动的原因导致的噪声的产生。

(20)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面22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后端面223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能使比流过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流更大的电流流过换向片48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这样的话,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各自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即离开换向片48的端部)与换向片48更稳定地接触。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晃动。

<第12实施方式>

以下,对电动机的第1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及上述第1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及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2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是使上述第11实施方式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21的后端部的形状变更而得到的。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是使上述第11实施方式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223的后端部的形状变更而得到的。

如图27及图28所示,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221a的相反侧的端面)、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后端面233b(位于与换向器45接触的顶端面223a的相反侧的端面)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方式倾斜。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以下仅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形状进行说明,将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形状的说明省略。

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形成以随着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侧面221d朝向前方侧的侧面221c而接近换向器45的外周面的方式倾斜的平面状。并且,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朝向换向器45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朝向换向器45施力。通过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施力的施力构件65对这样的后端面231b朝向换向器45施力,从而该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即,施力F的矢量与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旋转方向R的中央通过并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直线L3相比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

根据上述的本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之外,还起到以下作用。

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后端面233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如图28所示,当施力构件65朝向换向器45对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施力时,沿着旋转方向R产生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按压的分力Fc。并且,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通过被该分力Fc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按压,从而成为将该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侧面221d按压到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内侧面63b的状态。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能一边被刷保持部6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内侧面63b引导,一边向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从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朝向顶端的方向)移动。另外,因为施力构件65的施力F还产生与旋转方向R正交的方向的分力Fb,所以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被该分力Fb按压到换向器45的外周面(换向片48)。由此,能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即与切换的换向片48开始接触的端部稳定地与换向片48接触。

此外,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和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外形形状相同,因此关于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也得到同样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与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12)~(14)同样的优点之外,还能得到以下优点。

(21)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后端面233b分别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这些供电刷231、233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的后端面182b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后端面184b分别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这些供电刷182、184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F向旋转方向R的前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因此,可抑制在换向器45旋转时所有的供电刷182、184、231、233晃动。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晚离开换向片48、以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晚离开换向片48。其结果,能更加抑制在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相比电阻值低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中产生火花。另外,能抑制由于各供电刷182、184、231、233晃动的原因导致的噪声的产生。

(22)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的后端面231b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后端面233b以使施力构件65的施力F的矢量朝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方式倾斜。因此,能使比流过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流更大的电流流过换向片48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被施力构件65的施力向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按压到刷保持部63。这样的话,能使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即在接触的换向片48切换时重新与换向片开始接触的端部)和换向片48的接触状态稳定。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晃动。其结果,能将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旋转方向R的后方侧的端部与换向片48之间的接触阻力抑制得低。因此,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磨损,进而能更加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33的寿命缩短。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变更。

·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各自中的高电阻部191占据的体积的比例不限于上述第10实施方式的比例,也可以适当变更。

·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和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相等。但是,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和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也可以不同。例如,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也可以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高。在该情况下,例如,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和高电阻部191通过使烧制时间不同而将电阻值设为不同的值。这样的话,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低。因此,与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和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相等的情况相比,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也能流过电流。同时,能抑制在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中在电阻值比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低的低电阻部192流过大电流。因此,能进一步抑制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寿命缩短。另外,即使在该情况下,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比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的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高。因此,可抑制在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离开换向片48时在该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中产生大的火花。

·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形成高电阻部191和低电阻部192这两个刷层在旋转方向R重叠的双层的层积结构。但是,构成各供电刷211、213的刷层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第1阳极侧供电刷21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213也可以由分别设置于旋转方向R的两端部的两个高电阻部191和设置于该两个高电阻部191之间的一个低电阻部192这三个刷层构成。

·在上述第10实施方式中,高电阻部191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低电阻部192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但是,构成高电阻部191的材料及构成低电阻部192的材料不限于此。高电阻部191及低电阻部192只要形成为低电阻部192的电阻值比高电阻部191的电阻值低即可。此外,低电阻部192形成为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的电阻值低。

·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1具备阳极的两个供电刷64(即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和阴极的两个供电刷64(即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共计四个供电刷。但是,电动机31具备的供电刷64的数量不限于此,只要阳极及阴极的至少一方极是多个即可。这在第9~第12实施方式的电动机中也是同样。例如,在上述第8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1中,也可以设为将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省略的结构。这样的话,供电刷64的数量减少,因此能减少电动机的制造成本。另外,因为部件个数减少,所以供电刷64的组装变得容易。

·在上述第8、第9、第11及第12实施方式中,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21、231及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23、233是通过对以Cu(铜)和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另外,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是通过对以C(碳)为主要成分的材料进行烧制而形成的。但是,构成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21、231、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23、233、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的材料不限于此。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21、231及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只要形成为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21、231的电阻值比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的电阻值低即可。同样,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23、233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只要形成为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23、233的电阻值比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的电阻值低即可。

·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11、221、231、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13、223、233、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及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的旋转方向R的配置位置及旋转方向R的宽度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配置位置及宽度,也可以适当变更。但是,同极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1、201、211、221、231和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构成为: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或者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202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同样,同极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3、203、213、223、233和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构成为: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相同,或者第2阴极侧供电刷184、204离开换向片48的时间晚。

·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施力构件65是压缩螺旋弹簧。但是,施力构件65只要能朝向换向器45对各供电刷64施力即可,不限于压缩螺旋弹簧。例如,施力构件65也可以是扭簧。

·保持各供电刷64的刷保持部6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例如,刷保持部63也可以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与基座构件62设置成一体。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换向片48的数量、线圈44的数量以及磁石33的磁极的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

·也可以将上述各实施方式及上述各变更例组合来实施。

附图标记说明

31、131、151:电动机;44、135、155:线圈;45、134、154:换向器;48:换向片;51:短路构件;64:供电刷;81、101、111、121、141a、141b:作为第1供电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82、112、142:作为第2供电刷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83、103、113、123、143a、143b:作为第1供电刷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84、114、144:作为第2供电刷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91:高电阻部;92:低电阻部;R:旋转方向;61:刷握;63:刷保持部;65:施力构件;181、201、211、221、231:作为第1供电刷的第1阳极侧供电刷;182、202:作为第2供电刷的第2阳极侧供电刷;182b、184b、202b、204b:后端面;183、203、213、223、233:作为第1供电刷的第1阴极侧供电刷;184、204:作为第2供电刷的第2阴极侧供电刷;192:低电阻部;221b、223b、231b、233b:后端面;F: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